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儿科 > 小儿内科 > 小儿哮喘
概述:小儿哮喘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世界各地哮喘的发病率在0.1%~32%之间,差异接近300倍,其原因可能与遗传基因,年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种族,工业化,城市化,室内装修,生活水平,饮食习惯等有关。

诱因 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见因素包括如下:

过敏(10%):

过敏物质大致分为三类:

①引起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小儿哮喘发作常和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婴幼儿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主要病原体是呼吸道病毒,如合胞病毒(RSV),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等,现已证明合胞病毒感染可因发生特异性IgE介导Ⅰ型变态反应而发生喘息,其它如鼻窦炎,扁桃体炎,龋齿等局部感染也可能是诱发因素,

②吸入物:通常自呼吸道吸入,国内应用皮肤试验显示,引起哮喘最主要过敏原为尘螨,屋尘,霉菌,多价花粉(蒿属,豚草),羽毛等,亦有报告接触蚕发哮喘,特别是螨作为吸入性变应原,在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占有一定重要地位,儿童期对螨的过敏比成人为多,春秋季是螨生存地最短短适宜季节,因此尘螨性哮喘好发于春秋季,且夜间发病者多见,此外,吸入变应原所致哮喘发作往往与季节,地区和居住环境有关,一旦停止接触,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

③食物:主要为异性蛋白质,如牛奶,鸡蛋,鱼虾,香料等,食物过敏以婴儿期为常见,4~5岁以后逐渐减少。

非特异性刺激物质(20%):

如灰尘,烟(包括香烟及蚊香),气味(工业刺激性气体,烹调时油气味及油膝味)等,这些物质均为非抗原性物质,可刺激支气管粘膜感觉神经末梢及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咳嗽和支气管痉挛,长期持续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有时吸入冷空气也可诱发支气管痉挛,有学者认为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也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增加重要原因之一。

气候因素(5%):

儿童患者对气候变化很敏感,如气温突然变冷或气压降低,常可激发哮喘发作,因此,一般春秋两季儿童发病明显增加。

精神因素(5%):

儿童哮喘中精神因素引起哮喘发作虽不如成人为明显,但哮喘儿童也常受情绪影响,如大哭大笑或激怒恐惧后可引起哮喘发作,有学者证明在情绪激动或其它心理活动障碍时常伴有迷走神经兴奋。

遗传因素(10%):

哮喘具有遗传性,患儿家庭及个人过敏史,如哮喘,婴儿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的患病率较一般群体为高。

运动(40%):

国外报道约90%哮喘患儿,运动常可激发哮喘,又称运动性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EIA),多见于较大儿童,剧烈持续(5-10分钟以上)的奔跑以后最易诱发哮喘,其发生机理是百免疫性的。

药物(10%):

药物引起的哮喘也较常见,主要有两类药物,一类是阿斯匹林及类似的解热镇痛药,可造成所谓内源性哮喘,如同时伴有鼻窦炎及鼻息肉,则称为阿斯匹林三联症,其它类似药物有消炎痛,甲灭酸等,引起哮喘的机理可能为阿斯匹林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导致cAMP含量减少,释放化学介质引起哮喘,这类哮喘常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青春期后发病见少,另一类药物为作用于心脏的药物,如心得安,心得平等可阻断β受体而引起哮喘,此外很多喷雾吸入剂亦可因刺激咽喉反射性引起支气管痉挛,如色甘酸钠,痰易净等,其它如碘油造影,磺胺药过敏也常可诱发哮喘发作。

(二)发病机制

支气管哮喘是一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发病机理至今不明,目前公认的机理有以下三方面。

1、Ⅰ型变态反应和IgE合成调控紊乱

抗原(变应原)初次进入人体后,作用于B淋巴细胞,使之成为浆细胞而产生IgE,IgE吸附于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上,其Fc段与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IgE牢固吸附于细胞膜上,致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在相应抗原再次进入致敏机体时,即吸附在肥大细胞及嗜碱细胞膜上与IgE结合,导致细胞膜脱颗粒,释放一系列化学介质包括组胺,慢反应物质,缓激肽,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腺体分泌亢进等生物效应作用,引起支气管哮喘。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IgE的增高还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大量研究证明T细胞不但有量的改变,还可能存在功能缺陷,此外高IgE还可能与抑制性T细胞成熟延迟有关。

2、气道炎症改变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BAL)对哮喘动物模型及哮喘病人进行活检,证明气道组织显示不同程度的炎症变化。

