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pulrnonary tuberculosis)最为常见,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人类主要通过吸入带菌飞沫(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时散发)而感染。入侵呼吸道的结核菌被肺泡巨噬细胞吞噬。
结核菌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为有致病力的耐酸菌。主要分为人、牛、鸟、鼠等型。对人有致病性者主要是人型菌,牛型菌少有感染。结核菌对药物的耐药性,可由菌群中先天耐药菌发展而形成,也可由于在人体中单独使用一种抗结核药而较快产生对该药的耐药性,即获得耐药菌。耐药菌可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影响疗效。
1.接种卡介苗 未感染者如新生儿、结素试验阴性的入伍新兵与新学员、新到结核病医疗单位的青少年工作人员、接受肾移植的青少年,均应接种卡介苗。
2.化学预防 已感染者选择性化学预防如下:
(1)排菌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如结素试验阳性(未种卡介苗)的儿童,强阳性的青少年。
(2)儿童、青少年结素试验阳转,成年人结素试验强阳性。
(3)非活动性肺结核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长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素药物治疗者;②放射治疗;③胃切除术前后;④新兵、新学员结素试验强阳性;⑤结核与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结素试验阳性;⑥肾移植的受者有结核病吏,或有非活动性肺结核;⑦糖尿病合并非活动性肺结核;⑧结素试验阳性的硅沉着病(矽肺)患者。
化学预防应用异烟肼成人0.3g/d,儿童6~8mg/(ks·d),顿服,疗程持续6个月。
3.消灭传染源 痰涂片阳性(涂阳)肺结核是主要传染源,消灭传染源是控制结核病的根本对策。初治涂阳肺结核与复治涂阳肺结核,是化疗的最主要对象。
湿罗音,咯血伴呛咳,咳嗽,消瘦,败血症,低热,肠外结核,鼻部结核,肺中叶纤维灶,大咯血
1.注意询问①有无发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咳嗽、咳痰、血痰或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女性病人有无月经失调或闭经。②询问病程长短,发病时间,X线病变,痰菌检查,诊断,治疗用药与方案、疗程、疗效、药物副反应。
2.体检 注意表浅淋巴结有无肿大,左上臂有无卡介苗瘢痕。胸部有无异常发现,其他系统有无结核病并发症的体征。
3.肺结核病分类 肺结核分为五大型:原发型肺结核(1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浸润型肺结核(Ⅲ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结核性胸膜炎(V型)。肺结核的活动性及转归:分为三期,即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
1.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验如血液、尿、便、血沉、肝肾功能入院时常规检查1次,异常者复查,出院时再复查1次;肝、肾功能每月复查1次。痰结核菌检查入院连续3次,涂片法耐酸染色镜检,以后每月至少复查1次。必要的非常规检查中,痰做结核菌培养、菌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核菌阴性者可做聚合酶链反应(PCR)与抗结核抗体检查。疑有继发感染者痰做普通细菌、真菌、厌氧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2.胸部X线检查
入院患者应有近期(1周内)胸部后前位照片,必要时作侧位、前弓位、体层照片。治疗中每2个月与出院时胸片检查。胸透每月1次,或必要时进行。根据需要行胸部CT检查。
3.其他检查
按病情需要作结核菌素试验,纤维支气管镜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经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活检,胸腔镜,纵隔镜,肺功能,血气分析,心电图,眼底镜,喉镜等检查。
1.支持疗法 适当休息,凡有高热、大咯血、自发性气胸及心肺代偿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改善后,应适当活动;一般患者在治疗中不必停工休息,只需加强休息,减轻体力活动,注意营养。
2.对症疗法 如止咳祛痰治疗,加强营养。
3.抗结核药物治疗 即基础治疗或化疗。
(1)化疗原则: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2)化疗方法:顿服疗法、间歇疗法、不住院治疗、短程疗法、超短程疗法、监督(督导)治疗(DOT或DOTS)
(3)常用药物:常用杀菌药中异烟肼、利福平为全杀菌药,链霉素、吡嗪酰胺为半杀菌药。常用抑菌药如对氨柳酸钠、乙胺丁醇、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氨硫脲(见表7-3-3)。常用新药如利福喷丁、丁胺卡那霉素、力排肺疾、氟氧沙星、环丙沙星等。复合药中如卫肺特与卫肺宁。
(4)标准化疗方案:应当遵守标准化疗方案的原则,即标准化疗方案应由三种杀菌药组成,其中两种必须是全杀菌药,全程必须用两种全杀菌药(HR),如HRZ/HR。我国应当执行卫生部审定《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推荐的国家统一标准化疗方案。
·初治痰菌阳性患者选用:
2HS(E)RZ/4HR
2HS(E)RZ/4H3R3
2HS(E)RZ/4HR(全程均隔日用药)
2HSP(E)/10HP(E)(用于R供应困难时)
·初治痰菌阴性患者选用:
2HRZ/4HR
2HSRZ/4H2R2
2HRZ/4HR(全程均隔日用药)
1HS/11HP(E)
初治痰菌阴性的粟粒性肺结核和有空洞的患者选用初治痰菌阳性的方案。复治患者的化疗方案参见《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
4.辅助治疗 主要有:
(1)糖皮质激素疗法:适应证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多发性结核性浆液膜炎、结核性浆膜炎大量积液或中毒症状重者、肺结核顽固性咯血、结核病变态反应如Poncet关节炎与结核结节性红斑。用法必须在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加用泼尼松口服,开始30~40mg/d,逐渐减量,疗程4~8周。
(2)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结核药物加用中医辨证施治。
(3)免疫疗法:耐药患者、难治病例、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用抗结核药物加免疫增强剂,如白介素-2、胸腺肽、母牛分枝杆菌疫苗等。
(4)局部治疗:抗结核药物雾化吸入及激光治疗支气管结核与淋巴支气管瘘。
(5)外科疗法:下列情况应考虑手术治疗:经正规、系统抗结核药物治疗9~12个月仍有空洞或毁损肺,痰菌阳性,而病变局限于一叶或一侧肺者;痰菌阴性的毁损肺、并发肺不张、结核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狭窄;继发真菌或化脓性感染而反复咯血、咳脓痰;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肺门或纵隔淋巴结核冷脓肿形成;已确定出血部位,保守疗法不能控制的大咯血;不能除外肺癌的球形病灶及巨大结核瘤。
疾病预后
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多可痊愈。随着多耐药结核的出现以及 AIDS 等免疫力低下疾病的增多,治疗难度加大。
①要予以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②病人应安静休息,宜向患侧卧位。
③慎用镇咳药、镇静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保证呼吸道通畅。
④饮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⑤病人突然在咯血过程中出现胸闷、烦躁、呼吸困难或咯血不畅,应立即抱起病人双脚,呈倒立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块,同时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
宜吃食物
1、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2、宜食含维生素A、B、C、D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饮酒和咖啡; 2、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肺结核患者宜食
①供给充足的蛋白质和铁。饮食中应多吃瘦肉、动物肝脏、豆腐、豆浆等。这些食品不仅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元素,而且又无增痰上火之弊,对增强病人体质有利,提高抗病力,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②多吃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韭菜、南瓜、杏等;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效,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需注意的是,奶制品可使痰液变稠,不易排出,从而加重感染,所以要限制牛奶及其制品的摄入。
③增加液体摄入量。大量饮水,有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每天饮水量至少2000ml(其中包括食物中的水分)。
④经常吃食用菌类能调节免疫功能。如香菇、蘑菇含香菇多糖、蘑菇多糖,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支气管哮喘的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