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皮肤性病科 > 性病科 >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概述: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疾病常识
1.病因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Venereum,LGV),又名第四性病,是第一代性病之一,其病原体最近被认为是沙眼衣原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的一个亚群,其血清型为L1~L3,其中大多数为L2所致,与其他衣原体一样,有其独特的生活周期,可于鸡胚卵黄囊中增殖,有些株可使鸡胚很快死亡,也能在组织或细胞培养中生长,在被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含糖原的包涵体,细胞对LGV的易感性,不因细胞是否经DEAE——葡聚糖的预处理而增强,L1,L2和L3三个血清型,它们与沙眼变种D和E有交叉抗原存在,最近发现引起直肠炎的衣原体有非LGV株,尤其在男性同性恋中,新近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还鉴定出Ia,Da,L2a,D,I等血清型,已发现在同性恋男性中,特殊型别(D,G,L1,L2型)与直肠感染有关。

LGV具有不耐热的内毒素,以及耐热和不耐热抗原,而热抗原经加热100℃并不破坏,是一种与鹦鹉热衣原体等共有的抗原,注射LGV至小鼠或猴脑内,可引起动物脑膜炎,接种鸟类脑内则不感染。

感染LGV后,血清中出现补体结合抗体,人是此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好侵犯皮肤和淋巴结,LGV的血清型侵袭力较强,引起全身病变多,而不像其他沙眼衣原体血清型主要局限于粘膜,LGV病原体可侵犯巨噬细胞,细胞介导的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限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扩散,即使到了晚期仍可以从感染组织中分离出病原体。

本病病原体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剂可将其杀死,在体外存活2-3日,于50℃,30分钟或90℃-100℃,1分钟即可被灭活,70%乙醇,2%来苏,2%氯胺,紫外线及干燥室温中均不能存活。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偶尔经污染或实验意外传播,有生殖器初疮,局部淋巴结病,晚期象皮肿和直肠狭窄等并发症,因化学疗法广泛开发,该病目前已及罕见。

主要经性行为感染,LGV发病高峰与性活跃高峰年龄20-30岁一致,本病接触感染率比淋病和梅毒低得多,早期表现男性较女性多见,而女性往往以晚期并发症表现出来。

病理改变

初疮: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

淋巴结:有特殊的病理改变——伴有星状脓疡形成的肉芽肿,中央为坏死组织,有多形核白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周围绕以上皮样细胞,可见浆细胞,脓肿三角形或四角形,于诊断有参考意义,后期为广泛纤维化及大面积凝固性坏死。

潜伏期期:生殖器上出现初疮,直径约0.3-0.6cm,不痛,以后糜烂、溃破成初疮溃疡,常单个发生,有时也可2-3个发生,约1周左右开始愈合,不留瘫痕。

中期期:初疮发生后1-4周左右,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成为横痘。此类横疙开始孤立发生,以后互相融合成团。开始质地较硬,经数周后变软破溃,形成疹管。

晚期期:发病1-2年,由于上述病变造成琳巴回流受到阻碍,男性病人会出现阴茎与阴囊象皮肿,局部肿胀,皮肤变粗糙质硬。同性恋者会发生直肠狭窄。

研究过程

30年代研究人员从病灶局部取材涂片检查以及从实验动物猴的脑,脊髓,睾丸以及淋巴腺中抽出液体作涂片做姬姆萨染色,均发现深天蓝色小体,再用丙酮处理数分钟后仍为不褪色的淡蓝色(而在正常的组织细胞内见到的蓝色颗粒用丙酮处理后可见脱色),应用火棉胶薄膜透过法测定病原体的直径为0.3微米左右.电镜下观察此病原体为球形,直径为400mum。

60年代通过电镜观察及细胞培养法对本病原体进行研究,结果证明此小体与沙眼,鹦鹉热的病原体的性状略有共同之处,而与典型的病毒有所不同,对广谱抗生素和磺胺制剂敏感,现已查明是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的一个亚群,其血清型为L1~L3,其中大多数为L2所致,与其他衣原体一样,有其独特的生活周期,可于鸡胚卵黄囊中增殖,有些株可使鸡胚很快死亡,也能在组织或细胞培养中生长,在被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出现含糖原的包涵体,细胞对LGV的易感性,不因细胞是否经DEAE——葡聚糖的预处理而增强,L1,L2和L3三个血清型,它们与沙眼变种D和E有交叉抗原存在,最近发现引起直肠炎的衣原体有非LGV株,尤其在男性同性恋中,新近由于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发展,还鉴定出Ia,Da,L2a,D,I等血清型,已发现在同性恋男性中,特殊型别(D,G,L1,L2型)与直肠感染有关。

