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五迟
概述:五迟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因:

五迟之因,为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之气亏,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语言为智慧的表现,为心所主;若心气不足,则智力不发达,而语言迟缓。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故见发迟。

2.预防

1、特别是婴儿出生前,从母亲怀孕到分娩这段时间。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优于其他系统发展的,而胎儿依赖母体生存,故孕妇的健康及营养状况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这就需要积极开展早期产前检查、胎儿预测,开展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防止胎儿发生先天性疾病。

2、孕妇应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不要滥用麻醉剂、镇静剂等药物;避免流感、风疹等病毒感染及接触猫、狗;避免辐射等有害、有毒物质接触及频繁的B超检查、最好少看电视及操作计算机,如因为工作需要,可以穿着防辐射的衣服,减少辐射。

有下列情况的孕妇应尽早做产前检查:

(1)高龄孕妇(35岁以上)或男方50岁以上。

(2)近亲结婚。

(3)有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亡史。

(4)孕妇智力低下,或双方近亲有癫痫、脑瘫及其他遗传病史。若怀孕早期发现胎儿异常,就尽早终止妊娠。

3、在出生时,分娩过程中引起的胎儿窒息和颅内出血是造成小儿脑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预防早产、难产,提高医护人员的医技、医德,认真细致地处理好分娩的各个环节,做好难产胎儿各项处理,这是预防小儿脑瘫发生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4、胎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高热惊厥、脑外伤等疾病,若出现应尽早去医院诊治。

诊断方法
1.症状

婴儿出牙延迟,萌牙延迟,智力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骨核出现迟,发育小,儿童行动迟缓


患儿筋骨痿弱,发育迟缓,头发稀少,色泽无华,坐起、站立、行走、生齿及语言等均有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小儿,常伴智力低下。

五迟之因,为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所致。肾主骨生髓,为生长发育之本;齿为骨之余,髓之所养;肝主筋,筋束骨而运动枢利。若肝肾之气亏,则骨弱筋痿,故见立迟、行迟、齿迟之证。语言为智慧的表现,为心所主;若心气不足,则智力不发达,而语言迟缓。发为血之余、肾之苗;若肾气不充,血虚失养,故见发迟。

本病的辨证应首先辨别证的轻重:一般而言,后天失养而致,病程短者,病症较轻;先天不足而致,病程长者,病症较重。其次要辨别病在何脏:立迟、行迟、齿迟多为肝肾亏损;语迟、智力迟钝多因心气不足。

2.检查

1、电诊断

(1)脑电图(EEG):由于脑瘫患儿合并癫痫者较多,故应常规进行脑电图检查以排除该合并症。常见异常包括背景活动减慢、限局性慢波灶或发作性痫样放电等。

(2)诱发电位:怀疑有视、听功能异常的患儿可做视觉及听觉诱发电位,以早期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干预。

(3)脑电地形图(BEAM):检测小儿脑发育与脑波变化。

(4)脑磁图检查。

(5)肌电图:了解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小儿脑瘫合并肌萎缩者尽可能作此检查。

(6)脑阻抗血流图(REG):检查头部血管功能和供血情况。

2、影像诊断

颅脑CT、MRT检查

主要用于明确有无器质性病变及病变部位等。可见有脑萎缩、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多发性脑软化灶及多囊性软化,可伴有先天性脑穿孔畸形,透明隔发育不良、囊肿、脑室扩大、白质发育不良等。CT检查帮助探讨脑瘫的病因,如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宫内感染等。

3、实验室诊断

智商测定:评价智力和社会适应状况,明确患儿是否合并智力低下。

治疗方法
1.治疗

五迟的治疗总原则:本病以虚证为主,治疗多运用补养肝肾,补心养血和气血双补等方法。

儿童五迟辨证论治

肝肾亏损 

【治法】 补益肝肾。

【方药】1.主方加味六味地黄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2.中成药(1)大补元煎丸(2)健步丸(3)壮腰健肾丸(片)。

心气不足

【治法】 补心养血。

【方药】1.主方菖蒲丸(吴谦《医宗金鉴》)加减2.中成药(1)补肾益脑片(2)安神补气丸(3)安神定志丸。

气血虚弱  

【治法】 补益气血。  

【方药】1.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1)八珍丸(2)七宝美髯丹(3)人参卫生丸。

 

2.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无苯丙氨酸的食物; 2.宜吃低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2.忌吃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


五加皮粥:五加皮研末,调于稀粥中服用。适用于腰脊脚膝筋骨弱而立迟、行迟者。

猪蹄筋汤:先将猪蹄筋用清水浸一夜,翌日用开水浸泡,再用清水洗净,与各药一起放人砂锅内,加水,煎成半碗水左右,去药渣,加盐调味,饮汤吃筋。主治筋骨腰膝乏力而立迟、行迟者。

黑豆芝麻糊:黑豆、黑芝麻、核桃仁各等量,白糖适量。将黑豆、黑芝麻各炒熟研末,核桃仁炒熟切成碎块,加入白糖混和,开水冲服。适用于发迟及头发枯黄。

益智丸:益智仁、远志各等量,桂圆肉适量。先将远志和益智仁研成细末,再与桂圆肉共捣,制成丸,每日早晨服1丸,用莲子汤送下。有益智补脑之功效,主治智力迟钝及语迟。

展开
疾病介绍

五迟是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小儿五迟之证,多因父母气血虚弱,先天有亏,致儿生下筋骨软弱,行步艰难,齿不速长,坐不能稳,要皆肾气不足之故。”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