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肛肠科 > 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
概述: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
疾病常识
1.病因

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2.预防

为先天性疾病,尚无有效预防措施。

诊断方法
1.症状

肛门或肛管窄小,肛门区红肿及痛性硬块,便秘,肠狭窄


因狭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重度狭窄出生后即有排便困难,表现为排便时努挣,啼哭,可在数日至数月出现低位肠梗阻征象,轻度狭窄者稀软便能正常排出,仅在大便成形时出现排便费力,粪便成细条形,经常性便秘,甚至发生粪嵌塞,也有直到成年才因长期解便困难而就诊者,长期排便不畅可引起近端直,结肠逐渐扩大而导致继发性巨直结肠症,肛门局部可见肛门狭小,甚至仅有一小孔,连导尿管也不能插入,高中位狭窄,肛门外观可正常,但指检时第五指不能通过狭窄段。

2.检查

1.直肠指诊。

2.钡灌肠摄片。

治疗方法
1.治疗

应根据狭窄的程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轻度狭窄的病例采用反复持久的肛门扩张术,多数能恢复正常的排便功能。重度狭窄的病例则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尽可能选在梗阻发生之前。单纯肛门膜状狭窄可行隔膜切除术。肛管狭窄可选择纵切横缝术或肛管Y-V皮瓣成形术,以扩大肛管口径。肛管交界处狭窄因狭窄呈环状,采用狭窄松解术效果很好。直肠狭窄和肛管直肠狭窄由于病变范围较宽、或位置较高,从会阴操作常有困难,勉强采用狭窄松解术不易达到目的,术后仍有疤痕狭窄的可能,因此宜用腹会阴肛门成形术。此外各种手术治疗后均需扩肛,一般术后2周开始,持续3~6月,直至肛管能通过食指,排便通畅为止,防止疤痕挛缩而再度狭窄。   

1.肛门扩张术:适应于轻度肛门直肠狭窄和各种肛门成形术后。侧卧位或截石位,用特制的金属探子(Hegar探子),也可采用顶前几天为圆孤形的大小适宜的钢笔竿,外涂润滑剂,自肛门缓缓插入直肠,最初1月每日1次,每次留置15~29分钟,以后根据排便困难的改善情况逐渐改为隔日1次或每周2次,一般持续6个月左右。探子由小到大,直到狭窄段能顺利通过食指,排便通畅并保持不复发为止。应教会患儿家长自己操作,定期到医院复查咨询,接受医生指层,关键要长期肾。如反复扩肛仍不能维持正常排便者,须及时选择其他手术方法治疗。   

2.隔膜切除术:切除狭窄的隔膜环,适当保留肛缘皮瓣,将肛管皮肤稍加游离,然后与肛缘皮瓣交叉时对合缝合,使缝合后切口呈星形,防止愈合疤痕挛宿狭窄。   

3.纵切横缝术:在肛门后侧纵形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上至狭窄段上缘,下至肛缘外1cm。扩肛使食指能通过肛管,游离切口周围皮下,将直肠后壁粘膜与肛管皮肤横向间断缝合。   

4.肛管Y-V皮瓣成形术:截石位在肛周后侧作倒Y形切口,中心位于肛缘,肛管内切口需超狭窄段,肛缘外切口长2cm左右,夹角90º~100º。扩肛使肛管能容纳食指,充分游离肛门外三角形皮瓣,上移入肛管内对合缝合,缝合后切口呈倒V形。   

5.狭窄松解术:通过肛门暴露肛管直肠交界处的狭窄环,一般在环的后侧作纵行切口,切断狭窄的纤维环,扩肛管狭窄区能通过食指,然后稍游离直肠粘膜,将切口上下粘膜对合横向缝合。如狭窄程度重,可在环的两侧加作切口,以利松解。

2.护理

1.注意休息。室内经常保持整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情调节适宜的温、湿度。

2.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态、而色、体温、脉搏、呼吸、舌象、皮肤、出汗、二便等变化,若发现病情突变。立即报告医师。

3.注意饮食宜忌,按医嘱给予相应饮食。

4.保持大便通畅。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补肾健脾的杂粮粥; 2.宜吃含有维生素丰富的蔬菜; 3.宜吃含有纤维素方法粗粮。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蔬菜;2.忌吃苦寒,生冷的水果; 3.忌吃发性的肉食。


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展开
疾病介绍

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congenital anorectal stenosis)是因胚胎发育异常,致使肛门直肠口径太小,男女性均可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便不畅。有排便不畅史结合局部检查即可确诊。在难以判断狭窄区段时,可用钡灌肠摄片帮助确诊。 因狭窄程度不同而表现各异。重度狭窄出生后即有排便困难,表现为排便时努挣,啼哭,可在数日至数月出现低位肠梗阻征象。轻度狭窄者稀软便能正常排出,仅在大便成形时出现排便费力,粪便成细条形,经常性便秘,甚至发生粪嵌塞。也有直到成年才因长期解便困难而就诊者。长期排便不畅可引起近端直、结肠逐渐扩大而导致继发性巨直结肠症。肛门局部可见肛门狭小,甚至仅有一小孔,连导尿管也不能插入。高中位狭窄,肛门外观可正常,但指检时第五指不能通过狭窄段。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