LGV具有不耐热的内毒素,以及耐热和不耐热抗原,而热抗原经加热100℃并不破坏,是一种与鹦鹉热衣原体等共有的抗原,注射LGV至小鼠或猴脑内,可引起动物脑膜炎,接种鸟类脑内则不感染。

感染LGV后,血清中出现补体结合抗体,人是此病的唯一自然宿主,好侵犯皮肤和淋巴结,LGV的血清型侵袭力较强,引起全身病变多,而不像其他沙眼衣原体血清型主要局限于粘膜,LGV病原体可侵犯巨噬细胞,细胞介导的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限制但不能完全消除局部和全身感染的扩散,即使到了晚期仍可以从感染组织中分离出病原体。

本病病原体抵抗力较低,一般消毒剂可将其杀死,在体外存活2-3日,于50℃,30分钟或90℃-100℃,1分钟即可被灭活,70%乙醇,2%来苏,2%氯胺,紫外线及干燥室温中均不能存活。

2.预防

预防措施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可以通过以下预防措施进行避免:

1、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主要经过性交传染,洁身自好是远离本病最好的手段。

2、本病的确诊常需要多项实验室检查,如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病原体培养,甚至活体组织检查,所以,一旦怀疑患病,就要去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发展到不同阶段,常易与某些疾病相混淆。如早期易与初期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等疾病相混淆;晚期常需与恶性肿瘤、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相鉴别。所以,患病后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系统检查,以免发生诊断及治疗错误。

4、罹患本病后一定要及早治疗,才有可能避免晚期往往需行外科手术才能解决的多器官狭窄。

诊断方法
1.症状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肠狭窄,红斑结节,疥疮,肝脾肿大,肉芽肿,里急后重,腹股沟处或闭孔处肿胀


一、潜伏期:有不洁性交史,潜伏期7-10天。

二、早期症状:初疮多发生在男性阴茎体,龟头,冠状沟及包皮,女性阴道前庭,小阴唇,阴道口,尿道口周围的5-6mm的极小疱,溃疡,常为单个,有时数个,无明显症状,数日不愈,愈后不留瘢痕,亦可发生于肛周,口腔等处。

三、中期症状,初疮出现1-4周后,男性腹股沟淋巴结肿(第四性病性横痃),疼痛,压痛,粘连,融合,可见“槽沟征”(腹股沟韧带将肿大的淋巴结上下分开,皮肤呈出槽沟状),数周后淋巴结软化,破溃,排出黄色浆液或血性脓液,形成多发性瘘管,似“喷水壶状”,数月不愈,愈后留下疤痕,女性初疮多发生于阴道下部,向髂及直肠淋巴结回流,引起该部淋巴结炎,直肠炎,临床可有便血,粘液血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腰背疼痛,形成肛周肿胀,瘘管,直肠狭窄及大小阴唇象皮肿等。

四、晚期症状:数年或数十年后,长期反复性的腹股沟淋巴管(结)炎可致阴部象皮肿,直肠狭窄等。

五、全身症状:淋巴结肿大化脓期间可有寒战,高热,关节痛,乏力及肝脾肿大等全身症状,亦有皮肤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眼结膜炎,无菌性关节炎,假性脑膜炎。

2.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1.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共21天。   

2.四环素500mg,每日4次,共14天。   

3.美满霉素100mg,每日2次,共15天,首剂加倍。   

4.阿齐霉素250mg,每日2次,共7天。   

5.诺邦:250mg,每日2次,共14天。   

6.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共14天。

(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2.护理

1、对可疑病人及性接触者应及时诊治。

2、LGV患者的性伴,如果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30天内与患者有过性接触,则必须进行检查和治疗。

3、对可疑LGV者,也可给抗生素预防治疗。

4、 加强性健康意识,避免婚外性接触,才能真正预防LGV。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 2、宜吃营养丰富的食品; 3、宜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4、宜吃增加免疫机能的食物; 5、宜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吃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吃猪头肉等发物; 5.忌食海鲜; 6.忌食温热性食物。


饮食以清淡为宜,保持大便通畅。

展开
疾病介绍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Lymphogranuloma Venereum,LGV),又名第四性病,是第一代性病之一,其病原体最近被认为是沙眼衣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偶尔经污染或实验意外传播,有生殖器初疮、局部淋巴结病、晚期象皮肿和直肠狭窄等并发症,因化学疗法广泛开发,该病目前已及罕见。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15个血清型中的L1、L2、L3三种血清型。与其他的血清型相比较,L型具有更强的侵袭力。正确使用安全套可起预防作用。不断提高卫生水平,加强健康教育,避免婚外性接触,才能真正预防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