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因气郁而发,是肠管通过腹股沟进入阴囊引起的。
1、主要预防疝的嵌顿,故应尽量减少啼哭,治疗咳嗽、便秘等并发症。
2、疝气发作时及时让患儿卧床休息,并轻压疝的下端,协助复位。
3、饮食应易消化,富于营养,少食辛辣刺激食物。
4、婴儿可用棉纱束带压迫疝孔局部,防止疝块突出。
保健:
1、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
4、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5、大一些的儿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疝区的疼痛或坠胀感,无痛性阴囊内肿块,小儿哭闹不安,阴囊下坠
在阴囊基部上方有肿物突出,按之柔软而有弹性,有剧烈哭闹,便秘努力,长期咳嗽或站立活动时,肿物增大,阴囊坠胀,平卧安静时肿物即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也可用手指由下而上轻压肿物,还纳入腹腔。
腹部平片,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腹部外形检查,腹部CT,阴囊检查。
治疗偏方
(一) 处方:母丁香适量。
用法:研为极细末,装瓶密封。取适量药末填满脐窝,敷料固定,2天换药一次。一般4~6次见效。敷药同时,要积极消除容易引起腹压增高的致病因素,如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
(二) 处方:白胡椒3克。
用法:上药分2份,分贴于肚脐部及两足心,上盖棉花,以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
(三)处方:活鲫鱼60~90克2尾,伴小茴10克。
用法:或蒸或煎汤均可,不放盐,每日1次,连服5~6次。
(四) 处方:大小茴香各3克,荔枝核5个,桔核10克。
用法:共研末,每用红糖开水调服6克,每日2次。
(五) 处方:人参4克,党参15克,黄芪15克,桂圆肉10克,升麻3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
(六) 处方:黄芪15克,升麻3克,大枣15克。
用法:水煎服。
肿物过大,不能回纳腹腔,小儿烦躁哭闹局部肿块明显隆起,紧张、压痛,时间一久,会造成被嵌顿的小肠坏死,要赶快送医院手术治疗。
护理上:
1、仰卧在床上,双臂平放在躯体两侧,两腿并拢上抬30~90度,再放平,最好稍悬空,一般反复做30次。继而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做仰卧起坐动作,反复做8~10次。
2、平坐在床上,两腿向前伸展,上身挺直, 两臂平放于体侧,掌心向下。用一条长毛巾套在双脚底,吸气,将腿弯曲伸展,抬离床面,身体后倾,胳膊伸直,拉住毛巾两端,使躯体与双腿形成一个“V”字。呼气,腹部收紧,平衡身体,挺直腰背,尽量保持这个姿势,期间自然呼吸,然后将双腿和躯干慢慢放回床面。反复做3~6次。
3、平躺在床上,做3~5分钟深呼吸,同时手掌在患部做轻柔的画圈按摩,然后放松身体10~15分钟。
饮食上:
1、气疝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方面可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如韭菜、芹菜、卷心菜、粗粮、豆类、竹笋、各种水果等。加强营养,高蛋白,高营养饮食。
2、气疝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禁忌生蒜、芥菜等辛辣食物。
忌烟、酒、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3.宜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的食物;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患者多补充维生素C,如猕猴桃、橙子、西红柿、芦笋等,患者可以多吃一些高纤维类的主食,以便改善患者的排便情况。同时多使用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鳗鱼、黑鱼、甲鱼、酸奶、牛奶等。 患者注意不能吃容易引起便秘以及腹内胀气的食物,生冷类以及刺激类的食物,喝啤酒以及碳酸气泡类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