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骶髂关节的关节面覆以透明软骨,有滑膜,关节间隙及滑液,活动相对较小,髂骨关节软骨面的厚度仅为骶骨关节软骨面的1/3,较小的一般性损伤即可引起骶髂关节炎。
(二)发病机制
骶髂关节在30岁以前可保持其正常关节结构,以后,由于重复的一般性外伤或超额负载,使透明软骨面变成纤维软骨面,此种退行性变过程可促使骶髂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样改变,严重者可发展至骨化强直,尤其是在老年人,其骶髂关节软骨下骨质可形成硬化性改变,并于关节下端有骨质增生,甚至有骨刺形成,有时尚可发现小的囊样变区域。
在盆腔内,由于骶丛的腰骶干跨越骶髂关节前方下1/3处,且其间只有关节囊相隔,因此,当骶髂关节骨质增生或有肿瘤及炎症时,可刺激坐骨神经而引起下肢的放射痛。
1.避免劳累
把握好作息时间。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及走远路,因为这会增加关节承受力及加速关节退变,所以一定要注意别太过劳累。
2避免体重过重
不要过于肥胖,因为人一旦给胖起来就会导致各功能的衰竭,所以,一定要要在体重上把持住。而且在体重下降后便能减轻关节所承受的压力,防止或减轻关节的损害,有助于本病的防治。
3避免外伤感染
外伤也是引发关节炎的原因,所以发生外伤后要及时和妥善处理关节外伤、感染、骨质疏松等原发病。
关节疼痛,骶髂关节疼痛,关节肿痛,间歇性跛行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尤以女性为多,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局部的疼痛及压痛,并随着神经末梢支的分布而向股骨大粗隆外侧及大腿上1/3方向传导,双足站立时,由于健肢负重,患侧可呈松弛状态,表现为屈曲姿势,步行时,由于患侧骶髂部疼痛而使臀部呈下垂状,且有跛行,坐位时,其疼痛程度及下肢受限程度比站立时为轻。
特殊检查:
1.Piedallu征:患者取坐位,检查者自后方观察其髂后上棘是不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情况下,患侧偏低;腰前屈时,则患侧位置升高程度超过健侧。
2.对抗性髋外展试验:阳性。
X线片上主要显示退变征,视病程不同而出现退行变的各期表现,以增生骨刺为主。
(一)治疗
对退行性骶髂关节炎,一般采用保守治疗,通过卧床休息、穿弹性紧身三角裤、服消炎止痛药物、理疗、封闭等对症治疗,绝大多数可缓解。仅对个别严重的病例可考虑行骶髂关节融合术。
(二)预后
一般经非手术治疗,症状多能缓解,无需手术。
退变性骶髂关节炎饮食少食肥肉、高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因其产生的酮体、酸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等,可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易引起和加重关节疼痛、肿胀、骨质脱钙疏松与关节破坏。可适量多食动物血、蛋、鱼、虾、豆类制品、土豆、牛肉、鸡肉及牛“腱子”肉等富含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胶原的食物等。
宜吃食物
1、宜吃含硫的食物; 2、宜吃含组氨酸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寒凉的食物; 2、忌吃进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海产品; 4、忌吃铁或含铁的复合维生素。
补充钙质避免钙流失:
女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较高,所以,女性朋友一定要在春季注意,更要对更年期后女性进行天然植物雌激素的补充。营养不良更能倒是骨的钙质质量,所以要注意营养结构的平衡,多吃豆制品、奶制品、水果蔬菜及小鱼、紫菜、海带等海产品,防止钙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