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35%):
胃平滑肌瘤是起源于平滑肌组织(多源自胃壁环肌或纵肌),少数起自黏膜肌层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胃底,胃体,小弯侧较大弯侧多见,后壁较前壁为多。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上消化道出血,胃内翻腾或搅拌感,上腹部疼痛,胀痛,反复呕血,腹部肿块,消化管蠕动不协调,腹痛,黑便,休克
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常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并发症类型等有关,出血为最常见的症状,可以引起呕血或黑便,其他症状有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等,体检时可能发现上腹部肿块,中等硬度,表现光滑,活动,无压痛,进展缓慢,早期或无并发症者常无症状,仅在胃镜检查或胃部手术或尸检时偶然发现,其主要症状体征归纳如下。
1.消化道出血 :为胃平滑肌瘤的突出临床表现,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达58%,常呈间断性小量出血,持续时间不等,偶有大出血导致休克者,其出血的发生与肿块受压或由于肿瘤供血不足中心部缺血坏死及表面溃疡形成等有关。
2.腹痛 由于瘤体牵拉,压迫邻近组织或由于消化管蠕动不协调,功能紊乱等引起,常呈隐痛或胀痛,部位不确切,多在消化道出血前或腹部肿块发现前出现。
3.腹部包块: 腹块的触及与否与瘤体的大小及其生长部位,生长方式有关,直径>5cm,腔外型生长者易触及。
1.血常规检查 :可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提示贫血存在。
2. 粪便潜血实验: 消化道常呈间断性小量出血,表现为粪便潜血实验阳性或黑便。
3.组织病理学检查 :肿瘤边界清楚,无包膜,镜下示分化好的梭状细胞交错成束,有含量不等的纤维结缔组织和成纤维细胞。
治疗
1、由于胃平滑肌瘤与平滑肌肉瘤鉴别较为困难,而平滑肌瘤又可以发生恶性变,所以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宜。一般选择局部广泛切除术,切缘应距肿瘤边缘至少2~3cm以上。疑有恶变者应作胃大部切除术或全胃切除。
2、对单发的、有蒂的瘤体直径小于2cm者,可经内镜电切除,对多发的、无蒂的、直径大于2cm或有出血、梗阻等症状或内镜活检、细胞学检查疑有恶变者,应予以腹腔镜下或剖腹手术切除。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宜吃食物
1.宜吃胶原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组织蛋白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生硬的不宜消化的食物; 2.忌吃水分少的过于干燥的食物; 3.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胃平滑肌瘤(leiomyoma of stomach)是起源于平滑肌组织的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间质性良性胃部肿瘤,由于直径<2cm的平滑肌瘤无任何临床症状,其发病率实际上更高,已有报道50岁以上尸检发现率高达50%。本病临床症状无特异,诊断率为21.1%~42.9%,癌变率为2.1%,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故值得临床重视,争取早期发现,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