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胆碱能性荨麻疹
概述:胆碱能性荨麻疹
疾病常识
1.病因

多见于青年。主要由于运动、受热、精神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使胆碱能性神经发生冲动而释放乙酰胆碱,使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内的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平增高致释放组胺而发病。

2.预防

胆碱能性荨麻疹应保持身体凉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热、精神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某些中药,如首乌、枸杞、人参、黄芪、灵芝、大枣、女贞子、菟丝子、五味子、黄精、淮山药、党参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种功能,有明显的抗过敏作用。有过敏体质的人可选一二味熬汤当茶饮。

诊断方法
1.症状

瘙痒,皮肤发红,风团


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2~4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瘙痒、麻刺感或烧灼感,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可与0.5~1小时内消退。轻型胆碱能性荨麻疹可发生在平常人青春期,一般在停止运动或平静以后症状即可消退,故不易引起重视。偶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等,头晕严重者可致晕厥。以1:5000乙酰胆碱做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风团。

2.检查

根据皮肤反复出现来去迅速的风团,剧痒,退后不留痕迹,以及各型荨麻疹的特点等易于诊断,但应于下列疾病相鉴别,必要时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胸部X线检查腹部B超等)及有关试验(如运动,热水,日光,冰块),变应原检测等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如临床症状诊断有困难或进一步要寻找病因可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

1.疑为风湿病引起荨麻疹者可检查血沉,抗核抗体等,血清补体测定,皮肤活检对有补体活化参与所致荨麻疹的诊断有帮助。

2.对寒冷性荨麻疹应检查梅毒血清试验,测定冷球蛋白,冷纤维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块试验,抗核抗体等检查。

3.日光性荨麻疹应检查粪,尿卟啉等,应注意与SLE相区别。

4.疑与感染有关,或体检时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规,乙肝抗原,抗体检查,大便虫卵,真菌,病灶部位X线等检查。

5.如怀疑有甲状腺疾病应作抗微粒体甲状腺抗体相关检查。

6.如怀疑吸入或食入过敏者,应行变应原检查,如为阳性可作脱敏治疗。

7.血清病性荨麻疹患者有发热和关节痛,应检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诊断价值。

8.荨麻疹性血管炎发作时除有明显的低补体血症,血清Cl的亚单位Cla明显降低,C4,C2和Cg中度至重度降低,血清中出现循环免疫复合物和低分子量Clq沉淀素,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可见皮肤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

9.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可检测自身抗体,采用自身血清皮肤试验:常规抽血放入无菌试管凝结30min,离心,取血清100μl给患者行皮内试验,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如1h后局部出现风团直径大于9mm即为阳性,其他如组胺释放试验,免疫印迹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均可选用。

血管性水肿尤其是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应作血清补体检查,应首先作补体第4成分测定(C4),如C4低下则可能有补体第一成分酯酶抑制物(ClINH)缺乏可能,在发作期C4明显低于正常,在缓解期也低于正常,即使无家族史也可确诊本病,反之,C4正常即可否认本病。

慢性荨麻疹组织病理:系单纯限局性水肿,乳头及真皮上层有浆液性渗出,乳头水肿,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浸润亦可致密并混杂有嗜酸性粒细胞。

治疗方法
1.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诱因。胆碱能性荨麻疹应保持身体凉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热、精神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

2.口服药

除常规服用抗组胺类药以外,时常加用阿托品、普鲁本辛、利血平等而收到较满意疗效。外用药:夏季可选止痒液、炉甘石洗剂等,冬季则选可选用止痒作用的乳剂(如苯海拉明霜)。

2.护理

1.不要用手抓。

2.不要热敷。

3.多吃瓜果蔬菜,避免过敏原。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 2、宜清淡饮食。

忌吃食物

1、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 2、忌海鲜发物;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方1:牛肉南瓜条   

组成:牛肉300克,南瓜500克。  

用法:牛肉炖七成熟,捞出切条,南瓜去皮、瓤,洗净切条,与牛肉同炒即可。   

功效:固卫御风。   

主治:荨麻疹,属风寒者,皮疹色淡呈丘疹状,遇寒尤剧者。   

方2:玉米须酒酿 

组成;玉米须30克,甜酒酿100克,白糖少许。   

用法:将玉米须放在铝锅中,加水适量,煮20分钟后捞去玉米须,再加入甜酒酿,煮沸后放人白糖调味。每日2次,每次1剂。  

功效:解热透疹。  

主治:荨麻疹偏风热型,疹色红,灼热瘙痒,遇热尤剧,得冷则轻,伴发热口干。   

方3:荸荠清凉散   

组成:荸荠200克,鲜薄荷叶10克,白糖10克。  

用法:荸荠洗净去皮切碎搅汁,鲜薄荷叶加白糖捣烂,放荸荠汁中加水至200毫升,频饮。   

功效:凉血祛风止痒。   

主治:荨麻疹属血热者,皮疹红色,灼热瘙痒,口干心烦,发热,舌红苔暴。   

方4:乌梢蛇羹   

组成:乌梢蛇1条,姜、料酒、盐、湿淀粉各少许。   

用法:乌梢蛇杀好洗净,整条放入沙锅中,加清水适量,放入姜、料酒各少许。先用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后用小火将蛇煮熟,降温后将蛇捞出。用手将蛇肉一丝一丝撕碎,将撕碎的蛇肉放回原锅汤中,加盐调味后,用大火烧开,调入湿淀粉。佐膳食,隔日1次,连食3~5次。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  

主治:气血亏虚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伴有饮食差,面色欠华,睡眠不佳,神疲者。   

荨麻疹饮食宜忌

宜   

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苦瓜。   

 

食物蛋白、防腐剂、调味品、色素添加剂等,其中食物包括:鱼、虾、蟹、贝类、鸡肉、鸭肉、鹅肉、猪肉、牛肉、马肉、狗肉、兔肉、竹笋、蒜苗、菠菜、茄子、西红柿、柠檬、芒果、李子、杏子、草莓、果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等及鸡蛋、牛奶、巧克力、干酪等。

展开
疾病介绍

主要由于运动、受热、精神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表现为受刺激后数分钟出现直径2~4mm的圆形丘疹性风团,周围有程度不一的红晕,常散发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自觉瘙痒、麻刺感或烧灼感,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损,可与0.5~1小时内消退。偶伴发乙酰胆碱引起的全身症状(如流涎、头痛、脉缓、瞳孔缩小及痉挛性腹痛、腹泻)等,头晕严重者可致晕厥。以1:5000乙酰胆碱做皮试或划痕试验,可在注射处出现风团,周围可出现卫星状小风团。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