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摄入不足
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而且易于吸收,植物性食物含锌少,故素食者或不喜食动物性食物者容易缺锌,全胃肠道外营养如未加锌也可致严重缺锌。
2、吸收障碍
各种原因所致的腹泻皆可妨碍锌的吸收,谷类食物中含多量植酸和粗纤维,这些均可与锌结合而妨碍其吸收,牛乳含锌量与母乳相似,约45.9—53.5μmol/L(300—350μg/dl)但牛乳锌的吸收率(39%)远低于母乳锌(65%)故长期纯牛乳喂养也可致缺乏锌。肠病性肢端皮炎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小肠缺乏吸收锌的载体,故可表现为严重缺锌。
3、需要量增加
在生长发育迅速阶段的婴儿,或组织修复过程中,或营养不良恢复期等皆可发生锌需要量增多,而发生相对的锌缺乏。
4、丢失过多
如反复出血、溶血、长期多汗,大面积灼伤,蛋白尿以及应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等均可因锌丢失过多而导致锌缺乏。
锌的每日供给量为:0—6个月3mg,7—12个月5mg,1—10岁10mg,>10岁15mg。提倡母乳喂养,平时应提倡平衡膳食,戒绝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对可能发生缺锌的情况如早产儿、人工喂养者、营养不良儿、长期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均应适当补锌。人初乳含锌量较高,可达306μmol/L(2000μg/dl),人乳中的锌吸收利用率也较高,故婴儿母乳喂养对预防缺锌有利。但随年龄增长要按时加辅食,如蛋黄、瘦肉、鱼、动物内脏、豆类及坚果类含锌较丰富,要每日适当安排进食。无母乳的人工喂养儿最好哺以强化了适量锌的婴儿配方奶或奶粉。
现市售有多种强化锌的食品,要注意其锌含量,长期食用多种强化锌的食品,锌入量过多可致中毒。如食入锌过多可引起急性锌中毒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锌雾吸入可有低热及感冒样症状;慢性锌中毒可有贫血及铁缺乏,动物实验可致肝、肾功能及免疫力受损。
软骨发育不良与骨骼畸形,难免早产,甲状腺功能低下,死胎
临床表现的轻重取决于缺碘的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患病的年龄,胎儿期缺碘可致死胎,早产及先天畸形,新生儿期则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低下,儿童和青春期则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儿童长期轻度缺碘则可出现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常伴有体格生长落后。
①血清总T3、T4或游离T3、T4明显降低,而TSH增高。②尿碘<25μg/g肌酐,是判断个体缺碘的有利佐证。此外,人群尿碘普查结果是判断该地区是否缺碘的一项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若群众尿碘中位数<20(μg/ L)为重度缺碘区、20—49(μg/L)为中度缺碘区,50—99(μg/L)为轻度缺碘区,>100(μg/L)为正常。
1、针对病因 治疗原发病。
2、饮食治疗 鼓励多进食富含锌的动物性食物如肝、鱼、瘦肉、禽蛋、牡蛎等。初乳含锌丰富。
3、补充锌剂 常用葡萄糖酸锌,每日剂量为锌元素0.5—1.0mg/kg,相当于葡萄糖酸锌3.5—7mg/kg,疗程一般为2—3个月,其他制剂如硫酸锌、甘草酸锌、醋酸锌均较少用。长期静脉输入高能量者,每日锌用量为:早产儿0.3mg/kg,足月儿—5岁0.1mg/kg,>5岁2.5—4mg/日。
锌剂的毒性较小,但剂量过大也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消化道刺激症状,甚至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长期服用高浓度锌盐可抑制酮的吸收而造成贫血、生长延迟、炎细胞中细胞色素氧化酶活力降低等中毒表现。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宜吃食物
1.宜吃含钙元素高的食物; 2.宜吃含锌元素高的食物; 3.宜吃磷元素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碳酸型的饮料; 2忌吃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3.忌吃巧克力等食物。
微量元素缺乏的饮食疗法:
含钙:牛奶、海藻类、海鱼、菠菜、大豆制品、花生、绿色菠菜、柑橘、山楂、瓜子类、枣、虾类、鱼类、海蛰、海带、棒子、萝卜、橄榄、杏仁、西红柿、大骨头汤喝时加醋、蛋类。
含铁:莲子、黑木耳、海藻、黄花菜、香蕉、蘑菇、油菜、芝麻、动物肝、血豆腐、酵母枣、红小豆、芹菜、海哲、海带、谷类、胡萝卜、大豆制品、鱼、蛋黄、动物肾、绿色菜、西红柿、虾皮、淡水螺、香瓜。
含锌:可可、莲子、花生、芝麻、胡桃、蛋类、瘦肉、动物肝、奶制品、紫菜、海带、红小豆、荔枝、栗子、虾类、海鱼类、瓜子类、杏仁、芹菜、棒子、柿子、西瓜霜。
含铜:柿子、芝麻、粗糠、柑橘、杏子、栗子、豆类、山楂、红糖、蘑菇、动物肝、绿色蔬菜、鱼虾。
含镁:胡萝卜、黑枣、香蕉、菠菜、新玉米、谷类、黄花菜、菠萝、大豆制品、紫菜、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