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低血压(20%):
老年人中,晕厥的种类多见于体位性低血压性晕厥。发作于卧位或下蹲位突然站起时,多见于老年人或久病常卧者。其原因是体位的突然改变,腹部和头部的血液迅速向下肢流去,供应头部的血液相对减少。出现暂时性脑缺血,表现为眼前发黑,持续时间短暂。
心脏功能异常(30%):
在晕厥的现象中,较为凶险的应该是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心排血量突然减少引起,这类晕厥多数发病突然,持续时间较长,病情也较凶险,应争人夺秒全力抢救。急救宜采用胸外脏按压术,并迅速呼叫救护车前来。及时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抢救。
剧烈咳嗽(25%):
剧烈咳嗽时,胸腔和腹腔内压增高,会妨碍静脉血的回流,使心脏输出血量减少,导致脑部缺血缺氧。此外,咳嗽时脑脊液压力增大,颅内压升高,也会引起脑部的一时性缺血,从而导致晕厥。
1、易发生昏厥的病人(尤其是老人),勿单独外出行动,更不要自行爬高、过桥、过交叉路口等,以免因精神紧张诱发昏厥。
2、病人昏厥苏醒后不要急于起立,以免再次昏厥。如要下地活动,家人应把他慢慢扶起,或让病人手扶床架等物缓行,以防跌倒摔伤。
3、如经常在下蹲突起时发生昏厥,为预防发病,可饮用中药“补中益气汤”,或用4--5克红参泡煮饮料,补气祛病。
4、对排尿性昏厥的预防,应采取坐位小便。如站立小便时,要先扶住墙壁或其它物体,并保持呼吸均匀,排便时勿用力,以利静脉回流,防止血压突降。
脉搏细弱甚至不能清楚触及,呼吸浅慢,一过性昏厥
脑神严重受损,以神志丧失,身体僵直,不能言动,二便失禁,其状若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昏死,患者呼吸微弱,脉象极细,或毫不应指,故乍看似死,须认真诊察和及时抢救。 可见于某些气体如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窒息 脑震荡等病。
1、实验室检查:检测血糖、血脂是否为常规含量。
2、神经电生理学检查:检测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是否正常等。
3、影像学检查:CTMRI、胸部X摄片。
4、心电图、颅脑CT、Mm等检查。
5、 不适时是否常有昏仆,不省人事,或伴四肢厥冷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的现象。
【治疗一】夺命散:尸厥无气而脉动,或脉微细有无间。缘于病后气血竭,人参参附星香痰。气闭腹满二便闭,或腹急痛备急丹。服后转泻吐下验,喉间痰给夺命先。
【注解】尸厥之证,有虚有实,虚者以独参汤,虚兼寒者以参附汤,虚兼痰者以星香饮加人参汤。实者气闭似死,脉动有力,腹满胀,二便闭或腹急痛气闭,前后不通者以备急丹,实兼痰者治以夺命散。
【治疗二】补中益气汤:生脉补精汤,,补中益气疗虚中,烦劳过度气不升。虚冒有痰加苓半,欲冒生麦地归茸。
【注解】补中益气汤治虚中之证,即李杲所云内伤气虚之人。烦劳过度,清气不升,忽然昏冒也。欲冒谓因房劳过度,昏冒也。生脉饮即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熟地、当归、鹿茸,又名曰生脉补精汤。
【治疗三】木香调气饮:木香调气实气中,暴怒气逆噤昏痰。气浮肢温气沉冷,木藿砂蔻草丁檀。
【注解】实气中,谓形气俱实之人中气也。因暴怒气逆忽然昏倒,噤急也。气浮肢温气沉冷,谓中风之人脉浮,手足温中气之人脉沉手足冷,可别也。是方木香、藿香、砂仁、白蔻、甘草、丁香、檀香。
【治疗四】八味顺气散:八味顺气虚气中,标本兼施邪正安。参苓术草扶元气,乌芷青陈利气痰。
【注解虚气中,谓形气俱虚之人中气也。宜用此标本兼施、邪正相安之剂也。
【治疗五】瓜蒂散:食中过饱感寒风,或因怒恼塞胸中。忽然昏厥肢不举,瓜蒂姜盐探吐平。
【注解】瓜蒂散挟痰者用之,姜汤挟寒者用之,盐汤过食者用之。探吐,谓作此汤数盅,令病者饮一盅,随用指探吐,不吐再饮再探,以吐通快为度,可立愈也。
【治疗六】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疗寒中,腹痛拘急噤牙关。有汗身寒或吐泻,附子参木草干姜。无汗身寒加麻细,阴毒用乌用生煎。呕吐丁香吴萸入,脉微欲绝倍参添。
【注解】
寒中之证,即腹痛诸证是也。宜用附子理中汤。若无汗加麻黄、细辛,阴毒加生川乌,呕吐加丁香、吴朱萸,脉微欲绝倍加人参,阴毒寒极也。详见《伤寒心法》。
【治疗七】凉膈散,凉膈火中神昏冒,栀翘苓薄草消黄。兼治一切胸膈热,便燥谵妄与斑狂。
【注解】
火中之证,即刘完素所云七情过极,五志之火内发,令人昏倒无知,筋骨不用也。
【治疗八】香薷饮,藿香正气散,辰砂益元散,熨脐法,苍术白虎汤,人参白虎汤,暑中须分阴与阳,阴邪无汗似寒伤。壮热心烦或呕泻,香薷扁朴二香汤。更兼昏愦蒸蒸汗,面垢喘渴证为阳。不省熨脐灌蒜水,益元苍参白虎汤。
【注解】
阴邪无汗似寒伤,谓暑中阴邪似伤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而理更壮热心烦,或呕吐或泻也。得之于受暑纳凉寒外暑内,宜香薷饮、二香汤,谓香薷饮合藿香正气饮,详在本书《霍乱门》。若有如上之证,更兼精神昏愦,蒸蒸自汗,面垢喘渴,则为暑中阳邪,得之于赤日长途,中外皆热于中,昏愦不省者急以热物熨脐,蒜汁合水灌之即省。继以辰砂益元散,气实者苍术白虎汤,气虚者人参白虎汤,选而用之可也。
宜吃食物
1.宜适当的增加食盐的摄入量; 2.宜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 2.忌吃含有酒精的食物; 3.忌吃枸杞等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
渗湿汤即胃苓汤加香附、抚芎、砂仁、黄连 除湿汤,即羌活、藁本、升麻、柴胡、防风、苍术治湿,因外中得之于天阴淫雨晴后湿蒸,早晨雾露及久卧湿地,远行涉水,瘴气山岚,其证头身重痛,甚而昏冒,大便溏泻,皮肤浮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