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尚不清楚,多与胃肠道功能障碍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可见于妊娠,白血病及患有某种内分泌或代谢障碍患者。
因本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往往难以肯定发病原因,这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宜尽量寻找病因,予以根治。防止虫咬,对有腹泻和便秘等胃肠功能失调症状者宜纠正,有病灶者宜处理。
糙皮病样皮疹,丘疹,皮肤水疱或大疱损害,剧痒,血痂,夏季痒疹,疱疹
1.好发于30岁以上成人,女性多见。
2.亚急性病程,倾向慢性,皮损可自行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全经过约数月至数年不等。
3.好发于四肢伸侧,胸背,腰围,亦可见于颜面。
4.皮损为米粒至绿豆大小风团性丘疹或丘疱疹,少数可形成水疱,个别有坏死性大疱者,经过中常因搔抓继发抓痕,血痂,色素沉着,苔藓化等继发改变。
5.自觉阵发性剧痒。
检查主要依靠病理学,其病理切片检查:可观察到呈非特异性苔藓样组织反应。表皮角化不全,表皮嵴延长,细胞间水肿,基底细胞液化变性,血管周围细胞浸润及血管扩张,色素部位显示色素失禁。偶见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一)治疗
以寻找和治疗原发疾病、镇静、抗过敏、止痒为治疗原则。
1.全身治疗
(1)追寻病因:对伴有胃肠功能障碍或结核患者,应给予相应治疗。限制糖果,补充新鲜蔬菜及水果,对营养不良者宜加强营养。居处宜保持干燥,空气流畅。生活规律,保证有充足休息。
(2)据病情,酌给钙剂,抗组胺剂,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A等。
2.局部治疗 原则为止痒、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可参照皮肤瘙痒症治疗。
3.其他 常行全身浴,每周2~3次,最好睡前行之,可使获得良好睡眠。
4.中医疗法 清热解毒,疏风止痒。
方药:荆防方加减。湿重时加薏米仁及车前草,车前子。单方成药可服化毒丸草车前子。单方成药可服化毒丸。
(二)预后
亚急性病程,倾向慢性,皮损可自行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全经过约数月至数年不等。
注意改善营养及卫生状况。对于过敏因素造成的痒疹应避免在春夏交替季节去公园玩耍,避免接触花粉等,如已有过敏者应使用抗过敏、止痒的药物进行对症处理。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择营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鱼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各种新鲜蔬菜、瓜果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