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精神科 > 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
概述: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
疾病常识
1.病因

系统性红斑狼疮被认为是自体免疫性疾病,机体多系统受损,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复杂,与以下脑部病理生理变化有关:

①脑部血管壁和脉络丛可查出免疫复合物和γ-球蛋白的沉淀;脑脊液中补体水平下降;血脑屏障存在DNA和抗DNA抗体免疫复合物,使淋巴细胞毒得以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部广泛损害。

②自身抗体中有抗脑细胞原生质抗体,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③由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损害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继发严重的合并症而引起脑功能损害,出现精神症状。

2.预防

及早治疗原发病,遏制红斑狼疮的病情发展,防止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全身痉挛发作,偏瘫,失语,舞蹈样不自主动作等神经系统症状。

每次发作的预后随着治疗的进展而趋于乐观,应尽力防止系统红斑狼疮的反复发作和病情迁延,避免和预防诱发因素,如暴晒,感染和不恰当用药,抗结核药,碘胺类,抗痉挛药,抗精神病药以及抗生素多易诱发红斑狼疮样反应。

诊断方法
1.症状

肌肉酸痛,乏力,体重减轻,指端及指(趾)甲周红斑,无力,精神障碍,关节畸形,强迫观念,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关节肿痛


先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精神症状多在疾病高峰期出现,且随躯体状况的改善而有缓解。

一、系统红斑狼疮的确诊

(一)症状

1、全身症状:起病可急可缓,多数早期表现为非特异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尤以低热常见,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等,病情常缓重交替出现,感染,日晒,药物,精神创伤,手术等均可诱发或加重。

2、皮肤和粘膜:皮疹常见,约40%患者有面部典型红斑称为蝶形红斑,急性期有水肿,色鲜红,略有毛细血管扩张及鳞片状脱屑,严重者出现水疱,溃疡,皮肤萎缩和色素沉着,手掌大小鱼际,指端及指(趾)甲周红斑,身体皮肤暴露部位有斑丘疹,紫斑等,出现各种皮肤损害者约占总患病数的80%,毛发易断裂,可有斑秃。

3、关节,肌肉:约90%以上患者有关节肿痛,且往往是就诊的首发症状,最易受累的是手近端指间关节,膝,足,髁,腕关节均可累及,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 约半数患者有晨僵,X线检查常无明显改变,仅少数患者有关节畸形,肌肉酸痛,无力是常见症状。

4、肾脏:约50%患者有肾脏疾病临床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白细胞尿,低比重尿,浮肿,血压增高,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等。

5、心脏。

6、肺:肺和胸膜受累约占50%,其中约10%患狼疮性肺炎,胸膜炎和胸腔积液较常见。

7、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损害约占20%,一旦出现,多提示病情危重,大脑损害可出现精神障碍,如兴奋,行为异常,抑郁,幻觉,强迫观念,精神错乱等。

8、血液系统:几乎全部患者在某一阶段发生一项或几项血液系统异常,依次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中抗凝物质引起出血现象等,贫血的发生率约80%,正细胞正色素或轻度低色素性。

2.检查

一、红斑狼疮的检查

1、一般检查:病人常有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或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血沉常增快,肾损害者有程度不等的尿检查异常,如蛋白尿,血尿,血浆蛋白测定可见球蛋白增高,特别在有肾变性肾炎时,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血胆固醇增高,严重肾损害者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升高。

2、免疫学检查:血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是其特点,抗核抗体(ANA)在病情活动时几乎100%阳性,阴性时更换检查方法可能出现阳性,抗核抗体阴性时不能完全排除本病,需结合临床和其他实验室检查资料综合分析,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阳性率较低,为40-75%,与疾病活动和肾脏损害密切相关,抗体效价随病情缓解而下降,抗Sm抗体约在30%SLE中呈阳性反应,因其特异性高,又称为本病的特异性抗体,对于不典型,轻型或早期病例,按SLE标准不足确诊者,若抗Sm抗体阳性,结合其他表现可确诊。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病实验室检查

荧光抗核抗体阳性对确诊有意义,精神症状和躯体状况常与其滴度呈正比,主要须与躯体疾患伴发的心因性反应鉴别。

治疗方法
1.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措施。病情危重时须进行冲击治疗和椎管给药治疗。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与激素合并使用可使病情缓解。出现精神病状或抑郁症状可慎用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焦虑治疗。

2.护理

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正确治疗;避免诱发因素。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多吃蔬果,补充维生素C,提高身体免疫力;2.多吃主食补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以帮助血清素增加,促进愉悦感增加; 3.多吃对肝脏有益的食物,增加愉悦感。

忌吃食物

1.避免进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 2.避免进食油炸烧烤类食品及垃圾食品。


 采取低、低盐饮食,低脂、低盐饮食有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有狼疮的病人一般都同时患有食物过敏,作食物过敏测试有助于了解狼疮的起因,并进而避免它。

展开
疾病介绍

系统性红斑狼疮为结缔组织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此病损害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有精神症状者20%~30%。 及早治疗原发病,遏制红斑狼疮的病情发展,防止因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全身痉挛发作,偏瘫,失语,舞蹈样不自主动作等神经系统症状。 每次发作的预后随着治疗的进展而趋于乐观,应尽力防止系统红斑狼疮的反复发作和病情迁延,避免和预防诱发因素,如暴晒,感染和不恰当用药,抗结核药,碘胺类,抗痉挛药,抗精神病药以及抗生素多易诱发红斑狼疮样反应。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