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本病以上尿路结石引起梗阻,继发感染为最常见;其次是肾和输尿管畸形引起感染性肾积水;亦可继发于肾盂肾炎,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属为多见,肾组织遭到严重损坏,肾全部或一部分成为脓性囊。
(二)发病机制
当积水肾脏发生感染和化脓,由于尿路梗阻使脓液在集尿系统聚集时可发生肾积脓,急性肾盂肾炎合并急性梗阻时可表现为突发的发热,寒战和腰痛,通常迅速的发展为败血症,积水肾脏感染发展为化脓性肾盂肾炎时,如未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将导致肾脏的完全破坏。
偶尔慢性梗阻的肾脏发生感染时呈静息起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生肾积脓时患者表现为发热,不适和肾区肿块,如果为完全梗阻,尿液检查将无异常。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盗汗,寒战,低热,无力,消瘦,高热,呕吐
1.病史:常有长期肾感染史或曾有肾,输尿管结石手术史。
2.症状:突出表现为脓尿,在输尿管与脓肾相通时,可出现持续性肉眼脓尿,也可呈间歇性脓尿,急性发作型,除了有寒战,高热,全身无力,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外,还有明显的局部症状,如腰部疼痛和腰肌紧张;如为慢性病程型,则呈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如低热,盗汗,贫血,消瘦等,局部症状较轻。
3.体征:肾区明显叩压痛,腰部可扪及肿大的肾脏。
血液中白细胞明显升高,尿液常规检查有大量脓细胞,尿液培养阳性,但如上尿路已完全梗阻,尿常规反而没有明显异常,尿细菌培养也可呈阴性。
1.膀胱镜检查:可见患侧输尿管口有脓液流出。
2.X线检查:腹部平片显示肾影不清,有时可发现上尿路结石,静脉尿路造影显示患肾显影差或不显影。
3.超声检查:B型超声检查可显示肾脏内有液性暗区。
4.CT检查:可显示肾实质中形态不一,边缘模糊的混合密度肿块,中央为低密度,增强扫描示肾实质增强明显降低,肾盂肾盏不显影。
1.全身支持治疗:如休息,加强营养,贫血者应输血。
2.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3.早期肾穿刺造瘘,充分引流,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若肾功能恢复,则矫治梗阻;若肾功能不能恢复,且对侧肾功能良好者,应行患侧肾切除术。
4.若脓肾体积过大与肾周围粘连较紧,估计肾切除有困难,可先行肾造瘘引流,以后再施行肾切除术。慢性病变的患者,肾皮质成为包绕扩张而充满脓液的集尿系统的一层薄而萎缩的纤维鞘,因此建议作肾切除,从梗阻段输尿管起将肾脏和输尿管一并切除。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温热、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宜吃食物
1.宜吃寒凉性的食物; 2.宜吃低脂肪的食物; 3.宜吃高维生素C的食物; 4.宜吃清单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热燥的食物; 2.忌吃对大脑有刺激性的食物。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如香蕉、草莓、苹果等。因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蜂胶等。以此增强个人抗病的体质。平时还要合理搭配膳食,平时要注意营养充足。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以避免疾病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