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源性脑积水有两种,一是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真性脑积水,一是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后遗的脑静脉循环障碍性颅内高压症,即假性脑积水,后者比较多见。 患侧窦血栓性静脉炎之后,而引起脑静脉循环障碍,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其特点为脑静脉瘀胀,组织水肿。脑压很高但脑室扩张,与一般性脑脊液增多脑室扩张的脑积水不同,故称耳源性脑积水,亦称耳源性颅内高压症。
侧窦血栓性静脉炎造成右侧主导侧窦或两侧侧窦同时栓塞,引起脑静脉瘀血水肿,皮层点状出血,脑组织梗死软化,脑压骤升,但脑脊液不多,脑室不扩张,反而有压缩变小现象,故为假性脑积水。侧窦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率为2.5%。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时引起颅内静脉回流受阻,蛛网膜粒吸收功能障碍,产生交通性脑积水。脑膜炎、脑脓肿时可引起室间孔、正中孔。外侧孔或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阻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
颅内感染并发脑膜炎和脑脓肿后,因蛛网膜粘连或导水管阻塞,而引起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吸收减少,造成脑脊液增多,形成脑积水。
国内外有关耳源性脑积水的报告不多,针对病因预防,如脑脓肿导致的,在治疗脑脓肿的时候,预防本病,以防患于未然。
耳源性眩晕,恶心,视力障碍,脑积水
近期患过颅内并发症如侧窦血栓静脉炎,腰穿压力高,有时眼底水肿,无占位性体征,持续性头痛,恶心,视力进行性减弱,甚至完全失明,有时可伴有眼外展肌麻痹等。
CT和MRI可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上矢状窦静脉造影显示侧窦有血栓形成。
进行脱水治疗,如用甘油口服,或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2~3次静脉滴注。每日或隔日进行腰穿,放出脑脊液30~50ml。如有进行性眼底水肿和视神经萎缩,为挽救视力,应及时采用颞肌下减压术或侧脑室引流术。如为真性脑积水病,应进行侧脑室颈外静脉吻合术,或进行椎管胸腔吻合术。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宜吃食物
1.宜吃补肾健脾的杂粮粥; 2.宜吃含有维生素丰富的蔬菜; 3.宜吃含有纤维素方法粗粮。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蔬菜;2.忌吃苦寒,生冷的水果; 3.忌吃发性的肉食。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