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乳房丝虫病
概述:乳房丝虫病
疾病常识
1.病因

直接感染(90%):

感染了丝虫的蚊子叮咬了人体皮肤后,微丝蚴进入了淋巴管中,微丝蚴及成虫进入乳房淋巴管中,引起丝虫性淋巴管炎,继之淋巴管内外膜炎,形成嗜酸性肉芽肿及一系列病理改变。

环境因素(10%):

由于不注重个人卫生或公共卫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了已发病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等物品而未及时清洗消毒导致该病的感染。

1.病变部位

成年妇女乳房的淋巴管极为丰富,乳房小叶间和乳晕下有丰富的淋巴,两者的淋巴大多经淋巴管干汇流向乳房外方的腋窝淋巴结,因此本病在乳房外上象限的机会较多。

2.病理形态

(1)大体形态:丝虫性乳内肿块多为不规则结节状,直径1~5cm,平均直径2~3cm,肿块可单发,也可多发,质地早期较软,晚期较硬,切面肿块中心有多个小囊,囊内充满灰黄色或灰白色干酪样物,有时可见胶冻状物和出血,血液中可见丝虫体残段,小囊周围是充血的肉芽组织,再向外是致密的纤维组织。

(2)镜下所见:见病变区淋巴管壁充血水肿,有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淋巴管壁增厚,管腔中可见纤维蛋白,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凝集形成的栓子将管腔栓塞,继之淋巴管壁可见以死亡虫体为核心的肉芽肿性淋巴管炎,及嗜酸性脓肿,脓肿内可见成虫及微丝蚴的虫体残片,在嗜酸性脓肿周围可见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形成的结核样肉芽肿,其外周被肉芽组织所包绕,后期病灶纤维化,钙化,淋巴管腔完全闭塞,淋巴液淤滞,小淋巴管屈曲扩张,破裂,淋巴液进入组织间隙中,在淋巴液的淤积的局部,由于含蛋白高的淋巴液的刺激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坚实粗肿的象皮肿,在乳房少见象皮肿形成。

3.病理分期 根据病理改变可分为3期:

①急性期:淋巴管内膜和外膜发炎。

②亚急性期:结核样淋巴管炎形成。

③慢性期:发生闭塞性淋巴管炎并可见有钙化 。

2.预防

丝虫病在我国南方是四大寄生虫病之一,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和病人一起正常生活起居并不会导致染病。

在丝虫病流行区普查普治患者及带微丝蚴的人,搞好防蚊、灭蚊工作,对预防丝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为外来人口进入流行区,可用海群生片150毫克,每月服一次,可达到预防效果。

诊断方法
1.症状

女性乳房表浅质硬状如象皮者的皮下结节,发炎,乳房肿块,淋巴结肿大,钙化,结节,皮下结节,皮肤粘连


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的结节或肿块,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中央区或外下象限,肿块大小不一,直径多在2~3cm左右,多位于皮下或表浅的乳腺组织内,常累及一侧乳房,早期质软,移动尚好,增长较慢,表面皮肤轻度发红,有轻微疼痛和压痛,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个别还可并发急性化脓性乳腺炎,少数由于肿块近于皮肤,常引起与皮肤粘连呈橘皮样改变,易误诊为乳癌,乳腺炎性肿块,晚期由于病变纤维化及钙化,以致结节变硬,活动也受限,易误诊为乳癌,纤维腺瘤,乳腺增生症。

2.检查

1.静脉血微丝蚴检查 午夜行耳垂穿刺取血,涂厚,湿血片,镜检可找到微丝蚴。

2.免疫学检查 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间接荧光抗体试验:阳性率班氏丝虫92.8%,马来丝虫99.1%。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丝虫抗体阳性率与微丝蚴阳性符合率为95%左右。

3.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乳房肿块细针吸取细胞作涂片,镜下常可见卷曲成团,虫体结构不清的微丝蚴及乳腺上皮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成分。

4.乳房肿块活检 常在肉芽组织中见丝虫体或微丝虫幼虫体,可明确诊断。

5.乳房淋巴管造影 可见输入淋巴管口较大,输出口较小。

治疗方法
1.治疗

1.药物治疗

轻型病人以药物治疗为主,乙胺嗪(海群生)有特效可杀死成虫及蚴虫,卡巴胂对成虫有杀灭作用,可使乳腺结节消失。

(1)乙胺嗪:成人每次剂量200mg,3次/d,连服7~8天。多数病人服用乙胺嗪肿块可消失。

(2)卡巴胂(carbarsone):为胂制剂,每次剂量0.2g,2次/d,连服10天。对于孕妇、体弱、营养不良或其他急性传染病、肝、肾疾病、活动期肺结核等病应暂缓治疗。月经期也不宜服药。

2.手术治疗

对结节仍不消失者,可行丝虫结节单纯切除术,术前应用乙胺嗪治疗,可防止术后出现新的结节。术后标本送病理检查。

2.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乳房丝虫病食疗方(仅供参考)

验方一

药物:杜鹃(映山红)根30~60克。

用法:水煎服,用30~60克砂糖为引,每日1次。

主治:用于丝虫病的辅助治疗。

验方二

药物:新鲜龙眼根1000克。

用法:将龙眼根洗净切碎,haW(2500克,煎煮8~10小时后过滤去渣,浓缩至120克。每次服用30克,每日2次,连服2日。

主治:用于丝虫病的辅助治疗。

验方三

药物:鲜山楂1000克,槟榔50克。

用法:将山楂洗净去核,自晚上睡前8小时开始零吃,晚饭禁食。次晨用槟榔煎水1茶杯,顿服。

主治:用于丝虫病的辅助治疗。

验方四

药物:芹菜根30~60克,砂糖30克。

用法:将芹菜根洗净,加水煎数沸后,加砂糖,每日早晚各1次饮用。

主治:用于丝虫病的辅助治疗。

乳房丝虫病饮食注意

注意饮食,尽量清淡,不要大鱼大肉。

展开
疾病介绍

乳房丝虫病(filariasis of breast)是血丝虫寄生于乳房的淋巴管中,造成淋巴管阻塞而发生的丝虫性肉芽肿。男女均可患病,但以女性居多,成年妇女的乳房淋巴管非常丰富,尤其是妊娠、哺乳乳腺,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体积变大,淋巴管扩张,为血丝虫的寄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本病以乳房结节为临床特征,有时不易与癌区别。因此,对该病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