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内科 > 肾内科 > 隐匿型肾炎
概述:隐匿型肾炎
疾病常识
1.病因

单纯性血尿为主要表现的病因(25%):

①IgA肾病,尤其早期,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②局灶性肾小球肾炎以及薄基底膜肾病也可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以及薄基底膜肾病。

轻,中度无症状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因(20%):

为微小病变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某些IgA肾病的早期,淀粉样变肾病,糖尿病肾病(D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以及指-骨突骨综合征。

无症状性血尿伴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因 (25%):

为多种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轻微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及IgA肾病)某一阶段的早期表现。

发病机制

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多与感染及免疫反应有关,因病因不同,故发病机制也不一样,其病理形态也有多种类型,多系各种病理改变的早期。

1.单纯性蛋白尿: 可系微小病变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的早期。

2.单纯性血尿: 可系IgA肾病早期,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炎,紫癜性肾炎,LN及薄基底膜肾病等。

3.无症状性血尿伴蛋白尿 :同样可为肾小球轻微病变,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IgA肾病或膜性肾病早期。

2.预防

平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禁用肾毒性药物,有反复感染病灶者应予以去除,如扁桃体反复急性炎症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术,有急性感染时应及时控制炎症,避免加重血尿及蛋白尿。

诊断方法
1.症状

腰酸,蛋白尿,血尿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大多起病隐匿,或突然出现肉眼血尿,无其他泌尿系统症状,肾功能大多正常,主要临床表现为尿异常,临床可分为3种形式:

1.无症状性血尿: 患者多为青年人,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在体检时发现有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部分患者于剧烈运动,高热,感染,饮酒等情况下,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并于短时间内迅速消失,血尿发作时可出现腰部酸痛,如此反复发作,故又称良性复发性血尿,此类型多见于IgA肾病,亦可见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薄基底膜肾病。

2.无症状性血尿和蛋白尿 :此型患者血尿呈发作性,蛋白尿可持续存在,在血尿发作期间,蛋白尿亦加重,血尿消失后,蛋白尿随之减轻,病情比单纯性血尿严重,由于其不伴高血压,水肿,肾功能减退,患者往往不能及时就诊,易造成早期漏诊,此类型多见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肾小球硬化症及IgA肾病。

3.无症状性蛋白尿(asymptomatic proteinuria) :多发生于青年男性,呈持续性蛋白尿(每次尿蛋白检查虽有波动,但总是阳性),尿蛋白定量通常为2g/d以下,以白蛋白为主,尿沉渣正常,无水肿,高血压等临床表现,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检查多无异常,本病可持续多年,预后良好,组织学上无任何明确病变;亦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肾小球疾病,如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微小病变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甚至某些IgA肾病的早期表现。

2.检查

尿液检查

(1)无症状血尿:显微镜下可见持续性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或)反复肉眼血尿,每100ml尿液中有0.5ml血或红细胞多于5×109/L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部分患者感染发热或剧烈运动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并于短时间内迅速消失,有时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糖等检查正常,肾小球源性尿红细胞形态常发生异常的改变,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多种变形红细胞(如草莓状,荷叶状等)。

(2)无症状蛋白尿:尿常规蛋白呈阳性,尿中白细胞,红细胞均呈阴性,24h尿蛋白定量通常为2g以下,以白蛋白为主,尿沉渣正常,肾功能正常,血液生化检查多无异常所见,血常规,血沉,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无异常,尿细菌培养阴性,尿结核菌及细胞学检查阴性,肝肾功能(包括肌酐清除率,尿比重及浓缩试验)正常,血抗链“O”,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冷球蛋白阴性,补体正常,部分IgA肾病患者血IgA水平增高,其他免疫球蛋白正常。

核素肾图,肾脏B超检查,膀胱镜,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均正常。

治疗方法
1.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主要是一般预防性治疗以保护肾脏功能。   

1.一般治疗   

(1)饮食与休息:限制饮食中蛋白摄入量,避免蛋白高滤过而造成肾脏的进一步损害。从事较轻工作,减轻工作强度,避免劳累。   

(2)原发病灶治疗:对有上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病灶(如扁桃体炎),应积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治疗急、慢性炎性病灶,阻断抗原抗体免疫反应。对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应择期手术,对龋齿病也应及时治疗。   

