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羊胡疮
概述:羊胡疮
疾病常识
1.病因

脾胃湿热(40%):

口周是足阳明胃经和任脉循行经过部位。脾胃两经湿热,循经上攻,郁而不散而成本病。湿郁化热,热盛肉腐,故可见脓头,湿热浸淫则湿烂成片。

真菌感染(30%):

真菌感染口周皮肤引起该病,一般在下唇以下的皮肤出现一小片针头大小的红色小丘疹,以后逐渐扩大,增多,形成多种图形,其中圆形较多,中心部为米糠样的鳞屑,边缘则为红色小丘疹,小水疱和鳞屑等。

维生素缺乏(5%):

有关研究还表明羊胡疮的发病还与挑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维生素缺乏有关。

2.预防

1、患者虽无全身症状,但应及时治疗,经常清洗双手。

2、用过的剃刀用具,应予消毒处理。

3、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发物之品。

诊断方法
1.症状

瘙痒,丘疹,结痂,脓疱,毛发脱落,鳞屑


本病主要发生在上唇和颏部,初起为粟米样丘疹或绿豆大小的脓疱,中央有须毛贯穿,丘疹间皮肤潮红肿胀,表面可附有黄痂或鳞屑,须毛周围化脓,毛根松动,易于拔出,皮损可融合成片,并见潮红、湿烂、流水、流脓、结痂,后脱屑而愈,但易反复发作。自觉症状常有瘙痒、烧灼和疼能感。 

2.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初起为粟米样丘疹或绿豆大小的脓疱,中央有须毛贯穿,丘疹间皮肤潮红肿胀,表面可附有黄痂或鳞屑,须毛周围化脓,毛根松动,易于拔出,皮损可融合成片,并见潮红、湿烂、流水、流脓、结痂,后脱屑而愈。

其他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分泌物真菌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1、疮疖膏药:外用,视疮疖大小选用小张或大张药膏,加温软化后乘温热贴于患处,稍加按压,2-3日换药1次,如果疮疖溃破出脓,则宜每日换药1-2次,待脓出净后可再贴1-2次,使其根盘硬节完全吸收。凡正常皮肤在贴膏药后发生红斑,皮疹或瘦痒,应及时停用本品。

2、连翘败毒丸:每次口股6-9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3、清血解毒丸:每次口服6g,一日2-3次,温开水送服。 

4、拔毒膏:外用,加温软化,贴于患处,隔日换药1次。 

5、小败毒膏:每次口服15g,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 

6、大黄廑虫丸:口服,每次3―6克,每日2~3次,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2.护理

1、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饮食应注意多服用清淡富于营养食物,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食用补益的食物; 2、宜食用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高脂肪食物;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羊胡疮适宜食物

雏鸽:雏鸽属于鸟纲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 (Columbidae)鸽属(Columba)的小鸽。一种多用途家禽,主要用于肉食、体育竞翔和观赏。

白沙蒿:白沙蒿是我国西北、华北、东北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特有植物,分布面积达3.75亿亩。白沙蒿大面积种植用于防风固沙治理沙漠已历时30多年。此外白沙蒿还可以作为食用蔬菜,有药用价值。

苦苣菜:苦苣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有纺锤状根。茎中空,直立高50—100厘米,下部无毛,中上部及顶端有稀疏腺毛。叶片柔软无毛,长椭圆状广倒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8厘米,深羽裂或提琴状羽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的短刺状齿至小尖齿;茎生叶片基部常为尖耳廓状抱茎,基生叶片基部下延成翼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花序梗常有腺毛或初期有蛛丝状毛;总苞钟形或圆筒形,长1.2—1.5厘米;舌状花黄色,长约1.3厘米,舌片长约0.5厘米。瘦果倒卵状椭圆形,成熟后红褐色;每面有3纵肋,肋间有粗糙细横纹,有长约6毫米的白色细软冠毛。

箭虾:箭虾属甲壳尖动物。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河北、天津沿海,以天津河口尾红、爪红的箭虾为最好。

黄蝖:一种软体动物,介壳形状像心脏,有环状纹,生在淡水软泥里,肉可吃,壳可入药。

展开
疾病介绍

羊胡疮是一种发生在口唇周围胡须部位毛囊及其周围的化脓性皮肤病。以反复起脓疱,缠绵难愈为临床特征。主要发生在男性胡须部位,相当于西医所指的须疮。一般无严重的全身症状,但影响美观,有局部瘙痒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治疗。本病患者中的多数人有皮脂溢出。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