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血虚发热是由于产妇出血过多引起的。此时,产妇热度不太高,自觉有汗,主要症状是面色潮红、耳鸣、心悸、头晕眼花。产妇产后血虚发热以滋阴清热为主要治疗原则。
一、牛血粥:牛血60克,大米100克,如常法煮粥食用。
二、姜汁黄鳝饭:黄鳝150克、姜汁20毫升,与米饭同煮。
三、葛粉煮鲮鱼:葛粉10克,鲮鱼500克,煮熟后食用。
高热,恶寒,血虚,心悸,产后发热,眼花,低热,耳鸣,面色苍白,红赤面
1.临床表现产后发热一般为低热,午后为著,或则热势颇著,状若高热,但喜热,面色苍白或萎黄,眩晕目花,耳鸣心悸,或则烦躁内热,面赤如涂朱,但又恶寒喜热饮,并有产后产时出血较多的病史。
2.检查全身及妇科检查,除低热或发热较高外,一般无明显的病变,实验室检查,可见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等降低。
体格检查,体温测量,血液生化检查。
治法:益气养血。方药:归脾汤。本方补益心脾,益气生血,为常用的补血方剂,方中以黄芪、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血;酸枣仁、远志养心安神;木香健脾理气,使全方补而不滞。血虚较甚者,加熟地、枸杞子、制首乌补益精血;发热较甚者,可加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由慢性失血所致的血虚,若仍有少许出血者,可酌加三七粉、仙鹤草、茜草、棕榈皮等止血。
宜吃食物
1.宜吃果糖含量高的食物; 2.宜吃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 3.宜吃叶酸含量高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含有酒精的食物; 2.忌吃含有茶多酚的食物; 3.忌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产后血虚热食疗方
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植物油、盐、黄酒、柑橘皮适量。羊肉切成块,洗净,滤干。再用食油、黄酒、生姜加工,焖烧5分钟后,盛入砂锅内,加水,再加入当归和其他作料,煮开,慢炖,直至羊肉酥烂。食时弃当归,吃肉喝汤。可温中补血,调经止痛。
2、枸杞肉丁:取猪肉250克、枸杞子15克、番茄酱50克。将猪肉洗净后切成小丁,用刀背拍松,加黄酒、盐、湿淀粉拌匀,用六、七成热的油略炸后捞出,待油热后复炸并捞出,油沸再炸至酥膨起,枸杞子磨成浆,调入番茄酱、糖、白醋,成酸甜卤汁后倒入余油中,炒浓后放入肉丁,拌匀即可。可补益肾精、滋养阴血。饮食调补原则是益气养血、养肝安神。平素要食营养丰富、性平偏温、具有健脾养胃作用的食物,还要注意多吃高铁、高蛋白、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宜食食物包括黑米、紫米、甲鱼、猪肉、羊肉、牛肉、猪肝、羊肝、猪血、乌鸡、鹅血、鸭血、鲳鱼、黄鱼、章鱼、鳗鱼、鳝鱼、乌贼、海参、带鱼、黑木耳、黄花菜、菠菜、小白菜、苋菜、油菜、柿子椒、胡萝卜、番茄、藕、红枣、酸枣、松子、桑葚、莲子、龙眼肉、花生、葡萄等。忌食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生萝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