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 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概述: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症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病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本病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象与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播散性黄瘤和黄色肉芽肿相互重叠,因而密切有关。

2.预防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无法针对病因直接预防本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间接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尽早使用抗生素治疗。

诊断方法
1.症状

组织细胞增生,丘疹,结节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皮损由无症状性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结节构成,呈黄或暗蓝色,性质坚实,大小3~10mm,皮损成群连续出现,数目可多达数百,成人皮损,对称分布于躯干和四肢,偶可侵犯黏膜,儿童皮损不规则分布于全身,黏膜不受侵犯,成人及儿童均不累及内脏,皮损持续数年后,可逐渐消退。

2.检查

组织病理:真皮乳头层和真皮中部可见单形性组织细胞和少数淋巴细胞浸润,无多核巨细胞,组织细胞核染色质稀少,胞浆丰富,淡染,胞浆界限不清,这些细胞常在血管周围呈巢状排列,免疫组化检查浸润细胞S-100蛋白和CD1a(OKT-6)阴性,CD-11b和CD-4阳性,超微检查见肿瘤细胞含大量成簇致密而规则的板层小体,偶可见虫样小体,无Birbeck颗粒,组织细胞脂质染色阴性。

治疗方法
1.治疗

(一)治疗

本病属于皮肤异常性疾病,由于其病因不明确,故无法针对发病原因进行治疗,由于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故轻度的皮肤损伤不必治疗。对于严重的皮损可进行激光治疗。对于合并有皮肤感染的患者,可全身或者局部使用抗生素治疗。

(二)预后

皮损持续数年后,可逐渐消退,预后良好。

2.护理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 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1.足量维生素。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B 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护皮肤黏膜,促进皮肤组织的修复。

2.补充矿物质。要特别注意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磷、锌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关系。锌可以抗感染,增强愈合。

3.少食油炸煎熬油腻食品以及糟货、海货、大蒜、韭菜、烟酒等刺激性食品,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鸡蛋、牛奶、绿豆、麦片、米仁和新鲜蔬菜和瓜果等。

4.高蛋白饮食。补充丰富的高蛋白饮食,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炎能力,提供损伤组织修复所必需的原料。

展开
疾病介绍

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症(General Eruptive Histiocytosis,GEH)为一种丘疹性,非脂质性、自愈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主要发生于成人,1963年由Winkelmann和Muller首先报告1例成人,1987年Paputo等曾报告一系列儿童病例,本病极罕见,文献报告约有30例,其中7例为儿童。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