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病因 预防 症状 检查 治疗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ascites)。

病因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25%):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依靠白蛋白来维持,血浆白蛋白低于25g/L或同时伴有门静脉高压,液体容易从毛细血管漏入组织间隙及腹腔,若水分漏入腹腔则形成腹水,此种情况见于重度肝功能不全,中晚期肝硬化(蛋白合成减少),营养缺乏(蛋白摄入不足),肾病综合征与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情况。

钠,水潴留(30%):

常见于心,肾功能不全及中晚期肝硬化伴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肝硬化与右心衰竭时,利钠因子活性降低,使肾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近年认为近曲小管的钠重吸收机制较醛固酮作用于远曲小管更为重要;心功能不全及晚期肝硬化引起大量腹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刺激容量感受器及肾小球装置;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使肾血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回吸收增加,促使钠,水潴留,使腹水持续不退,因此认为肾脏的钠,水潴留是腹水的持续因素。

内分泌障碍(15%):

肝硬化或肝功能不全时,肝降解功能减退,一方面抗利尿激素与醛固酮等灭活功能降低致钠,水潴留;另一方面血液循环中一些扩血管性血管活性物质浓度增高,这些物质引起外周及内脏小动脉阻力减低,心排血量增加,内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由于内脏血管床扩张,内脏淤血,造成有效循环血容量相对不足及低血压,机体代偿性释放出血管紧张素Ⅱ及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压,这样因反射性地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释放出一些缩血管物质,使肾血流量减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加之抗利尿激素释放,引起肾小管钠,水回吸收增加,导致钠,水潴留并形成腹水。

(一)发病原因

腹水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其性状,特点,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三大类,漏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渗出性腹水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水),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血性腹水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急性亚大块肝坏死,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

(二)发病机制

腹水的形成是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失去动态平衡的结果,每种疾病腹水的形成机制是几个因素联合或单独作用所致。

局部性因素:

(1)液体静水压增高:因肝硬化及门静脉外来压迫或其自身血栓形成导致门静脉及其毛细血管内压力增高,进而引起腹水。

(2)淋巴流量增多,回流受阻:肝硬化时因门静脉及肝窦压明显增高,包膜下淋巴管如枯树枝状,吸收面积缩小,淋巴液生长增加,超过了淋巴循环重吸收的能力,引起淋巴液淤积,由淋巴管漏出经腹膜脏层或肝表面进入腹腔,加重腹水的积聚,在腹膜后肿瘤,纵隔肿瘤,丝虫病等所引起的胸导管或乳糜池阻塞,以及损伤性破裂,乳糜漏入腹腔形成乳糜性腹水。

(3)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膜的炎症,癌肿浸润或脏器穿孔,引起胆汁,胰液,胃液,血液的刺激,均可促使腹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腹水。

(4)腹腔内脏破裂:实质性或空腔脏器破裂与穿孔可分别引起胰性腹水,胆汁性腹水,血性腹水及血腹。

展开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展开
症状

弥漫性鼓音,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腹膜炎,腹部压痛,腹水,肝衰竭,食管蠕动功能减弱


对腹水的体格检查除有移动性浊音外常有原发病的体征,由心脏疾病引起的腹水查体时可见有发绀,周围水肿,颈静脉怒张,心脏扩大,心前区震颤,肝脾肿大,心律失常,心瓣膜杂音等体征,肝脏疾病常有面色晦暗或萎黄无光泽,皮肤巩膜黄染,面部,颈部或胸部可有蜘蛛痣或有肝掌,腹壁静脉曲张,肝脾肿大等体征,肾脏疾病引起的腹水可有面色苍白,周围水肿等体征,面色潮红,发热,腹部压痛,腹壁有柔韧感可考虑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有消瘦,恶病质,淋巴结肿大或腹部有肿块多为恶性肿瘤。

 

展开
检查

实验室检查常为发现病因的重要手段,肝功能受损,低蛋白血症可提示有肝硬化,大量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受损,免疫学检查对肝脏和肾脏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腹腔穿刺液的检查可确定腹水的性质和鉴别腹水的原因。

1.一般性检查

(1)外观:漏出液多为淡黄色,稀薄透明,渗出液可呈不同颜色或混浊,不同病因的腹水可呈现不同的外观,如化脓性感染呈黄色脓性或脓血性;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腹水呈绿色;黄疸时呈黄色;血性腹水见于急性结核性腹膜炎,恶性肿瘤;乳糜性腹水呈乳白色可自凝,因为属非炎性产物故仍属漏出液。

(2)相对密度:漏出液相对密度多在1.018以下;渗出液相对密度多在1.018以上。

(3)凝块形成:渗出液内含有纤维蛋白原及组织,细胞破坏释放的凝血活素,故易凝结成块或絮状物。

2.生化检查

(1)黏蛋白定性(qualitative test of mucin)试验:漏出液为阴性;渗出液为阳性,定量,漏出液小于0.25g/L;渗出液大于0.25g/L。

(2)胰性腹水淀粉酶升高。

(3)细菌学及组织细胞学检查:腹水离心后涂片染色可查到细菌,抗酸染色可查到结核杆菌,必要时可进行细菌培养或动物接种,可在腹水中查瘤细胞,对腹腔肿瘤的诊断非常必要,其敏感度和特异性可达90%。

3.超声及CT检查

不仅可显示少量的腹水,还可显示肝脏的大小,肝脏包膜的光滑度,肝内占位性病变,心脏的大小,结构,心脏流入道及流出道的情况,血流情况,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

