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顽痹
概述:顽痹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因:

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因劳累损伤、年老正虚,肌肉骨骼失却精血充养,经气阻痹所致。

2.预防
诊断方法
1.症状

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


主要表现: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

2.检查

 类风湿因子(RF) ,抗核抗体(ANA)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关节检查, 四肢与关节运动功能,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检查中要求:听从医生吩咐进行检查。不必对X线恐慌。病人在X线检查时,安全照射量应在100伦琴以内,按这个照射量再制定出容许的照射次数和时间。

治疗方法
1.治疗

顽痹的治疗原则 

治疗顽痹要标本兼治,治本之法在于健脾祛湿,治标之法偏寒者以祛风散寒为主,偏热以祛风燥湿为主,并视其偏向而随证加减,通经活络应贯彻始终。即使痹证的虚证需补虚治疗,也要在祛湿通气血的基础上加用补药,气血通畅才能使肿痛消失,治风要先活血,血行风自灭,活血要先调气,气调血自活,活血调气常加香附、木香、郁金、川朴等,活血通络常用穿山甲、丹参、乌梢蛇等。通阳常用桂枝,治疗寒痹非桂枝不能通其阳;清热常用生石膏、知母、防己,治热痹非石膏不能清其热。

顽痹的辨证用药

通经宣痹汤由白术、云苓、泽泻、生薏苡仁、桂枝、知母、防己、香附、丹参、鸡血藤、制马钱子、穿山甲、木香、全虫、蜈蚣、乌梢蛇等组成。行痹加用寻骨风、千年健;寒痹加用制川乌、制草乌、附子、羌活、独活、秦艽、白芷;着痹关节肿胀者用健脾利湿之生薏苡仁、苍术、白术、白蔻仁、砂仁等;血瘀加当归、赤芍、川芎、元胡;久病气血虚加黄芪、党参;偏阳虚者,须酌以辛温之品以温中助阳,如桂枝、吴茱萸、干姜、制附子、良姜、蜀椒等;顽痹日久不愈加用虫蛇类药,如穿山甲、蜈蚣、全虫、乌梢蛇等,用量较大,一般蜈蚣3条、全虫10g。顽痹肾虚者加补肾药如蒸首乌、黄精、杞果、骨碎补、补骨脂;伴下肢无力者加用木瓜、桂枝、独活;上肢无力加用桑枝、白芷;伴多汗者加用麻黄根、龙骨、牡蛎;伴颈部疼痛加葛根、灵仙,用量常在15g以上。

2.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钙磷的食物; 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3、宜吃活血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生姜、生蒜、韭菜; 2、忌吃兴奋交感神经的食物:咖啡、白酒、浓茶; 3、忌吃腥发的食物:如羊肉、鲢鱼。


川乌粥,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此粥大治手足四肢不遂,痛重不能举者,予常制此方授人,服者良验。(寒证) 川乌(生,去皮尖,为末) 上药用香熟白米作粥半碗,药末12克,同米用慢火熬熟、稀薄,不要稠,下姜汁l茶脚许,蜜3大匙,搅匀,空腹啜之,温为佳。如是中湿,更入薏苡仁末6克,增米作1中碗服。

展开
疾病介绍

顽痹,病名。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之症。 顽痹是因风寒湿邪久羁,或因劳累损伤、年老正虚,肌肉骨骼失却精血充养,经气阻痹所致。以固定部位的筋骨关节反复发作性疼痛,麻木不已,活动受限,遇风寒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