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真正病因不清,且难有取材的机会,因此其病理改变亦多属推测。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生与脊椎外伤,血供受阻及感染等有关,好发于学龄前儿童,颈,胸及腰椎均可发现,在颈段以颈3~4及颈4~5为多见。
1.局部制动 除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外,对发生于颈、腰段的病例可用石膏制动3~5周。
2.对症处理 酌情投予止痛剂及口服消炎药物等。
咽部异物感,棘突压痛,乏力,钙化,椎间盘退行性变,低热
1.症状 视病情不同可有多种主诉,发生在颈部的儿童患者主要感到颈部疼痛及活动不适感,尤以夜晚为重,可伴有全身乏力及活动不便等异常现象,偶有吞咽异物感,胸腰段发病者在早期主诉甚少,其中个别波及窦椎神经者主诉较多。
2.体征 除部分病例局部有压痛(颈段以颈3及颈4棘突处多见,胸段多发生于上胸段)外,一般均无阳性所见,少数病例可有低热等全身症状。
约半数病例白细胞略有增多,血细胞沉降率轻度增快。
于颈椎或胸,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上可清晰地显示椎间盘有钙化阴影,以中央区明显,多为单发,半数以上位于颈3~4或上胸椎椎间隙,椎间隙高度多无明显改变,钙化阴影多在数周至数月内消失,酌情行CT或MRI检查。
1.局部制动 除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外,对发生于颈、腰段的病例可用石膏制动3~5周。
2.对症处理 酌情投予止痛剂及口服消炎药物等。
应该补充适量的钙元素,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另外应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宜吃食物
1、宜食用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2、宜食含维生素A、B、C、D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饮酒和咖啡; 2、忌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1)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嫩豆腐200克,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可以充分补钙,常食有效。
(2)虾皮油菜炒香干:虾皮50克,油菜250克,香干2块切丝,;油锅内常法熘炒,可经常服食之。
(3)虾皮炒韭: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韭菜250克,洗后切段,旺火油锅内先将韭菜煸炒数分钟,将虾皮放入熘炒后加精盐、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4)虾皮小葱烩肉丝:虾皮50克,小葱25克(切成小段),猪肉100克(切成丝),油锅内先将小葱、肉丝煸炒,加料酒、姜末,之后加虾皮旺火熘炒,加精盐调味后服食。
(5)虾皮炒鸡蛋:虾皮50克,洗净后泡发;鸡蛋3个,破壳将鸡蛋搅打匀。油锅内先将鸡蛋煎炒成木犀状,将葱花、姜末熘香后加入虾皮,再炒数分钟,加碘盐调味后即可服之。
(6)牛奶大枣粥:牛奶煮大米、大枣粥,常食之,治体虚、气血不足。
(7)牛奶饮:牛乳250毫升,每天清晨于早点一道服用,经常饮用可以补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