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人认为外伤或血管的损伤与本病发病有关,但这可能仅为诱因,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早期的病理改变为脂肪小叶的急性炎症,有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并有嗜中性粒细胞,组织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晚期发生纤维化,由于脂肪细胞大多坏死,组织内可出现大小不一的囊腔,囊壁为结缔组织,内有钙盐沉着。
由于病因不清,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皮下结节,皮肤粘连
基本损害为结节或斑块,结节通常为0.5—3cm大小,但大者也可达10—15cm,质较硬,表面皮色呈淡红色或政治家皮色,主观感觉缺如,仅具轻压痛,结节数目不等,散在分布于面部,躯干和四肢,其中以发生于大腿伸侧者更为常见,结节持续6个月至1年后逐渐隐退,且不留萎缩和凹陷,少数病例的结节可持续数年,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血常规检查。
本病有自愈倾向,急性发作时治疗方案可参可用如下药物治疗:纤维蛋白溶解药、氯化奎宁、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有一定疗效。在急性炎症期或有高热等情况下,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天40—60mg和非甾体抗炎药有明显效果。
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生活的规律性,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
宜吃食物
1、宜吃滋阴清淡、甘寒生津的食物;2、宜吃营养丰富的食品;3、宜吃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4、宜吃增加免疫机能的食物; 5、宜吃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3.忌吃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4.忌吃猪头肉等发物;5.忌食海鲜;6.忌食温热性食物。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