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普外科 > 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
概述:妊娠期合并急性胆囊炎
疾病常识
1.病因

胆汁淤积(20%):

90%以上的胆汁淤积由结石嵌顿引起。结石可引起胆囊出口梗阻、胆囊内压增高、胆囊壁血运不良、发生缺血性坏死。淤积的胆汁可刺激胆囊壁,引起化学性炎症,如胰液反流、胰消化酶浸蚀胆囊壁,引起急性胆囊炎。
2.预防

预防急性胆囊炎要做到以下几项:

1.注意饮食,食物以清淡为宜,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

2.保持大便畅通。

3.要改变静坐生活方式,多走动,多运动。

4.要养性,长期家庭不睦,心情不畅的人可引发或加重此病,要做到心胸宽阔,心情舒畅。

诊断方法
1.症状

右上腹痛,突发性右上腹绞痛,高热寒战,寒战,腹肌紧张,胆囊体积缩小,黄疸


一般为饱餐或过度疲劳后发生夜间多见,疼痛为突发性右上腹多见,也可见于上腹部正中或剑突下,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少数病人可放射至左肩部70%~90%的病人可有恶心和呕吐;80%左右的病人出现寒战发热;25%左右的病人合并黄疸。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休克。右上腹压痛明显右季肋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发腹膜炎时可有腹肌紧张和反跳痛,部分病人墨菲征阳性,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掩盖,腹部体征可不明显。

2.检查

1、白血病计数增高,伴核左移:如有化脓或胆囊坏疽、穿孔时,白细胞明显升高,基于妊娠白细胞偏高,故这不是很特异的指标。

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轻度升高。胆总管有梗阻时,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ALP)轻度上升,但因妊娠受雌激素影响,后者帮助不大。

3、超声检查是妊娠最好的诊断手段,尤其是在诊断胆石症时,假阳性与假阴性率为2%—4%。超声下可见胆囊肿大,壁厚。多数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故可见胆石光团及声影,胆汁内沉淀物及胆囊收缩不良。胆总管梗阻时,可见胆总管扩张,直径>0.8cm。有时还可见到胆总管内的结石或蛔虫的回声。Stuffer等报道在93%患者非空腹时扫描胆囊,约95%发现胆石。当然最好是仍以空腹12小时检查为宜。

治疗方法
1.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为主适当控制饮食,缓解症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消除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1)控制饮食:重症患者应禁食,轻症患者症状发作期,应禁脂肪饮食,如在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适当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2)对症治疗:可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0.5~1mg肌内注射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硝酸甘油、美沙酮、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有解痉镇痛作用,可适当选用。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利胆药,如选用50%硫酸镁10~15ml3次/d口服,可使Oddi括约肌松弛促进胆囊排空。其他利胆药有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羟甲烟胺(利胆素)等。

(3)抗感染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在胆汁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4~12倍,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其中头孢哌酮(先锋必)在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是治疗严重胆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失败或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阻塞性黄疸、胆囊积脓、坏疽性胆囊炎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者。除非病情危急,应选择妊娠中期手术,此期流产率为5%左右,低于妊娠其他时期。如临近预产期最好等到产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应给予保胎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胆囊造口引流术、胆总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或病灶局部脓液引流术。文献报道可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未发生孕妇及胎儿死亡,并不增加流产和早产率,但报道例数较少,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评价。

2.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容易产气的食物:如红薯、洋葱、黄豆; 2.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粽子、米粑; 3.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猪油、鸡油、鸭油。


1.可食清淡、流质饮食或低脂、低胆固醇、高糖类饮食。限制动物性脂肪,可补充适量植物油(具有利胆作用)。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子等食物的摄入。适量增加玉米油、葵花子油、花生油、豆油等植物油的摄入比例。

2.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A、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以及维生素E等。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楂、糙米等食物也对患者有利。

3.食用适量膳食纤维,可刺激肠蠕动,预防胆囊炎发作。

4.大量摄入水分有利于胆汁稀释,每日可饮入1500~2000毫升。

5.少食多餐,可反复刺激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出,达到引流的目的。

6.合理烹调,宜采用煮、软烧、卤、蒸、烩、炖、焖等烹调方法。

展开
疾病介绍

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胆囊及胆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胆囊排空缓慢及胆汁淤积;雌激素降低胆囊粘膜对钠的调节,使胆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响胆囊浓缩功能;加之胆汁中胆固醇成分增多,胆汁酸盐及磷脂分泌减少,有利于形成胆结石。妊娠是胆囊结石的重要诱因。 妊娠期雌、孕激素大量增加,胆囊壁肌层肥厚,胆囊平滑肌松弛,胆囊收缩力下降,胆囊容量增大2倍,胆囊排空延迟。加之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高,胆固醇和胆盐的比例改变,胆汁黏稠度增加,因此易发生胆囊炎。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胆囊也可引起胆囊炎。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