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因素(30%):
物理因素包括机体消化道内积有大量气体或液体。可能由于胃肠道的炎症导致胃肠动力障碍引起。腹腔内积有过多气体或液体。
疾病因素(25%):
疾病因素是指机体患有其他疾病时而引起的腹部肿胀,如腹内有较大囊性肿物或实性肿物。腹肌无力。小儿肝腹水导致腹部膨胀。
其他因素(20%):
小儿腹胀多以气胀为主。
1、少食易在肠胃部产生气体的食物:
如土豆、红薯、面食、糖等,都易在肠胃部制造气体,最后导致腹胀。
2、不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炒豆、硬煎饼等硬性食物不容易消化,在胃肠里滞留的时间也较长,可能产生较多气体引发腹胀。
3、养成良好进食习惯:
改变狼吞虎咽的习惯,因进食太快,或边走边吃,容易带吞进不少空气;常用吸管喝饮料也会让大量空气潜入胃部,引起腹胀。
4、防止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
5、增强体质、适度补充纤维食物:
注意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每天坚持适量室外运动,不仅有助于克服不良情绪,而且可帮助消化系统维持正常功能。 高纤维食物有时有减轻腹胀之效,特别是在摄入高脂食物后,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
6、预防胃肠道疾患:
对某些疾患来说,腹胀或是先兆,或是症状之一,如过敏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等。
腹胀,胃肠气胀,厌奶,腹部逐渐胀大,气上沖心
一、临床表现:
患儿多有急或慢性病容,腹部隆起高出于胸部,严重的腹胀可影响呼吸,不能平卧。
气胀也有两种情况,一般是胃肠胀气,但也有少数是气腹,这两种情况,除通过立位X线检查膈下积气外,临床上腹部轻浅的拍诊可感到气腹较空软,而肠内胀气可摸到肠形。
二、相关检查:
1、腹部检查:
轻叩腹部,鼓音为气,实音为实性肿物,实音同时有传导性震颤为积液,腹部听诊机械性肠梗阻时肠鸣音亢进,麻痹性肠梗阻则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临床体格检查:
小儿腹胀的临床体格检查非常重要。通过认真、细致的临床体格检查常可对疾病做出大概的诊断,或找到进一步进行辅助检查的途径。反之,则可能漏诊、误诊,给患儿带来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可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一、血常规:
各种感染所致腹胀可见感染性血象,血沉增快,血培养阳性,急性相蛋白增高等。
可做B超、钡灌肠、X线立位照片或透视检查,见小肠内多个液平面及瘪缩的结肠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可见结肠充气扩张;见肠管漂浮在腹水中为腹腔积液特点。
二、常规放射科检查
1、腹部平片:
腹部平片应作为气腹诊断的首选检查项目。
除提示不同部位的肠梗阻外,还可能提示腹部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腹部平片还易于显示胎粪性腹膜炎及神经母细胞瘤不同特点的钙化及畸胎瘤的骨骼影而提示诊断。
2、消化道造影:
(1)钡餐:
通过钡餐来确定腹腔内占位性病变的大小和位置。
(2)钡灌肠:
对肠梗阻患儿可通过钡灌肠观察结肠有无气体而确定梗阻是否为完全性。盆腔肿物及直肠病变也可能通过钡灌肠确诊。
3、泌尿系造影:
(1)静脉肾盂造影(IVP):
常用来诊断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或肿瘤,如肾积水和肾母细胞瘤的诊断。
(2)逆行膀胱造影:
对于诊断尿道瓣膜、输尿管口囊肿和膀胱肿瘤意义最大。
三、CT检查:
通过本项检查不仅可测量肿物的大小,还可确定肿物为实性、囊性,确定囊壁的厚度及囊内容物大概性状。CT检查还常可提示肿物来源于某脏器或显示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
四、B超:
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脏器血液供应和脉管系统形态,并可提示血流方向及速度,与CT相比有独到之处。
一、机械性肠梗阻引起的腹胀:
凡疑有肠梗阻的患者都应住院治疗,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和诊断必须同时进行。治疗应根据这样一个事实,手术对明确绞窄性梗阻的诊断是必需的。
二、功能性肠淤胀:
1、病因治疗
使用抗菌药、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
2、对症治疗
(1)禁食,胃十二指肠减压:
减少吞咽气体的积存,吸出消化道内滞留的气体和液体,减低肠道内压力,使肠肌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
(2)肛管排气:
减低结肠内压力,排结肠内气体。
(3)5%盐水(20~50ml)灌肠:
刺激结肠增强蠕动。
(4)肾囊封闭:
用2%~5%普鲁卡因,婴儿20~30ml/每侧,儿童40~60ml/每侧,注入肾周围,阻断肾周围自主神经,调节肠管功能紊乱。
(5)静脉补液:
纠正电解质紊乱,对缺钾者给以适量的氯化钾。
3、药物治疗
(1)多潘立酮(吗丁啉):
作用:对胃内胀气较好。
用法:每次0.3mg/kg,餐前15~30min口服,3次/d。
(2)酚妥拉明:
作用:可改善肠道微循环,促进肠道蠕动功能,有助于消除腹胀。对全身感染引起的中毒性麻痹性肠梗阻有较好的效果。
用法:每次0.2~0.5mg/kg,加于小壶滴入,必要时2~4小时1次。
(3)新斯的明(neostigmine):
作用:抑制乙酰胆碱脂酶,增强肠管蠕动,促进排气。
用法:0.045~0.06mg/kg,皮下注射。
4、手术造瘘
X线透视下低压定量(50~100ml)钡灌肠显示结肠无气瘪缩,此时若患儿尚能耐受手术,可考虑行回肠提吊式造瘘术,使小肠减压,给以恢复的机会。(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1.局部按摩。对功能性腹胀,可顺时针轻揉小儿腹部或用热敷法,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腹胀症状。如疾病本身引起腹胀,应根据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2.变换体位。如腹胀明显时,可使小儿取半卧位或侧卧位,以减少腹部积气或积液的压力,减轻腹胀症状。
3.当小儿烦躁不安,腹部又较膨隆时,大人应及时寻找原因。观察是否与哭吵、饮食过饱、吃易产气的食品等因素有关。一般单纯性腹胀能及时缓解,如腹胀持续,或伴有便秘、呕吐,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宜吃食物
1宜吃促进消化的食物; 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炸的食物;如油条、麻花、薯片; 2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芋头; 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米粑。
小儿腹胀饮食宜忌
1、适度补充高纤维食物。高纤维食物并非只会导致“腹胀”,有时恰恰相反,反而有减轻“腹胀”之效,特别是在摄入高脂食物后。这是因为,高脂食物难以被消化、吸收,因而在肠胃里逗留时间也往往较长,而一旦有纤维加入,受阻塞的消化系统很可能迅速得以疏通。
2、可使用金桔、山楂等理气、解郁的食物。
3、应避免进食含气的食物,例如蛋奶类,打起泡沫的奶油、打起泡沫的加糖蛋白,还有汽水。有些人认为喝汽水能助人打嗝,其实打嗝虽能令人感觉,但大部分的气仍在肠内。
4、应避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易产气的食物有萝卜、洋葱、卷心菜、豆类、白薯、蜂蜜、韭菜、生葱、生蒜、生苤蓝、芹菜等。吃萝卜胀气是因为萝卜含辛辣的硫化物,在肠道酵解后产生的硫化氢和硫醇,抑制二氧化碳吸收。白薯含气化酶和植物纤维,所以肠里产生气体,植物纤维不容易被消化,易被细菌酵解为二氧化碳及氢气。大豆类食品胀气是因为大豆含水苏糖与棉仔糖等聚糖,这些糖不能被消化,故很能 容易被微生物发酵产气,但大豆制成豆腐时这些糖类已被溶在水中而流失,故较少引起腹胀。
5、应避免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时可进行合理的饮食控制。腹胀进应在饮食中减少蔗糖量及牛奶等胀气食品。
6、个别人有习惯性胃肠胀气,除以上食物外,还应注意哪些食物会引起腹胀,尽量少吃该食物,因个体差异,每个人对食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样,故应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