(3)禁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及中药(马兜铃酸、关木通等)。   

2.药物治疗   

(1)ACEI:有降低尿蛋白作用,其机制是通过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尿蛋白,同时有助于改善肾小球的通透性。对单纯性蛋白尿及蛋白尿伴血尿者均可使用。尤其适用于伴有轻度高血压的病人,可根据病人血压选择不同的制剂。多数学者主张从小剂量开始,避免低血压造成的肾损害,一旦发现血压低于正常,应及时减量或停用。   

(2)抗血小板聚集药:常用于单纯性血尿病人。常用药物主要有:A.双嘧达莫(潘生丁);B.阿司匹林:该药可能引起过敏,大剂量使用也可导致肾间质损害,应慎用;C.保肾康、肾炎康、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有活血化瘀、保肾作用,临床常使用。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毒类药物 一般情况下初期不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细胞类毒药物治疗,可试用雷公藤多甙,亦可采用中医中药,如黄芪可促进肝脏合成白蛋白,具有调节免疫作用。   

(二)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发病5年后50%以上患者可自行缓解,仅有极个别病人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3、宜吃优质低蛋白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含盐量高的食物; 2、忌吃高钾食物; 3、忌吃动物蛋白、脂肪含量高的肉类。


一:大蒜煨鲤鱼

配方及制法:鲤鱼一条(重约400克左右),去腮和内脏,洗净。取大蒜10克,和鲤鱼一起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慢火煮1小时,加适量食盐调味,喝汤吃鱼肉。鲤鱼也可以用鲫鱼代替。

功效:鲤鱼性平味甘,能补虚健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营养价值颇高的优良食品。大蒜煮熟后,性温味甘,能温胃健脾,助消化。大蒜煨鲤鱼具有补虚健脾、暖胃、助消化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食欲。

适应证和禁忌证:隐匿性肾炎蛋白尿虽然不严重,但长期丧失蛋白质的量也是相当可观的。本方能促进食欲,提供优质蛋白,非常适用。按照中医理论,蛋白尿的形成与脾肾不固、精微下泻有关,本方能补虚健脾,所以能治疗蛋白尿。但急性肾炎、以血尿为主的隐匿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的人以及有外感发热症状的人不宜食用。

二:芡实白果煨猪肾

配方及制法:芡实30克,白果(去壳)10个,猪肾1个。将猪肾剖开,除去筋膜,洗净,与上述两种药物同时放入瓦煲内,加适量清水,煮熟后加食盐调味,喝汤吃猪肾。

功效:芡实性平味甘,能健脾止泻、补肾涩精;白果性平味甘,能健脾止泻;猪肾性平味咸,有补肾的作用。综观

全方,具有健脾、固肾涩精的作用。但白果中含有氢氰酸,生吃或熟食过多均易引起中毒,不能多吃。 适应证和禁忌证:适用于以蛋白尿为主的隐匿性肾炎患者,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不可经常食用。此外,猪肾含有大量的嘌呤类物质,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者不可以服用。

三:三七炖鸡

三七炖鸡配方及制法:母鸡肉500克,三七4克。将鸡肉洗净,三七磨成粉。大火将水烧开,加入鸡肉煮3~5分钟,然后将鸡肉取出,移到炖盅内,于小火上炖至鸡肉熟透。加入三七粉及适量的葱、食盐、味精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母鸡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补肾益精;三七性温味甘,能止血化瘀、消肿定痛,是一种优良的止血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七有缩短血液凝固时间及使血管收缩的作用。本方具有补脾肾、益气血、止血消瘀的作用。

适应证和禁忌证:本方适用于血尿为主的隐匿性肾炎。如果感冒发烧或血虚无瘀者不宜服用。

展开
疾病介绍

隐匿型肾炎(Latent glomerulonephritis)又称无症状性蛋白尿及(或)血尿,指轻至中度蛋白尿和(或)血尿,临床表现为反复持续性血尿,伴或不伴轻度蛋白尿,或者其中一种表现突出。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