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在生产中接触到的致痤疮物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和煤焦油分馏产品,前者包括原油、各种柴油、润滑油(锭子油、机械油),以及切削油、乳化油、变压油等;后者包括煤焦油、焦油沥青及杂酚油等。另一类是卤代烃类化合物,包括多氯(溴)萘、多氯(溴)联苯、多氯苯、多氯酚、多氯氧芴、四氯氧化偶氮苯、二口恶英(TCDD)、聚氯乙烯热解物等。凡是在生产劳动中接触上述化合物的操作工人均有可能发生职业性痤疮。
此外,演员因使用油彩化妆引起的化妆品痤疮,药厂工人因生产某些激素引起的药源性痤疮亦属于职业性痤疮范围。
(二)发病机制
油的刺激性与其化学结构的碳链有关,碳链长,沸点高,刺激性大,如柴油较其他油类的刺激性大,煤焦油,沥青较石油刺激性大,原油刺激性小,其次是油中尘埃,铁屑等机械性阻塞,并继发细菌感染,本身患有脂溢性皮炎或寻常性痤疮者更易引起本病或加重本病。
油痤疮的发生有四方面的因素:①矿物油对毛囊皮脂腺结构的化学性刺激,引起毛囊口上皮细胞增殖与角化过度,使皮脂排出发生障碍。油类的刺激性与化学结构中碳链的长短有关,碳链越长,沸点越高,其刺激性越大。②机械性的阻塞作用,如被尘埃、金属屑污染的油质将毛孔阻塞,亦可形成黑头粉刺。③毛囊炎、疖肿可能与继发性细菌感染有关。④油痤疮较多发生于青年工人,一方面可能由于其发生与皮脂腺的生理机能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新工人在预防上缺乏经验,因而容易患病。
氯痤疮的发病机理与皮脂腺的鳞状上皮增生以及毛囊外根鞘部位的增粗有关。
1、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类食物,控制脂肪和糖类饮食,健全消化功能。
2、在工作中作好预防保护措施,养成良好的工作防护习惯;如出现不适请及时脱离致病源,并寻求专业治疗机构治疗,千万不可自行随意处理病灶,以免出现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反应。一般情况下只要治疗及时是不会留下疤痕、色素的。
脓包型痘痘,黑头粉刺,面部皮肤油腻,疖肿,痤疮样皮疹,毛囊性呈鳞片状角化,毛囊角栓
接触该类物质数小时及数月后逐渐发生,好发于易被油脂污染和易受摩擦的部位,如四肢伸侧,面部及皮脂腺发达部位,主要表现为毛囊孔角化,黑头粉刺和痤疮样损害,少数可引起毛囊炎,疖肿,毛囊口角化明显,分布均匀而稠密,触之粗糙。
血涂片:观察白细胞形态 ,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密切观察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对判断感染的程度、病人抵抗能力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是检查血、尿、脑脊液、胸膜液、心包液及腹膜液中,是否有细菌的存在的一种检查方法。
(一)治疗
1)从事接触石油、焦油类化学物及卤代芳烃化合物的工人,就业前应作皮肤科检查,凡是有明显皮脂溢出或患有严重痤疮者,不宜从事接触焦油、沥青、高沸点馏分的矿物油、多氯苯、多氯萘、多氯酚及某些溴代芳烃化合物的工作。
2)对从事上述化合物生产的操作工人,应建立定期体检制度,特别注意有无痤疮样皮疹发生,并应鉴别是否与职业有关。作好详细记录,以便于前后对比。
3)改善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加强通风,尽量使生产过程密闭化、管道化,以减少有害气体及粉尘向外逸散。
4)加强个人防护。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宜吃食物
1、宜高蛋白饮食; 2、宜高维生素饮食; 3、宜清淡饮食; 4、宜食用含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食动物脂肪;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食腥发食物; 4、忌食高碘食物。
多食含维生素A/C/E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饮食要清淡,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少吃或不吃姜、蒜、辣椒,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不吸烟、不喝酒,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