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内科 > 心内科 > 窦性心动过速
概述:窦性心动过速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1.生理因素 正常人的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饮咖啡,吸烟,饮酒等,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尤其在心力衰竭的早期,心率常增快。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病人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在100~120次/min,严重者心率可达到120~140次/min。

(3)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可达到30%~40%。

(4)休克:休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在轻度休克时心率可达到100次/min以上;重度休克时心率更快,可大于120次/min。

(5)急性心肌炎:多数患者可出现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的窦性心动过速。

(6)其他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7)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可出现窦性心动过速。

(8)药物:如肾上腺素类,阿托品类也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二)发病机制

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主要与交感神经兴奋及迷走神经张力减低有关,当交感神经兴奋影响窦房结起搏细胞时,4相上升速度加快,到达阈电位时间缩短,心率则加快。

1.生理因素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适应”现象,影响心率的因素很多,如正常人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饮浓茶,咖啡;吸烟,饮酒等可使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体位改变如立位时交感神经兴奋,心率也加快;卧位时心率则减慢,生理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常为一过性,持续时间较短。

2.病理因素

(1)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时,心率往往加快,这是机体维持心脏排血量的代偿性机制之一,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加快在一定范围内是具有代偿意义的。

(2)甲状腺功能亢进:大多数甲亢患者都有窦性心动过速。

(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程中,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高,这是由于在发病的初期,全身的应激反应,儿茶酚胺分泌增加,疼痛,紧张,血容量不足或并发感染,发热等因素有关,如持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则是梗死面积大,心排血量减低,左心衰竭或坏死,心肌愈合修复较差的反映。

(4)休克:窦性心动过速的程度常作为休克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5)急性心肌炎:此病出现窦性心动过速,是由于心肌急性炎症而导致心功能受损所致。

(6)贫血,发热,感染,缺氧,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脏手术后:均能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体温每升高1℃,心率每分钟可增加12~15次,此外,在应用拟交感类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素等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用迷走神经阻滞药物(如阿托品),解除了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也均可发生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

2.预防

窦性心动过速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在发病时首先应尽量避免诱因,如饮浓茶,喝酒及应用兴奋心脏加快心率的药物,保持心情愉快,防止过度激动与焦虑,起居有常,饮食适宜,勿过劳;适当体育锻炼,防止感冒。

 

诊断方法
1.症状

气短,胸痛,胸闷,心悸,血流动力学障碍,心率增快,心动过速,一过性意识蒙眬


本病无特殊的症状,常是由于其它疾病所引起,其临床症状与心率增快影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程度有关,与基础心脏状态亦有关,当心率轻度增快时,心排血量增大,心脏工作效率增加,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当心率过快时,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烦躁等症状,甚至可出现胸痛,症状的个体差异也较大,通常从休息状态下心率70次/min左右增加至2.5倍左右(180次/min),心脏的工作效率最大;当超过180次/min时,则心脏工作效率明显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这是因为心率>180次/min时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有冠心病者更加明显),舒张末期缩短,心室充盈减少,每搏心排出量减少等所致。

体征:心率增快至100~150次/min,少数人可达160~180次/min,生理性者大多为一过性;系器质性心脏病所致者,则心动过速持续较久,心尖搏动有力,心音增强,颈动脉搏动明显。

诊断只能依靠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的特征是:

1.P波有规律的发生 心动过速发作时的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P波形态,时限,振幅完全相同。

2.P波频率 大于10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

3.P-R间期 大于0.12s。

4.P-P间期 窦性心动过速开始时可逐渐缩短,终止时逐渐减慢至原有时限,窦性动过速时PP间距短于0.6秒,窦性心律不齐时最长与最短的PP间距之差达0.12秒以上。

