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五官科 > 眼科 > 视网膜裂孔
概述:视网膜裂孔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因(20%):

一般是由于视网膜有变性区,由于玻璃体的牵拉形成裂孔。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是视风膜和玻璃体两种组织变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2.预防

1.用眼不宜过度疲劳。

2.少提重物。

3.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4.少做剧烈活动。

5.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眼患者。

6.防止眼外伤。

诊断方法
1.症状

眼前异常闪光,增加的黑点,眼前冒火花或眼前闪光,视力障碍,非玻璃体的病变眼前飞蚊,老年人非病变性眼前飞蚊


圆形裂孔较多见,位于黄斑部者称黄斑部裂孔;亦可位于周边眼底,单个或多个簇状聚合,也可为散在性。边缘锐利,由囊样变性引起者,裂孔前不能见到与其大小相应的膜样盖瓣。上玻璃体粘连牵引起者,可以见到盖瓣(撕脱的神经上皮层)。

马蹄形或其类似裂孔,如新月形、舌形、张口形等裂孔最多见,约占所有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25%~68%,其中尤以单个裂孔为多见。马蹄形等类似形成的裂也均由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所引起。其粘连范围较圆形裂也时更为广泛。裂孔大小与粘连范围,牵引强度一致。由于粘连牵引的一端在视网膜表面,另一端在玻璃体,所以马蹄形裂孔基底部总是朝向周边部,尖端指向后极部。较大的马蹄形裂孔后缘卷缩,闰瓣掀起,裂孔实际面积往往大于检眼镜所见。

周边眼底视网膜的不规则裂孔比较少见,裂孔呈线条状或不规则形,如果线条很细,周围视网膜又无脱离,往往被误认为末梢血管。

2.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B超检查可获得要检脏器的切面图像,可直接进行直观的形态观察,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和胆管的结构,甚至可以看到管径只有1~2mm的肝内胆管,根据自动测量数据字符显示,可以提供胆囊和胆管口径的大小、管壁的厚度,以及病变部位的大小等客观数据。因此,B超检查在胆道疾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B超已成为临床上检查胆道疾病最常用的方法。应用此方法确诊胆囊结石、胆囊炎症、肿瘤、寄生虫等,而且对黄疸病人的鉴别诊断也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

治疗方法
1.治疗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适应证:

巩膜板层切开后,巩膜瓣下裂孔部位巩膜床的凝固;巩膜上裂孔位置标记。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术前准备和麻醉:

1、常规消毒皮肤。作球后和面神经阻滞麻醉。

2、透热电凝机时间调到1.0~2.5秒,电流程度30~80mA。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步骤:

1、巩膜板层切开。

2、进行电透热凝固(diathermy)的巩膜床要保持干燥。

3、电凝灶不要融合,每灶之间相隔1~2mm,电凝社应包围裂孔,眼底镜下可看到白色反应。

视网膜裂孔电凝术手术注意事项及并发症:

1、巩膜上大面积全层电凝易导致巩膜坏死,再次手术时易引起巩膜破裂,因而电透热凝固术最好在巩膜板层切开术中使用。

2、电凝时勿用力过大,以免穿透巩膜。

3、眼球水平方向电凝易伤及睫状长动脉,可导致眼前段缺血性反应。

2.护理

1、术后1天,双眼包扎,俯卧位或侧卧位的休息方法,以防术眼受到挤压,不好恢复。

2、裂孔巨大的患者,术后要严格执行特殊体位的要求。视网膜下方裂孔者,应取平卧位,必要时,将肩部垫起,头后倾,以免产生炎性反应及粘连。

3、玻璃体注气者,有一过性眼压增高,要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如出现头痛、眼胀、呕吐、角膜水肿,应及时给予降压处理。

4、术后2周裂口周围色素形成,视网膜复位好,即可出院。嘱病人1周后复查,半年内避免体力劳动,避免高温作业。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2.宜吃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2.忌吃油腻脂肪高的食物;3.忌吃刺激的饮料。


1 应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适量的猪肝、羊肝。

2 忌吸烟,禁饮酒,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展开
疾病介绍

视网膜裂孔是视网膜的一处全层裂开。一般是由于视网膜有变性区,由于玻璃体的牵拉形成裂孔。视网膜裂孔的形成是视风膜和玻璃体两种组织变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中老年人,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是与老年人或高度近视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常有变性有关。 圆形裂孔较多见,位于黄斑部者称黄斑部裂孔;亦可位于周边眼底,单个或多个簇状聚合,也可为散在性。边缘锐利,由囊样变性引起者,裂孔前不能见到与其大小相应的膜样盖瓣。上玻璃体粘连牵引起者,可以见到盖瓣(撕脱的神经上皮层)。 马蹄形或其类似裂孔,如新月形、舌形、张口形等裂孔最多见,约占所有裂孔性 视网膜脱离的25%~68%,其中尤以单个裂孔为多见。马蹄形等类似形成的裂也均由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所引起。其粘连范围较圆形裂也时更为广泛。裂孔大小与粘连范围,牵引强度一致。由于粘连牵引的一端在视网膜表面,另一端在玻璃体,所以马蹄形裂孔基底部总是朝向周边部,尖端指向后极部。较大的马蹄形裂孔后缘卷缩,闰瓣掀起,裂孔实际面积往往大于检眼镜所见。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