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量不足(25%):
谷类等植物性食物含锌量较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少,故素食者易缺锌,生长发育期和营养不良恢复期相对锌需要量增多,孕妇与乳母需锌亦较多,如摄入不足,可致母亲与胎儿,乳儿缺锌,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未加锌或加锌不足可致严重缺锌,感染,发热时锌需要量增加,同时食欲下降,入量减少,易致缺锌。
吸收不良(20%):
各种原因所致腹泻皆可减少锌的吸收,尤以慢性腹泻如吸收不良综合征,脂肪泻,膆腺囊性纤维性变等,谷类食物中含植酸盐与粗纤维多,妨碍锌的吸收,牛乳中含锌量与母乳相似,约45.9~53.6μmol/L(300~350μg/dl),但牛乳锌吸收利用不及母乳锌。
丢失过多(15%):
如反复失血,溶血,外伤,烧伤皆可使大量锌随体液丢失;肝硬变,慢性尿毒症等因低白蛋白血症所致高锌尿症,一些药物如长期应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等)及反复静脉滴注谷近酸盐,与锌结合自尿排出,皆可致锌缺乏。
遗传缺陷(15%):
如肠病灶肢端皮炎(acrodermaitis enteropathica,AE)为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小肠吸收锌的机能缺陷,致体内含锌量减少,血浆(清)锌,红细胞锌,肌肉锌发锌及尿锌等皆降低,有肢端皮肤损害,顽固性腹泻,秃发及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力降低而易患感染。
一、预防保健:
1、对婴儿进行母乳喂养。
2、按时加辅食。
不进行母乳喂养的婴儿,最好服用强化了适量锌的婴儿配方奶或奶粉。
每日适当食用含锌较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蛋黄、动物内脏、豆类及坚果类。
3、当小儿发热、腹泻时间较长时,更应注意补充含锌食品。
二、我国营养学会1988年推荐的每日锌(元素)供给量为:
初生至6个月:3mg。
6个月以上至1岁:5mg。
1岁以上至10岁:10mg。
10岁以上:15mg。
孕妇与乳母 :20mg。
三、注意事项:
长期食用多种强化锌的食品,但不注意摄入的锌的含量,可因锌入量过多导致中毒。
食入锌过多可引起急性锌中毒,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慢性锌中毒可有贫血及铁缺乏,动物实验可致肝、肾功能及免疫力受损。
锌雾吸入可有低热及感冒样症状。
厌食,食欲不振,乏力,腹泻,免疫力下降,口腔溃疡,脱发,精神障碍
1、厌食
缺锌时味蕾功能减退,味觉敏锐度降低,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含交战消化酶如羧基肽酶A的活力降低,消化能力也减弱。
2、生长发育落后
缺锌妨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并致纳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缺锌小儿身高体重常低于正常同龄儿,严重者有侏儒症。国内外报道缺锌小儿补锌后身长体重恢复较快,缺锌可影响小儿智能发育,严重者有精神障碍,补锌皆有效。
3、青春期性发育迟缓
如男性生殖器睾丸与阴茎过小,睾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发育及月经来潮晚;男女阴毛皆出现晚等。补锌后数周至数月第二性征出现,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4、异食癖
缺锌小儿可有喜食泥土、墙皮、纸张、煤渣或其他异物等现象,补锌效果好。
5、易感染
缺锌小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皆可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包括腹泻。
6、皮肤黏膜表现
缺锌严重时可有各种皮疹、大疱性皮炎、复发性口腔溃疡、下肢溃疡长期不愈及程度不等的秃发等。
7、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多发畸形
严重缺锌孕妇及怀孕动物可致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及各种畸形,包括神经管畸形等。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而产程延长、出血过多。
8、其他
如精神障碍或思睡,及因维生素A代谢障碍而致血清维生素A降低、暗适应时间延长、夜盲等。
1、病史及体检
了解喂养史如饮食中含锌量低,或长期吸收不良如慢性腹泻等。味觉灵敏度及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落后及项目不等的上述其他症状与体征。
2、实验室诊断血
血液生化检查:血浆(或血清)锌低于正常,在正常低限10.0~10.7μmol/L(65~70μg/dl)以下。一般血清锌略高于血浆锌,因部分锌从红细胞与血小板中释出,取血距测寂静时间愈长,锌测定值愈偏高。取血后应立即分离血浆并测定。注意取血要避免溶血,因红细胞锌高于血浆锌10余倍。标本勿污染,橡皮塞与橡皮膏含锌,应避免使用。血浆(清)锌受近期饮食含锌量的影响。肝、肾疾病及急、慢性感染与应激状态皆可使血浆(清)锌下降。
锌缺乏病西医治疗方法
一、去除病因
二、补充锌剂
1、口服锌剂:
每天口服0.5~1.5mg/kg(按元素锌计),可用葡萄糖酸锌、硫酸锌或醋酸锌。
按推荐的每日锌元素供给量进行加倍给予。每日最大量为20mg,治疗3个月,轻症可减短疗程。
对继发性锌缺乏,根据吸收不良及丢失过多的严重程度决定锌用量。开始可用每日1mg/kg。继续丢失过多锌的婴幼儿,每日可增至2mg/kg。
注意事项:
锌剂副作用: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在饭前1至2小时口服,利于锌的吸收。但改在饭后服,可减少其副作用。
应随时观察疗效与副作用,监测血浆锌。
低锌所致厌食、异食癖在服药后2~4周见效,生长落后1~3月见效。非缺锌所致者给锌剂无效。
2、肠病性肢端外静脉营养给锌:
建议剂量:早产儿为每日0.4mg/kg,3个月以下的足月产小儿每日0.2mg/kg,较大婴儿及幼儿每日0.1mg/kg,儿童每日0.05mg/kg。
当锌丢失过多时,尤其是胃肠道丢失者,用量需加大。有严重缺锌表现者,每日静脉给锌0.3~0.5mg/kg,直到皮肤病变消失,血浆锌正常。
注意事项:应随时观察疗效与副作用,监测血浆锌。使用过量锌可致血浆铜降低。
三、服用锌同时增加蛋白质摄入及治疗缺铁性贫血,可使锌缺乏改善更快。
四、调整饮食:多吃富含锌的动物食物。
五、另外,除肠病性肢端皮炎或全胃肠道外静脉营养等特殊情况外,要及时停药。
1、提倡母乳喂养:人乳中的锌比牛乳中的锌吸收更好。
2、按时添加辅食:随月龄增加母乳中的锌已不能维持婴儿生长发育需要,应及时加蛋黄、豆浆,待婴儿大些则可加瘦肉、鱼肉、鸡肉、豆类及各种坚果类。还可给小儿吃强化锌食物。
3、当小儿发热、腹泻时间较长时,更应注意补充含锌食品。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1、坚持合理膳食,保证膳食中动物性食物占一定比例。
2、建立良好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
3、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含锌丰富,且能促进锌的吸收,并及时添加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