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供紊乱导致(25%):
血供的紊乱使骺板的血液供应减少,降低了骺板的生物强度;病变发生在椎体的第2骨化中心,即椎体上,下面的骺板,由于各种原因,骺板血液供应减少,软骨板变薄,抗压力降低,在过多的负荷下出现碎裂,髓核在破裂处突入椎体内,形成所谓的Schmorl结节。
椎间盘的过早退变(20%):
随着年龄的增长,髓核逐渐出现退变,水分丢失,弹性减少,椎间盘的过早退变降低了它的缓冲作用,并导致椎体面产生不均匀应力,青少年期,发育尚不完全,椎体前方的受力过大使椎体成为楔形,另外,一些因素使椎体的负荷过度增大,如:体重过度增加;过多的负重性劳动;多次的轻微外伤;双侧跟腱短缩,使人在弯腰时胸腰段的骺板承受的负荷加大,引起软骨的损害。
外界压力因素(35%):
由于各种原因,骺板血液供应减少,软骨板变薄,抗压力降低,在过多的负荷下出现碎裂,髓核在破裂处突入椎体内,形成所谓的Schmorl结节,脊柱胸段向后弯曲,使椎体前方承受的压力大于后方,前方骨骺的坏死影响了前半椎体高度的发育,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机体的生长,后半椎体的高度越来越大于前半的高度,椎体成楔形,数个楔形的椎体使胸椎的后凸加大,形成驼背。
应嘱病人卧硬板床,在站立和端坐时应尽量伸展胸背,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多的弯腰或负重活动,同时加强背肌锻炼,希望通过增强的背肌力量,限制后凸的加重。
剧痛,驼背,背部酸痛
早期症状有背部酸痛不适,比较明显的硬感,疼痛位于脊柱中线,比较轻微,很少剧痛,劳累后不适加重,休息即能缓解,以后脊柱胸段后凸逐渐加大,伸直困难,检查时可发现背部呈圆弧状向后隆起,被动及主动活动均不能改变后凸畸形,腰部的前凸代偿性加大,但腰部的活动度正常,疾病后期,症状消失,胸椎的后凸畸形永远存在,晚期出现脊柱的骨性关节炎改变。
X射线表现:典型的X射线表现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椎体变成楔形,前低后高,上下骺环出现斑点状改变,椎体的上下缘毛糙不平,椎间隙稍变窄,中期骨骺出现碎裂,椎体前方上下角的正常形态消失,后期骨骺恢复正常的密度,但椎体呈现永久性的楔形变。
在一些病例中出现Schmorl结节,在X射线片上可见到椎体缘有一内陷的切迹,椎体前方存在的血管沟也是本病的X射线征象之一。
(一)治疗
本病以保守治疗为主,病情一旦确诊,即应嘱病人卧硬板床,在站立和端坐时应尽量伸展胸背,保持良好姿势。避免过多的弯腰或负重活动,同时加强背肌锻炼,希望通过增强的背肌力量,限制后凸的加重。对疼痛比较明显的病人可以用解痉止痛、疏经通络的中药以缓解症状。
胸椎后凸较大,超过50°时,可以用支架或石膏固定,以尽量纠正畸形。使用被动固定法纠正畸形应密切注意其并发症,如软组织损伤、矫正过度、并发侧弯等等。使用支架或石膏固定时间不能少于1年。
只有极少数后凸十分严重,伴发神经症状或者伴有剧烈疼痛,对症治疗无效者才考虑采用手术治疗。常用的方法是脊椎融合术,近年来由于器械的进展,也有应用Harrington杆作畸形纠正同时作后路融合的。
(二)预后
只有极少数后凸十分严重,伴发神经症状或者伴有剧烈疼痛,对症治疗无效者才考虑采用手术治疗。总体来说不危及生命,除病程长外,其预后良好。
预后:多晒太阳,注意防寒湿,保暖,使膝关节得到很好的休息。
疼痛缓解后,每日平地慢走一两次,每次20—30分钟。尽量减少上下台阶、跑步等使膝关节负重的运动,避免、减少关节软骨的磨损,不得已上下台阶时最好扶楼梯或手杖。不要长时间处于一种姿势,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复屈伸膝关节、揉按髌骨、抖晃膝关节等运动。锻炼股四头肌功能,让股四头肌强壮有力,可减轻膝关节疼痛。
适合于中老年人的具体锻炼方法是:坐位或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绷紧大腿肌肉,足向头部背屈,同时绷紧小腿肌肉,每次坚持三四秒,每分钟做10次,连续做三四分钟。每天可做三四遍。
宜吃食物
1、多吃含类叶红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辣椒; 2、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番茄、大白菜、洋葱等; 3、多吃含硒丰富的食物,如虾皮,坚果等; 4、多饮茶水,主要是绿茶。
忌吃食物
1、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葱、蒜、辣椒等; 2、不吃油炸的食物; 3、不喝酒; 4、不吃油腻的食物,如肥肉。
青年性驼背食疗方:(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1.鸡蛋壳去内膜,洗净炒黄研细末,每服3克,一日两次,开水送服。
2.鸡骨煮汤,经常服食。
3.乌贼骨10克,龟板12克,茜草根6克,水煎加红糖服。每日2-3次。
4.鸡骨焙酥研粉,饭后服1-2克。
5.猪骨焙干研粉,饭后服6-10克。
6.猪骨煮汤常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