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输尿管炎常继发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也可因血行或淋巴传播和邻近器官感染的蔓延而引起(如阑尾炎,回肠炎,腹膜炎等);部分病人因医疗器械检查,尿道结石摩擦及药物引起。
(二)发病机制
急性输尿管炎主要表现为黏膜化脓性炎症,而慢性的可表现为输尿管壁扩张,变薄,管道逐渐延长呈螺旋状,也可表现为输尿管壁增厚,变硬,僵直,肌层纤维发生变性,致使全输尿管狭窄导致肾积水。
(1)坚持大量饮水:
肾脏排泄的尿液,对膀胱和尿道起着冲洗作用,有利于细菌的排出,每天大量饮水,2~3小时排尿一次,能避免细菌在尿路的繁殖,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 率,这是预防尿路感染最实用有效的方法。在疾病的发作或缓解阶段,每天大量饮水,亦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饮茶水或淡竹叶代茶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注意个人卫生:
女性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着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要勤洗澡,且不要用池浴或盆浴,要勤换内裤,在新婚、月经、妊娠和产褥期,尤应注意。女婴要勤换尿布。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感染器械和插管:
尿路器械易把尿道远端的细菌带入膀胱和上尿路,尿路插管后易发生持续性菌尿,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在必须使用时,要严格消毒,在尿路器械使用48 小时后,宜作尿培养,以观察是否发生尿路感染。用尿路器械检查之前,已经有细菌尿的病人,宜先控制感染。有些患者当时虽无细菌尿,但以前曾有反复发作的尿 路感染史或有尿路异常,在尿路检查或前后48小时宜服用抗菌素以预防感染。在留置导尿的头三天,给予抗菌药可预防或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但3天以后给药则 无预防作用。另外,密闭式的引流系统连接尿路留置导尿管,可使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输尿管间脊肥大,输尿管囊肿,尿急,尿频,巨输尿管症,尿痛,肾区叩击痛,泌尿系感染,腰酸,血尿
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腰酸,腰痛,严重时可发生血尿,发热等症状,当造成严重的肾积水时,肾区有叩击痛。
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尿培养可见有致病菌生长。
影像学检查:B超可发现肾积水;IVU可见输尿管扩张或狭窄,输尿管僵直且边缘不规则。
1.急性输尿管炎:病人卧床休息,多饮水,碱化尿液,根据致病菌属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应持续到体温正常,全身症状消失,细菌培养阴性后2周。
2.慢性输尿管炎:应采取综合措施治疗。包括:全身支持疗法;加强抗生素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至少2~3周,小剂量口服抗生素需维持几个月直至反复尿培养阴性;彻底控制和清除体内感染病灶;外科治疗纠正引起感染的原发病灶。
1.饮水量一够要足,要保证体液平衡并排出足够尿量,每天的尿量应该在1.5升以上,必要时可以用静脉输液来补充水液。
2.饮食一定要清淡,因数炎症本就是一种细胞发型的表现,刺激性的食物会更催化病情,使病情更加严重。
3、饮食方面鸡蛋、牛奶、鱼肉、蔬菜都是可以吃的。
4、蜂胶:是一种可重复使用而无副作用的天然抗生物质,含有丰富的类黃铜,蜂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炎性、抗氧化净血、细胞活化再生、消除体內自由基。
5、β-胡萝卜素:是一种能有效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帮助维持细胞和组织健康运作,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及促进表皮组织的生长,进而维持呼吸道、食道、尿道粘膜层及皮肤的健康而预防感染的发生。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3.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奶油、猪油; 2.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糯米饭、米粑、年糕; 3.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芋头。
输尿管炎食疗方
1、鸡肠方:鸡肠1副,益智仁20克。将鸡肠洗净,与益智仁一起煲汤,去药渣后,于上午饮服,不要晚上服。
2、糯米适量,做成糯米糕,用温酒送下,如不能饮酒者,用温开水送下,若晚间服食,待觉腹内空虚时,才能入睡。
3、生山芋250g去皮,酒400ml,椒盐葱白少许。山芋拍碎,酒用慢火煎,酒沸即放入山芋,再加入椒盐葱白即成。空腹时食之。
4、蜂胶:是一种可重复使用而无副作用的天然抗生物质,含有丰富的类黄铜,蜂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抗炎性、抗氧化净血、细胞活化再生、消除体内自由基。
5、β-胡萝卜素:是一种能有效对抗自由基的抗氧化剂,帮助维持细胞和组织健康运作,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维持及促进表皮组织的生长,进而维持呼吸道、食道、尿道粘膜层及皮肤的健康而预防感染的发生。
禁忌食物
1、不要喝酒,因为饮酒会加重尿道的充血,使炎症更加严重。
2、辛辣食物、烟、酒、辣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