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原因(25%):
发病原因不明,组织来源尚有争议,目前有两种学说:来源于胚胎性移路径上残留的卵巢组织恶变;腹膜上皮与卵巢上皮源于同一间胚叶,均来自胚胎体腔上皮(Embryonal Coelomic Epithelium),具有苗勒管分化趋向的潜能,称为第二苗勒系统(Second müllerian system),日后受到某种致癌刺激而成癌。
发病机制(20%):
由于腹膜与苗勒管有共同的胚胎来源,而女性生殖系统是胚胎时期苗勒管衍化而来,当某种因素引起原发性腹膜肿瘤时,其组织结构与女性苗勒管发生的肿瘤一致,但卵巢表面没有浸润或仅有表面微小浸润,因此,有人认为女性腹膜原发的这一类肿瘤,是起源于“第二苗勒管系统”的肿瘤,是不同于卵巢癌的独立疾病,由于腹膜浆液性腺癌占腹膜原发肿瘤的绝大多数,所以所谓女性苗勒管肿瘤主要指发生在腹膜的浆液性腺癌,即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腹痛,腹胀,腹水,弥漫性腹部骨化,腹部肿块,胀感,结节,腹围增大
起病缓慢而隐袭,早期多无自觉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或累及其他器官后方出现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腹围增大是最常见3大症状,腹痛不剧烈,只觉腹部胀感或不适感,主要体征是腹部包块与腹水,腹部包块常较大,边界不清,腹水增长迅速,多为血性。
1.细胞学检查:经腹腔镜穿刺或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恶性肿瘤常为阳性。
2.腹膜活检:腹膜活检对腹膜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可采用腹腔镜直视下活检,亦可剖腹探查腹膜活检。
3.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特征与卵巢浆液性癌相似,粘蛋白测定及席夫过碘酸染色均阳性,不产生透明质酸,Wick等测定腹膜浆液癌免疫组化指标,单抗角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CA125抗原,LeuM1,B72.3抗原,癌胚抗原,淀粉酶,LN1,LN2,MB2,S-100蛋白及胎盘碱性磷酸酶测定均为阳性,Zhou等报道全部病例EMA和S-100蛋白阳性,75%病例CAl25阳性,88%呈CD15阳性,38%胎盘碱性磷酸酶阳性。
4.B超:诊断依靠的主要检查,能提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等,有助于鉴别卵巢癌与腹膜癌。
5.CT检查 :可清晰显示肿块,腹水,淋巴结转移。
6.腹腔镜检查 :可以清楚的窥见病变的性质,大小,部位以及有无腹腔播散,并可吸取腹腔液和活检做相应检查。
(一)治疗
1.手术切除
本病应力争彻底切除肿瘤,不能彻底切除者应行减瘤手术(Debulking Surgery)力争残余瘤在2cm以内,必须强调双侧卵巢同时切除,以观察卵巢病变情况。
2.化疗
化疗药物尚不规范,仍以卵巢癌方案为好,即以顺泊(DDP)为主的方案:如PAC或CP方案。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肿瘤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膳食纤维类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花椒、胡椒、生姜; 2、忌吃不宜消化的食物;如米粑、糯米糕、糯米饭; 3、忌吃胀气的食物;如芋头、黄豆、土豆、红薯。
(1)减轻或消除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感,要千方百计增加病人的食欲,经常更换菜肴品种,注意菜肴的色香味调配。
(2)要让病人保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量。癌症是一种消耗性疾病,特别是蛋白质的消耗很多。经常吃瘦猪肉、牛肉、兔肉或鸡鸭家禽。如果病人厌油腻荤腥,可换些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非肉类食物,如奶酪、鸡蛋饼、咸鸭蛋等。
(3)要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多吃煮、炖、蒸等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煎食物。
(4)多吃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及其他一些有助于抗癌的食物,如芦笋、海带、海藻、洋葱、大蒜、蘑菇等。
(5)适当运用中医饮食疗法:
①放疗后,往往有口舌干燥、舌红少苔等津液耗损的表现,可多吃一些滋阴生津的甘凉食物,如藕汁、荸荠汁、梨汁、绿豆汤、冬瓜汤、西瓜等;
②化疗期间,病人免疫功能下降,白细胞减少,食欲不振,可吃河蟹、黄鳝、牛肉等有助于升高白细胞的食物以及山楂、萝卜等健脾开胃食品;
③手术后病人气血亏虚,可多吃山药、红枣、桂圆、莲子,以补气养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