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中医科 > 中医综合 > 食管痹
概述:食管痹
疾病常识
1.病因

饮食不慎(30%):

食管痹多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地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胃气上逆(30%):

中医证候名,指胃的气机逆转向上所引发的病症,表现有:腹胀、腹痛、呕吐、呃逆(打嗝)、干哕、不思饮食等。

本证常因感受外邪,饮食不节,痰饮内停,情志所伤,或久病等导致邪气扰胃;或脾胃虚弱,而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成。其病位在胃腑,可由本腑自病而成,亦可因他脏有病影响而生。证有虚、实、寒、热之分。

食管受损(20%):

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等。

2.预防

 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后贲门暂舒张,钡剂顺利通过;或见鸽蛋、鸡蛋大小之圆滑憩室,或见食管管腔狭窄,但边缘整齐,无钡剂残缺现象。

诊断方法
1.症状

反胃,腹痛,吞咽困难,吞咽痛,乏力,消瘦,食管左壁形成压足跡


1、常见于20~40岁患者,男女无明显差异。

2、早期多为无痛性咽下困难,以进食物及冷水时尤著,多呈间歇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无进行性发展。部分病人可于餐后出现胸骨后及上中腹疼痛,酷似胸痹(心痛),情绪激动时及进冷食后易诱发,进热饮或含硝酸甘油片后常见缓解。常有进食后间时反胃的表现,吐物为发酵的食物、粘液和唾液。久病后可见消瘦,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等症。

2.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以助诊断。荧光法密螺旋体抗体吸附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以助诊断。周围白细胞计数常低下,但也可能正常或中等度升高;当有双重感染时常可升高。

2、其他辅助检查

胸部X线检查的最常发现是间质性肺炎或周围支气管壁增厚。大叶性实变和胸腔积液少见,但可在有细菌性双重感染时发生。胸部X线征象呈两肺弥漫性结节浸润或网织状阴影,病灶可融合呈广泛浸润灶影,常分布于肺门或肺底部。可出现两侧胸腔积液征象。病变较轻者多于1~2周内吸收,亦有延长至数月始吸收者,最后可能遗留散在的钙化灶。电镜检查取新鲜疱疹内液体作电镜检查,见疱疹病毒颗粒,或取疱疹内液体接种人胚羊膜组织作病毒分离可确诊。

治疗方法
1.治疗

痰瘀阻膈证:吞咽梗阻,胸膈刺痛,1K吐痰涎,舌质暗红或带青紫,苔薄白腻,脉细涩。祛痰化瘀宽膈。

脾胃气虚证:吞咽困难,胸膈痞满,呕吐食物或痰涎,纳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缓。补脾健胃。

 

2.护理

1、忌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烟雾会给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应彻底杜绝烟草。

2、忌寒凉食物:寒冷食物会刺激肠胃,所以为了更好的恢复,应少吃或不吃。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1、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展开
疾病介绍

食管痹是指食痹而吐。食管痹多因饮食不慎,情志失调,或因食管受损后形成瘢痕等,导致气机阻滞,胃气上逆。以间歇性进食梗塞、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等。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