4.心电图检查

可发现心律的变化,心脏供血情况。

展开
治疗

治疗  

由于引起腹水的病因甚多,无论是腹水呈漏出性还是渗出性,均可因多种疾病而引起,因此,遇腹水患者时,应尽快地确定其腹水的性质,继而再积极寻找病因。只有针对病因治疗,腹水才可能减少或消失;如果在病因尚未明确,为了减轻大量腹水引起的症状(包括腹胀、呼吸受限等)可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此外,像晚期肝硬化、肝功能严重受损、结缔组织病等所致的腹水,虽然针对病因进行了治疗,但其腹水常不能完全消退,有时甚至成为顽固性腹水,这种情况下,也仅能进行综合性治疗。一般而言,腹水的治疗可采取以下措施。  

1.限制水、钠的摄入

腹水患者,尤其是低蛋白血症所致者,应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其次是水的摄入量;饮食上宜进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低盐饮食也适用于所有的漏出性或渗出性腹水患者,目的是尽可能多的将体内多余的水经肾脏排出体外。  

2.应用利尿药

为了加速水分从肾脏的排出,可选择使用利尿药。一般情况下,应联合使用保钾和排钾利尿药,或者联合使用作用于肾脏不同部位的利尿药,以达到最佳的利尿效果,而又不发生电解质紊乱(尤其是防止出现血清钾离子的增高或降低)。利尿药的种类与剂量应遵循因人而异、因腹水多少而异及因原发病而异的原则,一般而言,腹水可经腹膜回吸收入血液中,再经肾脏排出体外,但腹膜每天回吸收入血液中的腹水量有一定的极限,因此,并非利尿药的用量愈大,腹水减少愈明显。为此,利尿药的用量应根据不同疾病而定,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用量。  

3.补充白蛋白或加速蛋白合成

如腹水主要是因低蛋白血症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致者,除多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外,还应适当静脉补充白蛋白,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输注白蛋白后,利尿药的利尿作用可更好发挥,尿量会明显增加。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如系肝病低蛋白血症所致腹水者,可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 recombinant;Somatropin)治疗,其机制是该药可促进肝细胞对蛋白质的合成,以提高血清白蛋白的含量。  

4.放腹水治疗

当大量腹水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或患者腹胀症状重而难以忍受时,可采取放腹水治疗,以减轻症状。每次抽取腹水量以1000~3000ml为宜,抽完腹水后可向腹腔内注射多巴胺20mg,可增强利尿效果。由于大量多次放腹水可导致蛋白质与电解质的丢失,腹水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故应避免。  

5.腹水浓缩回输、腹水颈静脉回流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如腹水系失代偿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所致,可采用腹水浓缩回输法治疗,即将腹水超滤后将腹水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等物质经颈静脉回输入体内。腹水颈静脉回流术是将硅胶管从腹腔内沿腹壁、胸壁下插入到颈静脉内,使腹水引流入颈静脉内。TIPS方法对降低门静脉压力、消退腹水有较好的作用,但有发生不可逆的肝性脑病并发症,因此,近年来已较少采用。  

6.应用血管扩张药

当腹水为漏出液且量大而利尿效果欠佳时,为改善肾脏的血流供应,可适当应用血管扩张药,例如静脉滴注川芎嗪每天100~150mg或多巴胺20~40mg有利于增强利尿效果。

展开
护理

1.应关心、体贴和安慰病人,介绍治疗方法及效果,使病人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饮食,少食多餐,不食多渣或刺激性食物,每日总热量不低于2000大卡。肝硬化病人口服药片要研细。大量腹水者宜取半卧应,以使膈肌下移而加大肺活量,必要时间歇吸氧;中、少量腹水病人也应卧床休息,以改善内脏血流量。

3.基础护理重点:①常规记录24小时出入量,隔日测量腹围和体重,定时抽血检验血电解质及酸碱情况。②常规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定期洗头、温水擦身。③定时翻身或转换位置,局部按摩,必要时加用海绵垫圈;对已发红的皮肤区,用酒精擦洗,并保持干燥。

展开
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容易吸收消化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海藻类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容易胀气的食物;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鸡蛋,咸肉,咸鱼; 3忌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适宜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适量脂肪的饮食为原则;食物要新鲜可口,柔软易消化,无刺激性。适量摄取含锌和镁丰富的饮食,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鱼类以及绿叶蔬菜;豌豆和乳制品等。  

不适宜食物:禁酒禁烟,限制食用某些含钠高的食物,如酱菜、挂面、油条、虾皮等,不吃或少吃盐腌食品。  

食疗:

1、清蒸构杞甲鱼:甲鱼1只(约500~700克),枸杞子30克,水口蘑10克,辅料(精盐、味精、葱段、姜片、料酒、清汤)适量。将甲鱼去杂肠洗净切块,在沸水中氽过,与枸杞子、水口蘑和辅料一起上笼清蒸至烂熟。隔日1次,食肉喝汤。  

2、当归炖母鸡:当归、党参各15克,母鸡1只(约1000克),葱、姜、料酒、盐各适量。将母鸡洗净,当归、党参放入鸡腹内,置沙锅内,加水入调料。沙锅置武火上煮沸后,改用文火煨至烂,吃肉饮汤。  

3、海带荔枝辕溺:取海带50克,荔枝核、小茴香、青皮各15克,水煮食汤。  

4、部挛仁粥:郁李仁10--15克,粳米50克。先将郁李仁捣烂,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过滤取汁,入粳米常法煮粥,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5、山药桂四炖甲鱼:山药片30克,桂圆肉15克,甲鱼1只(约500克)。将甲鱼杀死,洗净去杂肠,与山药、桂圆共人锅,加水1000毫升,清炖至烂熟,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6、冬瓜鲤鱼汤:冬瓜150克,鲤鱼1条。将鲤鱼洗净,冬瓜洗净切块,共人锅中加水煮,吃肉喝汤。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CopyRight 2025医疗网站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