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以月经为促发因素的特殊类型的哮喘,目前的研究推测其原因有:
①内源性前列腺素分泌增多(PGF2a增多);
②体内黄体酮与雌激素水平下降;
③痛经;
④月经前就月经期的免疫状态的变化。
(二)发病机制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晰,可能与月经周期中体内激素的水平改变有关,有作者研究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月经性哮喘与患者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有关。
2.月经期间黄体酮的低水平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收缩,黄体酮导致微血管渗漏等。
3.前列腺素F2α明显增高,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诱发哮喘发作。
4.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使机体平衡失调,诱发哮喘症状在月经期发作或加重。
1.增强体质,改善机体的反应性。
2.消除经前和月经期的紧张,恐惧心理,保持心情舒畅和情绪稳定。
3.月经前易发作的哮喘妇女,可在周期性哮喘发作前数天口服某些药物,如:
(1)酮替芬2次/d,1mg/次。
(2)月经来潮前适时使用黄体酮肌注,可防止黄体酮水平的突然下降,达到防治作用;同时对经前期紧张症有效。
(3)可酌情使用炔羟雄烯唑,对经前期紧张者有效。
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月经量少,呼吸困难,喘息,胸闷
月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主要特点是支气管哮喘的症状在月经前期或月经期出现哮喘或病情加重,呼吸道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哮喘相似。
前列腺素F2α明显增高。
用力肺活量:月经性哮喘妇女在月经期PEF下降,但下降可能不严重,清晨PEF可轻度下降,严重发作的月经前哮喘患者,其月经前PEF则可显著下降,且对常规治疗无反应,气道反应性测定对控制良好的哮喘妇女在其月经来潮前,后1周分别进行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气道反应性,FEV1均无显著性差异改变。
(一)治疗
月经性哮喘的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治疗原则与一般哮喘常规治疗相仿。
1.对一般发作者,可吸入β2受体激动药和吸入皮质激素,口服茶碱。
2.对比较严重发作者,可加用氧疗和硫酸镁,在血药浓度监测下静脉使用氨茶碱,静注糖皮质激素。
3.对危重发作者,除药物外则应予人工通气治疗,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无效的危重发作者的经前哮喘妇女,在治疗中加注黄体酮,可改善经前PEF的下降,并可减少每天激素剂量,有助于治疗月经前严重哮喘发作。
(二)预后
大多数单纯性月经哮喘患者的病情并不严重,预后良好,可危及生命者仅为极少数,往往发生在常年性哮喘月经期加重的患者。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生冷食物。
宜吃食物
1、宜吃降低血液粘滞度的食物; 2、宜吃止咳平喘的食物; 3、宜吃营养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高胆固醇食物; 2、忌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3、忌吃海鲜、蜂蜜等食物。
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