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子悬多因肝郁、脾虚等使气血不和,胎气上逆所致。
若脾虚停滞胀满,安胎饮力薄,宜用加参平胃散。有因郁滞者,亦宜紫苏饮,或加味归脾汤。有因痰结聚者,紫苏饮加芩、连、贝母。有因暴怒者,左关必弦洪,肝火内动,用小柴胡加茯苓、枳壳、山栀。大抵胎气上逆,皆属火旺,急用芩、术、香附之类,不可服大寒之药,反致他变。予每治孕妇心胃胀满,用尊生和气饮甚效。
孕妇胸闷气短,烦躁不安,腹胀,弦脉,腹满,滑脉,舌苔黄
妇女在怀孕四、五个月后,胎气上逆,胸胁院度胀满或疼痛,呼吸迫促,烦躁不安,临床称为“子悬”,或称胎气上退、胎上通心。 主证:胸胁院腹胀闷,甚至疼痛,呼吸气促,烦蹂坐卧不安,苔薄黄,脉弦滑等。
本病属于情绪原因诱发的神经功能性疾病表现。临床检查心电图通常有窦性心动过速。B超提示胎儿胎心率可有增加,但胎儿整体发育未见异常,平息情绪以及吸氧后,胎心率可降至正常。其他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检查也无异常,提示本病与感染并无关联。
辨证论治:
1.肝气郁滞证:胸胁胀满,烦躁不安,头晕头痛,恶心欲呕,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滑。疏肝解郁。紫苏饮加减。
2.脾气亏虚证:胸胁胀闷,腹胀气坠,恶心欲呕,食少便溏,神疲思睡,舌淡,苔薄白,脉缓。健脾理气。香砂六君子汤加紫苏、枳壳。
药方
四君子汤
治胃气虚弱,饮食不思,倦怠少食。 人参(一钱至三钱)白术(一钱至二钱,土炒黄)茯苓(一钱至钱半)炙草(六分至一钱)水煎服。
逍遥散
(附八味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治血虚肝燥,骨蒸劳热,往来寒热,咳嗽潮热,月经不调,口干便涩。 柴胡当归(酒拌)白芍(酒炒)白术(土炒)茯苓(各一钱)炙草(五分)加煨姜、薄荷引,水煎服。一方无茯苓、薄荷,有茯神,生姜为引。治肝脾血虚,郁怒伤肝,血少目暗,发热胁痛等证。加丹皮、栀子各七分,名八味逍遥散,又名加味逍遥散,治小便带血,或过劳及多食炒炙,宜清膀胱之火,柴胡、当归加倍,白术加五分。
和气安胎饮
治孕妇多怒,胸中胀满,若用乌药、香附、砂仁顺气等药,反加满闷,宜服此饮。 人参白术(土炒)当归(酒洗。各二钱)川芎条芩(各八分)陈皮紫苏炙草(各四分)木香(二分,磨汁冲服)姜引,煎服。一方无木香,有砂仁四分,名顺气安胎散,治孕妇胎气上攻,心腹胀满作痛,子悬之证。有因气恼者,加木香二分,磨冲服。
加参平胃散
治孕妇脾气虚弱,饮食停滞,以致腹胀呕吐,安胎饮力缓,宜用此散。 人参白术(土炒。各一钱)苍术(米泔浸制)浓朴(姜制,七分)陈皮炙草(各四分)姜一片,水煎服。
尊生和气饮
治孕妇心胃胀满。 人参苏粳白芍(酒炒)川芎(各六分)当归(一钱或六分,酒洗)腹皮(五分,制净)木香(二分,磨冲药服)炙草(三分)水煎服。
针灸方
妊娠六七个月,饮食绝然不进,胸膈胀,水与药皆不能下,诊脉平和,又非病脉,此乃膈气不通,药不能治,惟针灸可通,宜灸内关穴,即能进饮食矣。 其穴在手掌大纹后二寸两筋间。此穴可针,亦可灸,男左女右,重则双手同灸,轻者七壮,重加十数壮,艾如黍大,或如麦大。寸取本人同身寸,以男左女右,手中指屈回,用草较所屈中指中节内纹两头尽处,截断,为准一寸也。
1.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
2.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
3.注意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油腻食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宜吃食物
1、宜吃含纤维素的食物; 2、宜吃含胡萝卜素的食物; 3、宜吃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
忌吃食物
1、忌吃过甜、过咸类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1.适当增加豆类蛋白质,如豆腐和豆浆等。
2.多食用海产品,如海带、紫菜;动物内脏和坚果类也是不错的食品。
3.注意控制盐分和水分的摄入量,以免发生浮肿,从而引起怀孕中毒症。
4.建议孕妇选择体积小、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如动物性食品,减少营养价值低而体积大的食物,如土豆、红薯等。
5.对于一些含能量高的食物,如白糖、蜂蜜等甜食宜少吃,以防止食欲降低,影响其它营养素的摄入量。
6.有水肿的孕妇,食盐量每日应限制在每日5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