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内脏真菌病,此菌属腐生酵母菌,不形成菌丝和孢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为发病的主要诱因,该菌大多由呼吸道吸入人体,在肺内形成感染灶。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肤、粘膜和其他脏器,健康人感染后多可自愈或病灶局限于肺,无临床症状。

病因

免疫力因素(35%):

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正常人吸入隐球菌后,引起肺内感染,病变多仅局限于肺部,很少出现症状,常有自愈倾向。

疾病因素(30%):

若因过度劳累或有免疫缺损的慢性病患者(如晚期恶性肿瘤,白血病,长期接受大剂量激素,广谱抗生素及抗癌药等治疗),吸入真菌后在肺内形成病灶,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且多侵入中枢神经系统。

环境因素(25%):

本菌通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肺是感染的首发部位。

展开
预防

1.长期大量抗生素的应用,可引起机体菌群失调;肾上腺皮质激素滥用,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这些都为隐球菌的感染和扩散创造了条件,因此,应严格上述药物的使用指标,杜绝滥用,对于长期应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例,若病情未见好转或恶化者,应考虑有隐球菌感染的可能,及时病原学检查。

2.注意卫生保健,忌食腐烂变质的梨、桃等瓜果,防止鸽粪、鼠粪污染环境。

3.应增强机体免疫力外,避免创口感染土壤及鸟粪等。

展开
症状

发热伴咳嗽、咯痰、胸痛,痰呈粘液脓性,低热,呼吸困难,隐球菌囊膜多糖堆积


肺部隐球菌感染的初期,多数病人可无症状,少数病人出现低热,轻咳,咳黏液痰,偶有胸膜炎症状,在艾滋病人中隐球菌感染经常是广泛播散的,在免疫功能重度受损的病人中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X线表现为多形性,轻者仅表现为双肺下部纹理增加或孤立的结节状阴影,偶有空洞形成,急性间质性炎症可表现为弥漫性浸润或粟粒样病灶,需与肺结核,原发或转移性肺癌鉴别,John.R.Perfect的经验是隐球菌感染时,X线表现可以是在任何一个肺叶,任何类型的浸润,结节或渗出都可以发生,近年来在同时有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病人中更常见的表现有酷似卡氏肺囊虫感染的间质浸润,由于肺部隐球菌感染可以与肺部其他疾病过程重复出现,所以X线更无典型特征。

展开
检查

1. 实验室检查:痰,胸液和脑脊液作墨汁涂片或培养,补体结合反应。

2.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轻度和中度增高,中晚期病例可有贫血,血沉增快。

3.X线表现:

可以是在任何一个肺叶,任何类型的浸润,结节或渗出都可以发生,以双侧中下肺部为多见,亦可为单侧或局限于一肺叶,可呈孤立的大球形灶或数个结节状病灶,周围无明显反应,类似肿瘤,或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或呈片状浸润阴影,约10%患者有空洞形成,近年来在同时有HIV感染的病人中更常见的表现有酷似卡氏肺囊虫感染的间质浸润,由于肺部隐球菌感染可以与肺部其他疾病过程重复出现,所以X线更无典型特征。

展开
治疗

1、本病常在免疫功能降低时发病,故应消除各种诱发因素。早期局限性肺部肉芽肿或空间,可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2、对于单纯有呼吸道隐球菌寄生的慢阻肺病人,当没有肺部受侵犯的证据时应定期随访。对胸片有肺实质受侵犯,呼吸道分泌物培养中分离出新型隐球菌的病人应给予积极的治疗,防止发生血源性播散。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因病变极易由肺播散到中枢神经系统所以既使其脑脊液检查还是阴性结果,亦应极早开始系统治疗。

3、治疗中以两性霉素B作为首选药物,单用两性霉素B时从小剂量开始每天0.1~0.25mg/kg,逐渐增加至每天1mg/kg,加入5%葡萄糖液中,滴注时间不少于6~8h,一个疗程总剂量为1~2g。

展开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质的食物; 2.宜吃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 3.宜吃性味平淡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寒凉性的食物; 2.忌吃厚味的食物; 3.忌吃高脂肪的食物; 4.忌吃高盐的食物。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相关文章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