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年老体虚(25%):
年老体虚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年过半百,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失于阳之温煦、气之鼓动,则气血运行滞涩不畅,发为心痛;若肾阴亏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阴亏则火旺,灼津为痰,痰热上犯于心,心脉痹阻,则为心痛。
饮食不当(15%):
饮食不当恣食肥甘厚味或经常饱餐过度,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上犯心胸,清阳不展,气机不畅,心脉痹阻,遂成本病;、或痰郁化火,火热又可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痹阻心脉而成心痛。
情志失调(12%):
情志失调忧思伤脾,脾虚气结,运化失司,津液不行输布,聚而为痰,痰阻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心脉痹阻,发为胸痹心痛。或郁怒伤肝,肝郁气滞,郁久化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痹阻心脉,而成胸痹心痛。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认为七情除“喜之气能散外,余皆足令心气郁结而为痛也”。由于肝气通于心气,肝气滞则心气涩,所以七情太过,是引发本病的常见原因。
寒邪内侵(10%):
寒邪内侵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人,寒凝气滞,胸阳不展,血行不畅,而发本病。《飞素问举痛论》:“寒气人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诸病源候论心腹痛病诸候》曰:“心腹痛者,由腑脏虚弱,风寒客于其间故也。”《医门法律中寒门》云:“胸痹心痛,然总因阳虚,故阴得乘之。”阐述了本病由阳虚感寒而发作,故天气变化、骤遇寒凉而诱发胸痹心痛。
(二)发病机制:
胸痹心痛的病机关键在于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脉痹阻,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肾藏精主水等功能正常。其病性有虚实两方面,常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并可交互为患,其中又以血瘀、痰浊多见。但虚实两方面均以心脉痹阻不畅,不通则痛为病机关键。发作期以标实表现为主,血瘀、痰浊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其中又以心气虚、心阳虚最为常见。以上病因病机可同时并存,交互为患,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下述病变:瘀血闭阻心脉,心胸猝然大痛,而发为真心痛;心阳阻遏,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而表现为心动悸,脉结代,甚至脉微欲绝;心肾阳衰,水邪泛滥,凌心射肺而为咳喘、水肿,多为病情深重的表现,要注意结合有关病种相互参照,辨证论治。
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饮食调治是预防与调摄的重点。情志异常可导致俨腑失调,气血紊乱,尤其与心病关系较为密切。
呼吸困难,冷汗,心悸,心绞痛,面色苍白,气短,喘息
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灼痛、绞痛、刺痛或隐痛、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卅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窜至中指或小指,常兼心悸。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心电图应列为必备的常规检查,必要时可作动态心电图、标测心电图和心功能测定、运动试验心电图。休息时心电图明显心肌缺血,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若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上,含化硝酸甘油片后难以缓解,可见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手足青冷至肘膝关节处,甚至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相当于急性心肌梗死,常合并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及休克,多为真心痛表现,应配合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白细胞总数、血沉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胸痹心痛的辨证论治,首先当掌握标本虚实,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之虚。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或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治标常以散寒、化痰、行气、活血为主,扶正固本包括温阳、补气、益气养阴等法。活血通脉是其基本治法。
实证:
寒痹心痛,多因受寒诱发心痛,心痛甚,舌淡苔白,脉沉紧,治当通阳散寒,可用《金匮》栝楼枳实桂枝汤加丹参、苏梗等。
痰阻心痛,多胸闷痛,舌苔腻,脉滑,治当化痰开痹,可用《金匮》栝楼薤白半夏汤加味。
气滞心痛,胸闷,嗳气,善太息,舌苔边有白沫,脉弦,治当行气开痹,可用《金匮》半夏厚朴汤加味。
血瘀心痛,多刺痛,疼痛固定,夜间多发,唇舌紫暗,脉弦或涩,治当活血化瘀,可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加减。
虚证:
阴虚,胸中隐痛,咽干,五心烦热,心悸,舌红少苔,脉细或数,治当养阴,可用《摄生秘剖》天王补心丹加味。
阳虚,胸中冷痛,畏寒,神疲,四肢冷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当温阳,可用《正体类要》参附汤加味。
气虚者,胸闷,气短不能接续,舌淡红,脉短或细弱,治当益气升陷,可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加味。
气阴两虚者,咽干,五心烦热,心悸,气短乏力,舌暗红,或淡暗,脉细弱,治当益气养阴,可用《千金方》生脉散加沙参、丹参、葛根等。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宜吃食物
1、宜多吃吃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2、宜多吃有利改善血管的食物; 3、宜清淡饮食; 4、宜多吃水果蔬菜。
忌吃食物
1、忌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 2、忌甜食; 3、忌暴饮暴食; 4、忌高盐饮食。
胸痛,木香、郁金二味,气郁痛者倍木香,血郁痛者倍郁金,为末,每服二钱,老酒下,虚者加人参。痰饮痛,轻者小陷胸汤,重者大陷胸丸治之。若痰唾稠粘,则用控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