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病因不明,推测可能与物理因素,如辐射;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等;遗传以及外伤等因素有关。
主要针对病因预防,无其他有效预防措施,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昏迷,脑积水,感觉障碍,恶心,脑疝,眼前发黑,精神障碍,反应迟钝,无力,偏盲
脑室为脑内的空腔,内含脑脊液,因此其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部位,只有当肿瘤阻塞了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当肿瘤压迫其周围脑组织时才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颅内压增高症和病灶症状。
1.颅内压增高;
侧脑室内肿瘤当其体积很小或未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时,病人可完全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当脑脊液循环发生障碍后(室间孔阻塞,脑室部分梗阻),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头痛,头痛也是大部分病人的首发症状,据资料统计,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约占侧脑室肿瘤病人的92.5%,头痛常呈发作性,间歇性或阵发性加重,当室间孔或脑室的一部分(上角或下角)被阻塞时则造成梗阻性脑积水,因脑室的急剧扩张,病人头痛常难以忍受,头痛严重时病人出现恶心与呕吐,有的病人可因突然的颅内压增高产生脑疝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肿瘤在侧室内有一定的活动度,常呈活瓣状而突然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造成急性颅内压上升,这也是发作性头痛产生的原因,当因体位或头位发生变动使脑室受阻的情况解除时,病人头痛可很快停止,如再次阻塞,随之头痛再次发生,如此可反复多次发作,因此有少数病人于每次发作时常以前额撞地或呈屈膝俯卧位。
病人在头痛剧烈时常出现强直性痉挛或因脑疝形成而死亡,由于长期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视力减退,小儿可有头颅的增大,叩之呈“破壶音”。
2.局灶症状;
局灶症状或称为定位体征,当肿瘤体积较小未压迫或未侵犯周围脑组织时不产生任何定位体征,由于肿瘤的不断生长对各不同部位的周围脑结构产生压迫或破坏,而出现各种不同的脑损害症状和体征,肿瘤可累及内囊,基底节,也可向脑实质内生长,从而病人出现半身或单肢型的瘫痪和感觉障碍,以及病灶对侧较轻的中枢性面瘫,同向性偏盲等,如果左侧颞,顶,枕交界区受到侵犯,病人将出现失认及失语症,脑室周围组织受累及所产生的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常随颅内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当颅内压严重升高时,症状变得明显,颅内压下降时可暂时得到缓解。
3.精神障碍;
颅内压增高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一般症状比较轻,在临床上表现为记忆力的减退,周身软弱无力,对周围反应迟钝及精神萎靡等。
4.视神经乳头改变;
在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病人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水种,呈现视神经乳头边界不清,生理凹陷的消失,有时可见有放射状的小血管影,片状呈绒毛样的血管团及静脉波动,晚期则表现为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病人视力减退甚至失明,这是长期颅内压升高所造成的结果,病人常在视力减退以前出现一过性的黑曚即阵发性的眼前发黑,这是将要出现视力减退的信号。
5.癫痫发作;
侧脑室肿瘤时少数病人可出现癫痫发作,一般认为由颅内压增高所引起,在临床上表现为大发作,一过性强直性痉挛性发作,没有定位意义。
1.脑脊液检查 病人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蛋白含量也升高,并以脑室内者为最高,腰穿获得者蛋白含量则较低,肿瘤侧侧脑室内脑脊液的蛋白含量高于对侧侧脑室内的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细胞数稍增高,有时可查到瘤细胞。
2.颅骨X线平片 颅骨平片为侧脑室肿瘤时一种简单的检查方法,其X线征象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颅内压增高征象:颅骨内板指压迹增多;鞍区骨质变化,呈现后床突骨质吸收甚至消失,鞍背变短,严重者鞍背也消失;颅内压增高时间较长,颅骨发生骨质吸收萎缩变薄;②肿瘤钙化:肿瘤钙化也称为颅内病理性钙化,侧脑室内肿瘤钙化并不少见,多见于室管膜瘤及脉络丛乳头状瘤,室管膜瘤的钙化多表现为侧脑室内散在的点状聚集而构成的多发性球形钙化,脉络丛乳头状瘤多发生在侧脑室三区,其钙化特点为单侧侧脑室内三角区部位出现钙化,双侧侧脑室三角区部位发生钙化但大于正常脉络丛的钙化斑,脑膜瘤的钙化多呈点状,片状,针状或放射状。
3.脑血管造影 侧脑室肿瘤在脑血管造影时主要显示脑积水的血管征象,表现为大脑前动脉变直或向对侧移位,侧裂动脉可有轻度的向外移位或仅表现有外移的趋势,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及其分支向上呈弧形移位,胼周动脉上移,膝部变圆,其上行段牵直,脉络膜前动脉变直或向下移位,或可见有扩大的脉络膜前动脉引向肿瘤区,有时可显示出脑室内的异常血管团。
4.脑室造影 脑室造影是侧脑室肿瘤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检查方法,可直接显示肿瘤的大小及位置,并作出定位甚至定性诊断,由于侧脑室肿瘤易于阻塞室间孔,造影时可见脑室扩大并以肿瘤侧为明显,脑室内可见充盈缺损及肿瘤影,侧脑室三角区较大的肿瘤气脑造影可见气体包绕的肿块,有时可见侧脑室向对侧移位。
5.其它 脑电图检查可见有局灶性慢波,超声波检查有中线波移位,脑CT检查对侧脑室肿瘤的诊断可提示重要依据,并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状及位置,有时并可作出定性诊断。
手术治疗:
肿瘤切除术:适应症一经诊断,应力争手术。
手术效果侧脑室内肿瘤以良性肿瘤多见,常见的有脑膜瘤、脉络丛乳头状瘤和室管膜瘤,如能全切除,通常效果良好。但因手术需切开脑实质,故有时会遗有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视野缺损或癫痫等。
其他特殊疗法:
麻醉方法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
麻醉禁忌效果好,病重、体弱者有一定风险。
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宜吃食物
1、宜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 2、宜吃降低颅内压的食物; 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脂含量多的食物:如肥肉、猪油、羊油; 2、忌吃腌制的食物:如咸蛋、咸肉、咸鱼; 3、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洋葱、红薯、黄豆。
肿瘤患者的饮食
注意膳食平衡:膳食平衡是维持机体免疫力的基础,普通食物是机体营养素的最好俩员,对于存在营养不良等临床情况的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的营养治疗。
食物多样化、搭配合理化:要保证摄取均衡全面的营养,每日食物多样化是必需的,即按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展示的五大类食物的比例进行搭配。
少量大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对于放化疗及手术后的病人由于消化功能减弱,增加进餐次数可以达到减轻消化道负担,同时增加食物摄入量的目的。
多选择具有抗癌功效的食物:蔬果类(如芦笋、胡萝卜、菠菜、西红柿、西兰花、薯类、猕猴桃、柑橘)、大豆及其制品类、食用菌、坚果、海藻类、薏米仁、牛奶、鸡蛋等。
忌口应根据病情病性和不同病人的个体特点来决定,不提倡过多的忌口。一般患者需限制或禁忌的食物有:高温油炸、烟熏烧烤、辛辣刺激、油腻生硬的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