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手臂外伤引起,不同的暴力因素可以引起不同类型的骨折:
间接暴力(30%):
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致桡骨中或上1/3骨折,残余暴力通过骨间膜斜向下传导至尺骨,造成尺骨骨折,故尺骨骨折线较桡骨骨折线低,桡骨骨折多为横行或锯齿状,尺骨多为短斜型。
扭转暴力(15%):
跌倒时身体向一侧倾斜,前臂同时受到纵向传导和旋转扭力的作用,发生尺桡骨螺旋型双骨折,骨折线方向一致,多有尺骨内上斜向桡骨外下。
直接暴力(35%):
多见于打击或机器伤,骨折为横行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除了防止外伤外,重点是要预防本病的并发症,可有以下的一些预防措施:
(1) 复位要求准确,尽量达到解剖复位。
(2) 清创及时,彻底,强调术前,术中应用抗生素。
(3) 把握手术适应证。
(4) 根据骨折固定原则选用内固定材料,选用钢板的长度应大于骨干直径的5 倍,髓内针长度需超过骨折端8~ 10cm ,才能达到相对牢固的固定。
(5) 骨质缺损时,尽量植自体松质骨。
(6) 外固定位置固定前臂旋后20 度为佳,此时骨间膜紧张,以防挛缩,固定也最稳定,关节旋后位功能恢复亦最佳。
(7) 术中操作轻柔,骨膜剥离尽量少。
(8) 术后适当抬高患肢及合理使用脱水剂消肿,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前臂旋后功能受限,桡骨茎突部局限性疼痛,前臂旋转痛,前臂外伤后疼痛,桡骨茎突剧痛
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畸形及压痛,可有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前臂活动受限,儿童常为青枝骨折,有成角畸形,而无骨端移位,有时合并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桡神经损伤,要注意检查。
本病根据其外伤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初步确诊,但还应使用一些辅助检查的方法帮助进一步诊断,X线片可明确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照片应包括肘,腕关节,以了解有无旋转移位及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1、复位比较困难 , 要求高 , 复位后容易移位:
(1)儿童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 6~8周。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形。
(2)有移位骨折: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和成角畸形,并在持续牵引下,如系上 1/3 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 前臂要置于旋后位;中下 1/3 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前臂要置于旋转中立位,以纠正旋转畸形。然后在骨折处挤压分骨,恢复骨间膜的紧张度和正常间隙,最后使骨折端完全对位。复位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固定 8 ~ 12 周,石膏成型后立即切开松解,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挛缩。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注意观察和纠正骨折再移位。
2、开放复位、内固定:
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或复位后固定困难者;上肢多处骨折 , 骨间膜破裂者;开放性骨折 , 伤后时间不长、污染较轻者;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功能受限者。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食物; 2.避免油炸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保健:
(1)忌盲目补充钙质 钙是构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为骨折以后多补充钙质能加速断骨的愈合。但科学研究发现,增加钙的摄入量并不加速断骨的愈合,而对于长期卧床的骨折 病人,还有引起血钙增高的潜在危险,而同时伴有血磷降低。此是由于长期卧床,一方面抑制对钙的吸收利用,一方面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增加的结果。所以,对于骨折病人来说,身体中并不缺乏钙质,只要根据病情和按医生嘱咐,加强功能锻炼和尽早活动,就能促进骨对钙的吸收利用,加速断骨的愈合。
尤其对于骨折后卧床期间的病人,盲目地补充钙质,并无裨益,还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头。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 间推迟。究其原因,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所以,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有刺激食欲作用,少吃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