5.有引起心动过速的原因。

2.检查

本病的检查主要依靠心电图

1.体表心电图特点

(1)P波: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由窦房结发出,PⅡ直立,PavR倒置,窦性心动过速时的P波较正常窦性心律时的P波振幅稍高,在Ⅱ,Ⅲ导联中更明显,这是因为窦性心动过速时,激动多发生于窦房结的头部,此部位系心房前结间束的起始部位,窦性激动多沿着前结间束下传所致。

(2)P-R 间期:在0.12~0.20s。

(3)P-P间期:常受自主神经的影响,可有轻度不规则,但P-P间期间差异应

(4)QRS波:形态,时限正常,心房率与心室率相等。

(5)频率:成人P波频率100~160次/min,多在130次/min左右,个别可达160~180/min,婴幼儿的心率较成人略高,不同年龄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不同,如1岁以内应>140次/min,1~6岁应>120次/min,6岁以上与成人相同,应大于100次/min,通常不超过160次/min,个别婴幼儿的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可达230次/min左右。

2.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特点

(1)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的窦性P波频率:逐渐加快至100次/min以上,持续数秒至数分钟后逐渐减慢至原有水平,心动过速时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P波的形态相同。

(2)持续性窦性心动过速24h动态心电图所记录的P波总数应>14.4万次。

(3)窦性心动过速时24h动态心电图所记录到的其他伴随情况:

①P波振幅变尖或增高:提示激动起源于窦房结头部。

②P-R段下移:此系受心房复极波的影响所致。

③可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ST-T改变:或原有ST-T改变,当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时恢复正常。

④Q-T间期缩短。

⑤出现快心率依赖型阻滞,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

治疗方法
1.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西医治疗方法

窦性心动过速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处理。如病人心悸等症状明显,可选用:

(1)利血平

①作用:利血平能使交感神经末梢囊泡内的交感介质(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并能阻止交感介质进入囊泡,因此囊泡内的介质逐渐减少或耗竭,使交感神经 冲动的传导受阻,因而可使心率减慢。

②用法及剂量:0.125 ~0.25毫克口服,每日2~3次。

(2)心得安

①作用:心得安为β-受体阻滞剂,可阻断心肌的β-受体,故可使心率减慢。

②用法及剂量:5~10毫克口服,每日3次。

(3)异搏定

①作用:能抑制窦房结及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延长房室结传导(A-H间期延长),使心率减慢。

②用法及剂量:40~80毫克口服,每日3次。

此外,尚可配合应用镇静药物。

什么是窦性心动过速

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速,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 减慢。

窦性心动过速中医治疗方法

(一)取穴

常用穴:内分泌、心、交感、神门。

备用穴:皮质下、小肠、肾,心动过速加耳中,心房颤动加心脏点。

心脏点位置:屏上切迹微前凹陷后下缘。

(二)治法

一般心律失常均取常用穴3~4个,酌加1~2个备用穴。中强刺激,留针1小时。如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取耳中为主穴,配常用穴2~3个,留针30分 钟~1小时;心房颤动取心脏点为为穴,加配2~3个其他穴位,留针30分钟,手法应轻,以防晕针。留针期间,均宜行针2~3次。每日治疗1次,重者日可2 次。

(三)疗效评价

治疗63例各类心律失常,平均有效率为58~100%(5,6,9)。

体针

(一)取穴

常用穴:分为两组。

(1)心俞、内关;

(2)厥阴俞、神门。

备用穴:早搏加三阴交,心动过速加足三里,心动过缓加素,房颤加膻中、曲池。

(二)治法

常用穴每次一组,据症加取备用穴。患者取卧位,背俞穴应在穴之外方2分处呈45°进针,斜刺向脊柱,深1~1.5寸,得气后,提插捻转,使针感向前胸 放射,以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刺激3~5分钟起针;四肢及胸部穴位,深刺,予以中强刺激,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隔5分钟运针1次。如为心动过缓,留针 5~10分钟。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

(1)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正常或基本正常;

(2)有效:自觉症状、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均有 好转;

