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内科 > 风湿免疫科 > 纤维肌痛症
概述:纤维肌痛症
疾病常识
1.病因

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从病理上来看,本病缺乏特异性组织学改变和炎症细胞反应,说明使用纤维肌痛化"纤维织炎"或"纤维肌炎"等旧名称更恰当。

全身性病变(45%):

本病可以是全身性病变(有时继发于其他病变),也可以是局限性的(如肌筋膜痛综合征常与劳损或轻微外伤有关).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PFS)是全身性特发性疾病,特别多见于健康的年轻和中年女性,具有紧张,抑郁,忧虑和努力奋斗型的倾向,但也可发生在儿童(尤其是女孩)或老年人,常伴轻微的椎骨骨关节炎的改变.男性尤其容易发生特殊的职业性或娱乐性肌肉劳损所致的局限性纤维肌痛。

环境和精神因素(30%):

由于周围环境和精神上的压力,或者由于医生不能很好地解除患者的忧虑,而只简单地斥之为"全是你的头脑作祟"等等,均能使症状加重。

心理和生理(15%):

少数病例可能与心理和生理学异常有关。

 

2.预防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积极地治疗原发性疾病,对于一些原性性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首先要安抚病人的情绪,紧张情绪的解除可缓解一些轻型患者的症状,其次是注意调理,伸展运动及其他恰当的锻炼方式,改善睡眠,热疗,轻柔按摩和保暖措施对患者有益。

诊断方法
1.症状

肌痛,肌肉压痛,肌肉痉挛性疼痛,疲乏,肌肉酸痛,焦虑,失眠


(1)疼痛:纤维肌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全身广泛性慢性疼痛。

(2)压痛:查体有特殊压痛点,而压痛点邻近区正常。

(3)疲劳及睡眠障碍:约90%以上的患者有明显疲劳感,充分休息不能缓解。

(4)神经、精神症状:35%~62%患者伴焦虑,58%~86%患者伴抑郁,11%患者可同时伴焦虑和抑郁。

(5)关节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关节痛伴晨僵,但无关节红肿及发热等客观体征。

(6)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腹痛、稀便、盗汗、口干、眼干、尿频、尿痛和雷诺现象等。

 

2.检查

(1)实验室检查:除非合并其他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检查、肌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等均正常。部分患者存在体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激素-1、甲状腺素等激素异常,脑脊液中P物质浓度可升高,偶有血清低滴度抗核抗体阳性或轻度补体C3水平减低。

(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协助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一种敏感又特异的新技术,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等激活反应异常,以及相互之间的纤维联络异常。

(3)评估量表:国外研究显示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1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eck抑郁量表(BDI)、McGiⅡ疼痛问卷调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有助于评价纤维肌痛综合征病情。

 

治疗方法
1.治疗

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是护理加药物治疗:

(1)护理:轻症纤维肌痛可随着紧张的解除而自行消退,但常可能出现反复或转为慢性.医护人员应使病人放心和说明本病为良性疾病,伸展练习、有氧健身、改善睡眠、局部热敷、轻柔按摩均能使病情减轻。

(2)药物:

①三环类抗抑郁药。

②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③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

(3)针对焦虑或抑郁的治疗:则需要更积极的特殊方法和病人的配合支持.总之,最佳治疗应该是个体化,综合性且可调整,并要求病人直接参与。

2.护理

1.避免症状加重的因素:如避免寒冷潮湿,躯体和神经疲劳,不能复原的睡眠、体力活动过度或过少。

2.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保持平衡心理,克服焦虑紧张情绪。

3.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2.宜吃铁元素含量高的食物;3.宜吃维生素C和B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2.忌吃了寒凉性的食物;3.忌吃盐分过重的食物。


合理膳食即可,重点是多给予安慰及解释,放松心情,伸展练习,有氧健身,改善睡眠,局部热敷,轻柔按摩均能使病情减轻。

展开
疾病介绍

纤维肌痛综合症(fibromyalgia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这一类纤维肌痛综合征被称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如不伴有其他疾患,则称为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症。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