3、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高反应即气道对各种特异或非特异刺激的反应性异常增高,哮喘患儿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高反应即刻反应(Ⅰ型变态反应),及持续反应,目前认为,持续气道高反应主要与气道炎症有关,而炎症时气道高反应的机制主要与炎症介质有关,研究发现气道对组胺,乙酰胆碱的反应性与哮顺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平行的,这些又与神经调节紊乱,特别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已知支气管平滑肌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并在大脑-下视丘-垂体的调节下保持着动态平衡,正常人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取决于胆碱能受体的兴奋状态,而哮喘病儿则没,其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α肾上腺素能神经活动增强,β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低下或被部分阻滞,由于这些异常,哮喘患儿气道反应性的亢进,是哮喘发作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哮喘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炎性细胞浸润,上层基底膜增厚及气道粘膜水肿,上皮脱落混合细胞碎屑,粘液分泌增加,粘膜纤毛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支气管粘膜肥厚与支气管内粘液栓塞,以上病理变化的结果造成气道腔狭窄,致使气道阻力增加,出现哮喘。

2.预防

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对患儿生长发育和生活,学习影响较大,应尽早进行预防。

避免接触过敏原和找出诱发因素 治疗要详细了解每次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细节,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消除病灶(如及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扁桃体炎,龋齿等),避免过劳,淋雨,奔跑及精神情绪方面的刺激,应尽量避免接触和及时处理已知过敏原,如接触花粉,应用阿斯匹林等药物,有条件可以改善环境或易地生活。

诊断方法
1.症状

鼻翼扇动,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低氧血症,干咳,呼吸音减弱,喘息,说话时字词不能连续,气急,面色苍白,气道高反应性


2.检查

小儿哮喘的诊断一般不需特殊实验室检查,但需进一步判别属于外源性,内源性或混合性哮喘以及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并考核疗效,评估预后,因此针对性地作一些实验室检查是必要的。

1、嗜酸细胞计灵敏

大多数过敏性鼻炎及哮喘患儿血中嗜酸细胞计数超过300×106L(300/mm3),痰液中也可发现有嗜酸细胞增多和库斯曼氏螺旋体和夏科氏结晶。

2、血常规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正常,但应用β受体兴奋剂后白细胞总数可以增加,若合并细菌感染,两者均增加。

3、胸部X线检查

缓解期大多正常,在发作期多数病儿可呈单纯过度充气或伴有肺门血管阴影增加;有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肺部浸润,以及发生其它并发症时可有不同象,但胸部X线有助于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哮喘。

4、皮肤变应原检查

检查变应原目的是了解哮喘病儿发病因素和选择特异性脱敏疗法,皮肤试验是用致敏原在皮肤上所作的诱发试验,一般在上臂伸侧进行,主要有三种方法:①斑贴试验:用于确定外源性接触性皮炎的致敏物;②划痕试验:主要用于检测速发反应的致敏物,于试验部位滴一滴测试剂,然后进行划痕,划痕深度以不出血为度,20分钟后观察反应,阳性反应表现为红晕及风团,此法优点是安全,不引起剧烈反应,但缺点是不如皮内试验灵敏;③皮内试验:敏感性较高,操作简便,不需特殊设备,是目前特异性试验最常用方法,一般用以观察速发反应,也可观察延迟反应,皮内试验注射变应原浸液的量为0.01~0.02ml,一般浸液浓度用1∶100(W/V),但花粉类多用1∶1000~1∶10000浓度。

皮试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引起哮喘的致敏原,故皮试前24~48小时应停用拟交感神经类,抗组织胺类,茶碱类,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以免干扰结果。

5、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对估计哮喘严重程度及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一般包括肺容量,肺通气量,弥散功能,流速-容量图和呼吸力学测验,但均需较精密的仪器,也不能随时监测,哮喘患儿常表现为肺总量(TLC)和功能残气量(FRC)增加,而残气量(RV),肺活量(VC)可正常或降低;更重要的改变为呼吸流速方面的变化,表现为用力肺活量(FVC),一少用力呼气流速(FEF25-75%)和最大呼气流速率(PF)变化。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推荐用微型型流速仅来测量最大呼气流速(PEFR),以随时监测哮喘患儿病情变化,其方法是被检者取立位,右手持峰流速仪,深吸一口气立即将仪器咬口喘塞进口腔内,口唇要含紧口器,不在漏气,用最大力量及最快速度将气呼出,重复3~4次,选其最高值记录评价,检查时,患儿在吸气和呼气间不能屏气,检查前应反复向患儿演示,同时要测量身高,然后与本地区正常儿童标准值比较,如低于正常,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如舒喘灵气雾剂2揿,其值能提高15%,则有诊断意义,用峰流速仪试验不但可诊断哮喘,还可监测哮喘患儿病情,测定气道高反应性,其最大特点是可随身携带,便于家长和患儿自我监测病情,记录于哮喘日记,调正治疗方案,达到较长时间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但在危重型患儿,因全身情况衰竭,或气道通气量急骤减少,常不宜反复进行测试。