(3)无效:自觉症状、脉搏、心脏听诊、心电图检查均无改变。

针刺治疗各类心律失常322例,冲动起源失常显效率40.6~57.6%,总有效率64.1~84%;冲动传导异常者显效率0~10.6%,总有效率 19~26.5%(2~4)。

电针

(一)取穴

常用穴:内关、间使、郄门、三阴交。

备用穴:足三里、心俞、膻中、肾俞。  

(二) 治法

常用穴交替选用,每次二穴,效果不显加取备用穴。进针得气后,接通G6805电针仪,连续波,频率每分钟120次,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通电 15~30分钟。每日1~2次

2.护理

如有心肺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对反复发作,症状明显而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时,应及时就诊,尽早查明原因,以利防治积极治疗原发病 消除诱因,是减少窦性心动过速发作的关键。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2、宜高钾低钠饮食; 3、宜饮食规律; 4、宜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忌吃食物

1、忌高盐饮食; 2、忌高蛋白质和高热能饮食; 3、忌食辛辣食物。


患者饮食宜忌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应戒烟忌酒,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

食疗(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脏传导失常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畏寒、浮肿、喘促等。

中医辨证治疗

气阴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自汗、神倦乏力、纳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略数。

[食疗药膳]

1.酸枣仁粥:酸枣仁20克(炒黄研末),粳米100克,加水煮成粥,空腹食之。

2.圆肉糯米粥:圆肉20克,糯米60克,白糖适量加水煮粥,空腹食之。

3.莲子百合煨猪肉:莲子50克,鲜百合60克,瘦猪肉150克,同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葱、姜、盐、米酒、味精适量作调料。先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煨炖1小时即可,食莲子、百合、猪肉并饮汤。每日1--2次。

阴虚火旺型

[临床表现] 心悸、心烦少眠、头晕目眩、腰酸耳鸣,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或促。

[食疗药膳]

1.黄芪黄鳝猪肉汤:黄芪30克,黄鳝2条,瘦猪肉60克。黄鳝去内脏,切段,同瘦猪肉、黄芪加水共煮熟去黄芪后食用。

2.鳖肉枸杞汤:鳖1只(约500克),枸杞30克,女贞子25克,莲子15克。将鳖宰杀,去内脏、头,加上述中药共煮熟,去药渣吃鳖肉饮汤。

3.猪脑炖枸杞:猪脑1具,淮山30克,枸杞20克。将淮山、枸杞用纱布包扎好,与猪脑加水共炖,将熟时下少许盐或调料食之。

心脾两虚型

[临床表现] 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

[食疗药膳]

1.白鸽参芪汤:白鸽1只,北芪30克,党参30克。将白鸽去毛及内脏,洗净,同北芪、党参一起放锅内煮汤,吃鸽肉饮汤。

2.大枣炖猪心:猪心100克,大枣25克,同置碗内加水,文火炖2小时后调味食用。

3.羊肉枸杞汤:羊肉60克,枸杞30克,黑豆30克,淮山药20克,红糖25克,水煎熟,喝汤吃羊肉。每日1次。

脾肾阳虚型

[临床表现] 全身虚肿、身寒怕冷、神疲乏力、腰酸,纳少,舌质胖淡,苔薄白腻,脉沉迟。

[食疗药膳]

1.米酒核桃汤:米酒50毫升,核桃仁6个,白糖30克。将核桃仁与白糖共捣为泥,放入锅中,下米酒调匀,以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每日1—2次。

2.熟附羊肉麻雀汤:羊肉300克切块洗净,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洗净,熟附子15克,生姜3片,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食用。

3.参茸炖鸡肉:鸡肉100克,高丽参6克,鹿茸3克,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3小时,调味供食。

展开
疾病介绍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指成人窦房结冲动形成的速率超过每分钟100次,速率常在每分钟101-160次之间。窦性心动过速开始和终止时,其心率逐渐增快和减慢,,窦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