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淋巴引流不足(35%):
本症与肺内的液体增加及肺淋巴引流不足有关,为一种暂时性呼吸功能不全。正常胎儿出生前肺泡内含液体约30ml,在正常生产过程中通过狭窄的产道,当头部娩出而胸廓受挤压时约有1/2~2/3的肺泡液被挤出体外。
其他因素(35%):
当肺泡内液过多及(或)体液转运功能不全即会引起本病。不论是足月儿、过期产儿及胎龄>35周的早产儿均可患本病。宫内窘迫、窒息、剖宫产儿湿肺发生率较高。
产妇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应限制不必要的剖宫产。需要时可及时作体位引流。注意避免分娩过程中产程长,胎盘或脐带原因影响胎儿血液循环,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刺激胎儿呼吸中枢兴奋,出现喘息样呼吸,致羊水或胎粪吸入。注意喂养方式。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
呼吸急促,发绀,啰音,鼻翼扇动,胸腔积液,窒息,湿啰音,三凹征
患儿大都为足月婴,多数在出生后6小时内即出现呼吸加速(>60次/分),轻症较多,症状仅持续12~24小时,重症较少见,可拖延到2~5天,表现为哭声低弱,青紫,轻度呻吟,鼻扇,三凹征,呼吸急速(可超过每分钟100次),肺部阳性体征不多,听诊可有呼吸音减低和粗湿罗音,PaO2略下降,个别病例可见呕吐,PaCO2上升及酸中毒均不常见,患儿一般情况较好,能哭,亦能吮奶。
1、血气分析:多在正常范围,较重者可出现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
2、X线检查:肺部病变广泛多样,但吸收快,大部分4天内消失。
①肺泡积液症:两肺野密度淡而均匀的斑片状阴影,可融合成片或成结节状。
②肺气肿:由部分肺泡呈代偿性膨胀所致。
③肺间质积液:可见血管和细支气管周围增宽的条状阴影。
④叶间和/或胸腔积液:多为右侧叶间胸膜腔积液。
⑤肺纹理增多和增粗:因间质液的增加,使淋巴管和静脉的转运量增加,造成淋巴管和静脉扩张。
凡婴儿出生时正常,生后2~5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一般情况好,呼吸音减低或罗音者,均应疑及新生儿湿肺的可能。在治疗和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注意与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吸入性肺炎鉴别。产妇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应限制不必要的剖宫产,需要时可及时作体位引流。
对症治疗
(1)当呼吸急促和出现青紫时给予氧气,如果新生儿过小还不能吃奶,可静滴10%葡萄糖液60~80ml/kg?d,注意要间歇给氧,不主张用持续正压呼吸,以免加重肺气肿。
(2)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加用5%碳酸氢钠,一次可给2~3ml/kg,静滴或稀释后缓慢静注,必要时可重复,及时纠正酸中毒。
(3)当新生儿出现烦躁、呻吟的症状,可用苯巴比妥每次3~5mg/kg。
(4)新生儿两肺湿罗音多时可用速尿1mg/kg,并注意纠正心力衰竭。
(5)静滴地塞米松,以减轻肺水肿。
(6)病程超过2天的病例可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
护理上,应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注意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吸入性肺炎鉴别。在呼吸急促和青紫阶段供给适量氧气,可采用间歇给氧法,青紫不明显,暂停供氧。不会吮乳者不必勉强,以免发生呕吐后吸入,或到医院静脉补液,对烦躁不安者,可给予一定的镇静剂或脱水剂,防止因缺氧造成脑水肿。
1、产妇勿用过量的镇静药物。应限制不必要的剖宫产。需要时可及时作体位引流。
2、当呼吸急促和出现青紫时给予氧气,如果新生儿过小还不能吃奶,可静滴10%葡萄糖液60~80ml/kg·d,注意要间歇给氧,不主张用持续正压呼吸,以免加重肺气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