6、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是测量哮喘病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特别对合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严重病例,可用来指导治疗,有学者依据血气结果,将哮喘发作分为三度,①轻度:pH正常或稍高,PaO2正常,PaCO2稍低,提示哮喘处于早期,有轻度过度通气,支气管痉挛不严重,口服或气雾吸入平喘药可使之缓解;②中度:pH值正常,PaO2偏低,PaCO2仍正常,则提示患者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较明显,病情转重,必要时可加用静脉平喘药物,③重度:pH值降低,PaO2明显降低,PaCO2升高,提示严重通气不足,支气管痉挛和严重阻塞,多发生在哮喘持续状态,需积极治疗或给予监护抢救。

7、其它实验室检查

包括吸入不同浓度的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或组织胺,对疑似哮喘而肺功能检查正常患儿可用运动试验,以及应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组织胺释放试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等体外试验来检测过敏原,有报告正实哮喘患儿存在微量元素锌的缺乏。

治疗方法
1.治疗

免疫疗法

分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和特异性脱敏疗法,近年来有用胸腺肽,灭活卡介苗,气管炎菌苗,核酪,麻疹疫苗,胎盘脂多糖等方法,这些治疗的目的是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增殖,产生非特异性IgG,从而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脱敏疗法

适用于外源性哮喘,系针对引起机体过敏反应的某些变应原,采用自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浓度,使体内反应素IgE下降,达到病因治疗和病因预防的双重作用,脱敏疗法一般应坚持2~3年,对单一过敏原过敏者疗效较好,儿童效果比成人好,但由于过敏原种类繁多,平日有些变应原如尘土,螨,花粉及霉菌等几乎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故对其治疗地位仍有争论。

卡慢舒溶液是最近制成的免疫促进剂和调节剂,其主要成分为羧甲基淀粉钠,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显示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及哮喘患儿有改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从而增加机体抵抗力的作用,用法:22.5%卡慢舒溶液1~4岁7ml/次,~7岁10ml,~14岁15ml,每日3次,3~6月为一疗程。

防止病毒感染 呼吸道感染尤其是RSV感染和小儿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故防止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目前国内外有效抗病毒药物较少,常采用:

①干扰素,有广谱抗病毒作用,有用干扰素气雾剂防治病毒性呼吸道感染,阻止哮喘发作的报道,但来源困难,价格昂贵,且疗程越长,副作用日见增多;

②病毒唑气雾剂,对防治感染性哮喘取得一定疗效,可自鼻中滴入,或气雾吸入,每日2~3次。

稳定细胞膜 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阻止化学介质释放,可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①色甘酸钠是首选预防药,此药在肠道不吸收,需半粉剂20mg,置于喷雾吸入器吸用,每日3~4次,一般在2~4周后可发生作用,疗程4~6月,但此药无舒张支气管作用,对急性发作无效,有个别病儿吸入此药反可诱发支气管哮喘,

②酮替芬(ketotifen),可口服,亦有稳定肥大细胞细胞膜作用及抗组织胺作用,适用于所有类型哮喘,剂量为0.08~0.12mg/kg/d,至少服6~12月,但此药舒张支气管作用亦不强,目前已作为预防哮喘发作而广泛应用,副作用有嗜睡,头晕,困乏等,儿童比成人少见。

锻炼身体 体格锻炼对长期患哮喘的儿童极为重要,可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体格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肌肉张力,提高机体对温度和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促进食欲,保持精神愉快,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还应建立规律的生活制度,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进行冷水洗脸,洗脚等锻炼,及夏季参加游泳活动等均为有益的锻炼方式,只要在医生指导及一定药物的治疗下,持之以恒,体育锻炼是预防哮喘发作,调节机体机能状态的重要措施。

中医中药治疗

在发作间隙期中医主张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之法,用传统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法已被广泛采用。

