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本病的根本原因是脑动脉硬化引起脑组织器质性改变所致。
病理
脑动脉硬化的程度可因部位不同而有差别。以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较易硬化,小动脉和毛细管前小动脉管壁的增厚,弹力层断更多裂。基底节尚可见有毛细血管玻璃样变与纤维化等改变。脑部有弥漫性和局限性萎缩,脑室扩大,显微镜检查可见在额叶及白质中心有大小不等的梗塞小软化灶,软化灶周围有胶质细胞增生,形成小囊或瘢痕及癫稀疏区。神经细胞变性及胶质细胞增生以血管周围最为明显,心及肾等脏器亦可见动脉硬化,其中以视网膜动脉硬化较为常见。
减少脑梗塞的发生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
1、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水平,因为血压过高,易使脑内微循环瘤及粥样硬化的小动脉破裂出血;而血压过低,脑供血不全,微循环瘀滞时,易形成脑梗塞。
2、讲究精神心理卫生,许多脑卒中的发作,都与情绪激动有关。
3、减肥,肥胖是公认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
4、科学合理饮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霉变的食品,咸鱼,冷食品,均不符合食品卫生的要求,要禁食。
5、及时治疗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6、适度的体育活动有益健康。
7、重视中风的先兆,中风虽然是突发的急骤病变,但往往也可发现一些预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乏力,嘴歪,流囗水。
(2)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
(3)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定。
(4)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
(5)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而且头痛由间断性的变成持续性的或伴有恶心呕吐。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桥脑梗塞,意识模糊,精神障碍,痴呆,硬化
多数病人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症史,有的尚可有脑血管意外发作。早期病人诉述头痛、头晕、失眠或嗜睡、易疲乏、精神集中力降低,同时病人原有的个性特征也变得更为突出,易于激动或精神过敏,逐渐出现近事记忆障碍,远期记忆相当对完好,智能损害有时只涉及某些特定的、局限的认知功能,如计算、命名等困难。而一般推理、判断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仍保持完好,常能察觉自身的这些障碍而主动求医或努力加以弥补,故有“网眼样痴呆”之称,病人的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可因微不足道的诱因而引发哭泣或大笑,称为情感失禁现象。偶尔可出现忧郁、焦虑、猜疑及妄想等。晚期自控能力丧失,对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有时难以与阿尔采末病相区别。
急性起病者常在脑血管意外发作后出现,可呈现意识模糊状态,伴有行为紊乱及幻觉幻想,发作过后出现人格及智能障碍。根据血管梗塞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眼球震颤、失认、失明、共济失调及阳性锥体束征等。
病程以跳跃性加剧和不完全缓解相交替的所谓阶梯进程为特点。可长达数年甚至十年以上,死因以心、肾功能衰竭为多。
脑电图常呈明显异常,脑脊液检查可有蛋白质轻度增高,脑血流图检查有血管弹性降低,阻力增大,血流量减少而缓慢。CT扫描可见低密度区及局限性脑室扩大,磁共振成像则可显示腔隙梗塞灶。
(一)CT 于脑梗塞起病4~6小时内,一部分病例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但早期CT检查目的是排除脑出血,硬脑膜下血肿,颅内肿瘤等类似脑梗塞的疾病,大部分病例在24小时后出现边界较清的低密度灶,1周左右可出现梗塞灶不均匀的强化,CT优点为方便,迅速,适用于重危病人,不合作病人,能发现梗塞周围水肿区,脑占位效应和是否转为出血性梗塞,但小于5mm的梗塞和后颅凹梗塞不易为CT显现,皮质表面的梗塞也常不被CT察觉。
(二)磁共振(MRI)高磁场(1.5Tesla)的MRI在起病1小时内就可能显示皮质表面和后颅凹的梗塞,起病6小时后的梗塞几乎都能被MRI显示,表现为T1加权低信号和T2加权高信号,MRI的缺点为价格高,成像时间长,不适用于重危病人,不合作者和装有金属假牙和心电起搏器的病人。
(三)非创伤性血管检查 双功超声(duplexsonography)可用于评估颅外段颈动脉病变及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可检测脑底大动脉流速,发现大脑中动脉主干,椎动脉远端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或阻断,可评估侧枝循环情况,新近发展的双焦探头TCD 仪,双通道或四通道TCD仪可用于检测无症状栓子和椎测栓子的心源性或动脉源性,磁共振血管造影(MRI angiography)可用于检查颅外和颅内供脑大动脉的病变。
(四)动脉造影 选择性脑动脉造影和数减动脉造影(DSA)适用于超声检查发现严重狭窄的颈内动脉而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病人或临床表现不寻常而怀疑动脉分层或动脉炎者,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2%~12%的受检者可能并发动脉分层或栓塞性中风。
(五)血液检查应常规测血细胞计数,分类,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糖,电解质,肌酐,对部分病人根据临床情况,选择性测定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 Ⅲ(ATⅢ),纤维蛋白原,抗心磷脂抗体,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PAI),梅毒血清学试验等,卒中发作影响血脂水平,故应在急性期后测定。
(六)脑脊液 在临床怀疑感染性疾病或经影像学等检查而还不能确定诊断的情况下,才考虑腰穿。
(七)其他 心电图检查必不可少,胸片也应作为常规以排除癌栓,并可作为以后是否发生吸入性肺炎的比
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西医治疗方法
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按内科对症处理。有急性缺血发作者,可注射丹参、川芎等注射液。符合指征对象可作手术治疗。为改善认知功能可服用脑复康 (piracetam)、脑复新(pyritinol)及核糖核酸等。高压氧治疗及紫外光照充氧回血疗法可使部分早期患者获得一定疗效。精神症状较明显 时,可合用少量抗精神病药如甲硫达嗪等治疗。症状一旦控制,即可停药。
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中医治疗方法
依据中医治疗精神病以镇静、安神、安定为原则,配以清热解毒中药。对治疗各型精神病作用显著。临床上,治疗多数患者,服药1周内狂燥、抑郁、多虑等症状消失,患者回复生活自理。是目前中医治疗精神病最有效配方。
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密切,当气温骤变,气压,温度明显变时,由于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所以要特别小心。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饮食宜忌
宜
1、牛奶:牛奶中含有色氨酸,这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睡前喝一杯牛奶,其中的色氨酸量足以起到安眠作用。饮用牛奶的温饱感也增加了催眠效果。
2、核桃:核桃是一种滋养强壮品,可治神经袁弱、健忘、失眠、多梦和饮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3、桂圆:性味甘温,无毒。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医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等。中医治疗心脾两虚、失眠等梦的方剂“归脾丸”就有桂圆肉。
4、莲子:莲子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心烦梦多而失眠者,则可用莲子心加盐少许,水煎,每晚睡前服。
5、食醋:劳累难眠时,可取食醋1汤匙,放入温开水内慢服。饮用时静心闭目,片刻即可安然入睡。
忌
饮食禁忌方面应注意避免可乐、油炸食物、垃圾食物、糖、白麦粉制品、洋芋片等易刺激身体的食品;避免咖啡因、香烟、酒精、药物等。
多发脑梗塞性精神障碍食疗方
(1)羊脂葱白粥: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2)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
入粟米(色白者 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3)五汁童便饮:取姜汁、萝卜汁、白糖水、藕汁、梨汁、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 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温开水送下。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软弱、气血不足者。
(4)豆 淋 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5)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白芍、桂枝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 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脑梗塞后遗症。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