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肿瘤科 > 肿瘤内科 > 乳头状腺瘤
概述:乳头状腺瘤
疾病常识
1.病因

乳头状腺瘤绝大多数呈广基型生长,无长蒂型息肉,瘤体稍高出于正常粘膜面,向周边蔓延面积较大,典型病例可累及肠管周径的大部分,瘤表面呈丝绒或粗颗粒或粗毛形状,颜色较一般息肉状腺瘤略淡,常覆盖一层粘液,瘤体结构质地较软,用钳子轻触似海棉状,呈块状并有蒂的乳头状腺瘤发生极少。

病理观察其瘤的特点是多数纤细的乳头状分支,中心为血管结缔组织,表面呈单层柱状或复层上皮及杯状细胞,腺体成分的结构较少,可有散在分化较差区,病变主要限于粘膜层,很少多发,可并存息肉状腺瘤。

2.预防

无特殊预防措施,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诊断方法
1.症状

腹泻,循环衰竭,脱水


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排出粘液,及解大便未尽的感觉,常易误诊为粘液性结肠炎及菌痢,较大的乳头状瘤可排出多量粘液,可与粪便一起排出或单独排出大量粘液的腹泻物,每天排出量高达3000mL以上,常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酸中毒等症状而危及生命,由于肿瘤细胞的异常功能而致大量液体及粘液排出。

2.检查

临床诊断中大多数乳头状腺瘤经直肠指检,直肠镜或结肠镜检发现,由于腺瘤很软,而直肠指诊时腺瘤很软,需仔细检查,否则容易被忽略。

发现乳头状腺瘤要进行仔细扪诊全腺瘤,质地均匀而很软的,属良性结构的可能性较大,扪及乳头状腺瘤有小结节及质硬者须高度警惕癌变的可能,扪诊检查乳头状腺瘤有否癌变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可行性,扪诊不十分清楚的乳头状腺瘤可经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及结肠纤维窥镜检诊,为确定肿瘤有无癌变可能,须在腺瘤表面及基底不同部位采取组织做活检。

治疗方法
1.治疗

手术治疗治疗为主,也可进行激光治疗。

2.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4.适当的营养供给,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多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类等,严禁烟酒。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富含微量元素硒的食物;2、宜吃增强免疫力的食物;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腥膻发物;2、生冷寒凉的食物;3、忌吃腌制、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1.乳头状瘤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苦参鸡蛋:鸡蛋2枚,红糖60克,苦参60克。苦参浓煎取汁,放入打散的鸡蛋和红糖,煮熟即可,食蛋饮汤。每日1次,6日为1 疗程。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之功效,可用于外阴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2)龙胆草蛋:龙胆草I0克,鸡蛋3枚,蜂蜜30毫升。龙胆草煎水去渣,打入鸡蛋成荷包蛋,放入蜂蜜,空腹服食,每日1次,5日为1个疗程。具有清热祛湿敛疮之效。

展开
疾病介绍

乳头状腺瘤在临床上此病也称绒毛状腺瘤,不同于息肉状腺瘤,其特点是腺瘤隆起于肠壁不十分突出。表面呈粗绒毛状,由于发生癌变的机会较多而被认为是癌前期的病变。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多见,而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的乳头状腺瘤约90%,在众多的报道中乳头状腺瘤可以转为癌的达75%左右。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