减少病儿的精神刺激和思想负担 哮喘也是一心身性疾病,由于哮喘的发病与神经系统兴奋性有关,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告诉家长对待哮喘患儿应避免以下两种不正确倾向:

①过分宠爱和迁就,结果使患儿逐渐形成不正常的性格,疾病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②对病孩关心太少,甚至对其产生厌弃和冷淡的态度,以致增加病儿心理上的压力,对病情不利,患儿也往往因病假缺勤,学习和体育锻炼方面的压力大,如不能正确处理,则会增加其精神负担,故对哮喘患儿,应在一定的医务人员监督下,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自我管理,每天记录哮喘日记,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医生还应对家长和患儿(年长儿)详细解释引起哮喘的发病因素和防治措施,鼓励家长,患儿与医生密切配合共同战胜疾病,患儿只要坚持治疗,多可减少发作直到基本痊愈,也有不少患儿由于自身体质改善及环境变更,至青春期获得自然痊愈。

儿童哮喘的转归一般较好,死亡率约为2~4/10万;哮喘的预后往往与起病年龄,病情轻重,病程长短以及是否有家族遗传史有关,据国外材料统计,80%病儿到青春期可完全治愈,70%在10岁以后停止发作,但有些学者认为,虽然这些患儿临床已无症状,但有的仍有气道高反应性,故只有临床症状消失的同时,呼吸功能检查完全正常才能称为痊愈。

有关青春期后症状好转或停止发作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四项有关:

①青春期后神经内分泌功能基本成熟,特别是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正常使哮喘得以控制;

②体内存在的过敏原和过敏状况,随年龄增长以及经脱敏疗法,使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改善,体内IgE水平降低;

③随环境条件改善,避免和过敏原的接触;

④随年龄增长及体格锻炼增强了体质,同时也增强了机体抗感染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和控制哮喘发作。

2.护理

(1)饮食调养。

饮食应既清淡又富有营养,不吃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和发物,少吃辛辣厚腻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萝卜、丝瓜和梨、香蕉、枇杷等。保持每日大便通畅。

(2)注意补钙。

钙具有抗过敏功能,哮喘病人可多吃些含钙高的食品。但用海产品补钙时,要注意防过敏。这在哮喘的护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3)适当锻炼。

哮喘患者可进行适当的散步及深呼吸锻炼。患者取仰卧位,两手重叠放在脐部,经鼻吸气后缩唇缓慢地将气呼出,两手稍向腹内加压。步行时停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步行,同时缓慢地呼气。缩唇呼吸,经鼻缓慢地吸气,用口呼气时作吹口哨样动作,按节律进行,尽量将气呼净。每次练习3~5分钟,每天练习数次。

(4)多饮水。

这也是哮喘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哮喘病人多喝水非常重要,喝水不仅补充了水分,而且还可以稀释痰液。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多吃含镁、钙的食物有减少过敏的作用; 2、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炎症修复及营养补充; 3、增加含维生素多的食品; 4、多饮水,有利于稀释痰液,使痰易排出。

忌吃食物

1、不要吃过甜、辛辣食物和冷饮; 2、要禁食海腥发物; 3、忌吃易产气的食物; 4、忌食油腻的食物。


防治本病要注意饮食,首先应择取补肺、健脾、培肾的食物,如杏仁、核桃仁、罗汉果、豆腐、枸杞子、茯苓、动物肺、脾、胰等。此外,饮食要清淡,可选择猪瘦肉、鸡蛋、豆类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如新鲜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西红柿、山药、莲子、橘子、蛋黄、奶油等,以修复因哮喘而受到损害的肺泡,并提高小儿的抗病力。   

要禁食海腥发物,如海虾、蟹、鱼等,因为这些食物很可能是哮喘的过敏源。也不要吃过甜、辛辣食物和冷饮,这些食物可能使病情加重,尤其寒冷、辛辣本来也可能成为诱因。

展开
疾病介绍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哮喘是一种表现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率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及活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不少儿童哮喘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肺功能受损,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体力活动能力,严重哮喘发作,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以致命,有关哮喘的定义、病因学、发病机制,免疫学、病理生理学及诊断和治疗原则等,儿童与成人基本上相似,但儿童和成人哮喘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异。哮喘儿童正处于智能、身体,心理及免疫系统等不断生长发育过程,尤其在免疫学和病理生理学等方面,儿童哮喘有其特殊的方面。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