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弓形体病是由弓形体(弓浆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
(二)发病机制
人体对弓形体具有先天性免疫力,感染后在组织中形成包囊,呈隐性感染而不发病,一旦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表现为急性感染症状,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严重者可致死,本病急性期原虫可侵犯各种组织,形成肉芽肿,导致组织发生坏死。
本病动物宿主十分广泛,故要管好家畜防止污染水源,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乳品,儿童不要玩猫和狗等动物。
结节,肉芽肿,斑疹,斑丘疹,风团,猩红热样皮疹,先天性弓形体,紫斑
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先天性弓形体病皮疹以瘀点和紫斑为主;后天性弓形体病除少数严重者外,一般病情较轻,症状复杂多样,皮肤表现为头皮,手掌及足底以外部位的斑丘疹,皮下结节;亦可呈环状风团,丘疹甚至水疱,皮疹可相互融合;四肢及躯干部可呈斑疹伤寒样,猩红热样皮疹,皮损多在发病后1周出现,2周后即可消退,本病急性期原虫可侵犯各种组织,形成肉芽肿,导致组织发生坏死,在临床上视侵犯器官和组织不同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直接荧光素标记抗体试验,酶标检测,放射免疫法,弓形体素皮试,脑脊液或周围血液取材接种于实验鼠,Giemsa染色在涂片中找到弓形体。
病理变化:在病变或尸检组织中可找到弓形体的滋养体或包囊。
(一)治疗
1.磺胺类药物 乙胺嘧啶和磺胺甲氧密啶联合应用,每个疗程1个月,间隔30天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可反复数个疗程。磺胺甲氧嘧啶剂量为2~4g/d,乙胺嘧啶剂量为25~50mg/d,2天后改为25mg/d。治疗中要观察血象。乙胺嘧啶有致畸作用,孕妇慎用;该药是叶酸拮抗剂,故应给予叶酸同服。
2.乙酰螺旋霉素 孕妇及耐药者可用。3g/d,20天为一疗程。
3.克林霉素 孕妇可用,600~900mg/d。
4.联合用药 有人用乙酰螺旋霉素,2g/d,治疗30~60天;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4~6片/d,共30天;乙胺嘧啶,25mg/d,共15天,交替循环使用,直至皮损及肿大的淋巴结消退,抗体滴度降低或转阴。
5.其他 亦有人反复给患者注射弓形体素,并配合磺胺等药物治疗而获良效。可能与弓形体素刺激免疫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有关。
(二)预后
感染者只有一小部分出现临床症状,大部分呈亚临床型。严重者可致死。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乳品。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3.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不饮生水,不吃未煮熟的肉类、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