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妇产科 > 妇科 > 外阴毛囊炎
概述:外阴毛囊炎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外阴毛囊炎为非特异性化脓性细菌侵犯外阴部毛囊所引起的炎症,搔抓,摩擦,高温,潮湿,多汗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二)发病机制

当外阴皮肤受到阴道分泌物如恶露,炎性白带,汗液,潮湿等刺激,患者在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的条件下,加上肥胖,摩擦,皮肤受损(包括术前备皮损伤等)可致使病原菌入侵毛囊,而引发外阴毛囊炎。

2.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勤洗,勤晒内裤,避免盆浴或大池洗澡,以防交叉感染。

诊断方法
1.症状

外阴起疙瘩,水肿,充血,脓疱


外阴皮肤毛囊口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及疼痛,逐渐形成圆锥形脓疱,其中心为一根穿出的阴毛,脓疱可为多发性,相邻的小脓疱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脓疱,同时伴有外阴严重充血,水肿及疼痛。

2.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可有升高,毛囊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以利抗生素的选择。

治疗方法
1.治疗

偏方(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毛囊炎小偏方一:大青叶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同时用药渣敷患处。 铜绿、铅粉、轻粉、枯矾、松香各3克。共研细粉,用香油调搽患处。

毛囊炎小偏方二:何首乌10克,茄花7个(无茄花时茄子叶适量也可),水煎300毫升,早晚各服150毫升,连服7天,不再复发。

毛囊炎小偏方三:五倍子30克,研细末,用鲜猪胆汁调成糊状敷于患处(现用现调,切勿入口眼),每日五六次即止疼见效,7天可愈。 红辣椒、冰片、香油、生白矾、黄蜡各适量。剪去辣椒柄蒂,除净籽、瓤,椒尖向下,纳入等量的冰片、白矾、黄蜡粗粉,余1/4空隙,灌入适量香油。用镊子夹住辣椒,点燃椒尖,徐徐滴油于酒杯中。以干净毛笔蘸此热油涂于患部。每日1-2次。

毛囊炎小偏方四:大黄、黄柏、黄芩、苦参各9克。煎汤洗患处,每日1-2次。 苍耳子、白矾、野菊花、苦参各9克,蛇床子、地肤子各15克。水煎,乘热洗患处。 侧柏果(炒炭)3克,槐角炭3克,松香2克。共研细粉,香油调搽患处。

毛囊炎小偏方一四:取五倍子3克(研细末)、冰片1.5克、鸡蛋2个。将鸡蛋煮熟后取蛋黄,捣碎置铁勺内,先用文火炒至蛋黄变焦,然后用武火炒至出油。去渣取油,再把五倍子末、冰片研匀调入蛋黄油内,成糊状备用。用药时将患处洗净,用上述制成的药糊外涂患处,每日1―2次,至愈为止。

外阴毛囊炎西医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尽可能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刺激和挤压。

2.病变早期可用0.02%高锰酸钾温水坐浴,2次/d。

3.若形成多个小脓疱或融合成大脓疱者,可全身运用抗生素治疗。

4.脓疱成熟者刺破引流清除脓液,用生理盐水或其他外用消毒液冲冼之,然后在外周涂抗生素软膏、磺胺软膏、或2%碘酊。

5.脓疱经处理后3天尚未干燥结痂,应寻找原因,是否合并假丝酵母菌感染,以便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

2.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多食蔬菜、水果; 2、宜高维生素饮食; 3、宜食用清热类食品。

忌吃食物

1、忌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2、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 3、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外阴毛囊炎饮食宜忌

(1)多喝水。

(2)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3)清热类食品绿豆,清热解毒,有癌性发热时可食用。丝瓜,凉血解毒。

(1)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酒类及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少吃油腻之物。

(2)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3)不要吃味精鸡精,因为这会造成锌的排除增加。

展开
疾病介绍

外阴毛囊炎以毛囊或毛囊周围感染为主,外阴为皮肤组织,有丰富的毛囊,当机体抵抗力低下,外阴皮肤受损,表浅的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感染,即可引发急性,亚急性、慢性的外阴毛囊炎。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