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五官科 > 眼科 > 疱疹性角膜炎
概述:疱疹性角膜炎
疾病常识
1.病因

病毒感染(75%)

根据病毒特异性抗原的不同,可以将HSV分为两大类型:Ⅰ型病毒和Ⅱ型病毒型的感染部位是头颈部,大多数眼部疱疹感染是由此型病毒引起;Ⅱ型的感染部位是生殖器,偶或也引起眼部感染。

母体传播(15%)

新生儿可经产道感染。新生儿的Ⅱ型感染除累及眼部还可波及皮肤、血液、内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并可致命。单孢病毒对人的传染性很强,人群中的绝大多数均被它感染过,血清抗体阳性率约为90%,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55%~94%的人三叉神经节可发现病毒的潜伏。

发病机制

2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血清抗体阳性率达90%,而出现临床临床者只占1~10%。原发感染是指病毒第1次侵犯人体,仅见于对本病无免疫力的儿童,多为6个月~5岁的小儿。在此之后,病毒终身潜伏在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的感觉神经原内,在一些非特异刺激(感冒、发热、疟疾、感情刺激、月经、日晒、应用皮质类固醇、退翳治疗及外伤等)下诱发。

近年的研究发现,当角膜病变静止后,单纯疱疹病毒既可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感觉神经原内,也可潜伏在角膜内。HSK复发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复发时,HSV可能来源于潜伏在神经节细胞内的病毒再活化,通过轴浆运输到达角膜,或是潜伏在角膜内的病毒再活化。

HSK的发生、复发以及疾病在临床的表现类型主要与感染机体的HSV株有关,同时与机体的免疫状态也有一定的关系,因而HSK的复发常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发生变化有关。

浅层型的发病是HSV直接感染角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增殖导致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形成上皮缺损,形成典型的树枝状角膜炎(dendritic keratitis),如进一步扩大加深,则可形成地图状角膜炎(geographic keratitis)。

深层型的发病并非病毒的持续增殖,而主要是一种宿主对单孢病毒抗原的免疫反应,是以细胞免疫为主的迟发性超敏反应。HSV由上皮或内皮进入角膜实质后,炎症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或角膜实质内不断复制的病毒,致胶原板层溶解,产生不同类型的深层炎症,主要有免疫型和基质坏死性角膜炎。

2.预防

1、加强营养,多食富有维生素A、B、C的食品,如肝、胡萝卜、水果、蔬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2、培养讲清洁、爱卫生的习惯,不随意用脏手与脏手帕揉拭眼睛,洗脸用具定期煮沸消毒,预防重复感染,加重病痛,造成不良后果。

 

诊断方法
1.症状

视力障碍,角膜混浊,眼痛,角膜溃疡,发烧,畏光,眼内有异物感,畏光及流泪


1.起病前常有感冒或发热史;

2.畏光、流泪、异物感或眼痛,视力下降;

3.树枝状角膜炎:溃疡呈树枝状或珊瑚状;

4.地图状角膜炎:由树枝状溃疡扩大加深而来;

5.盘状角膜基质炎:角膜中央区混浊水肿,上皮基本完整。

2.检查

1.上皮刮片 急性期进行结膜及角膜上皮刮片查巨噬细胞及核内嗜酸性包涵体,但不能和HSV相区别。

2.病毒分离 必要时从结膜囊内和取皮肤水疱内液体作病毒分离。兔角膜接种不致病,此点可与HSV相鉴别。

3.血清中和抗体的测定 病后4天可测出,2周达高峰,1年后降至不能检出的水平。

4.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技术 取病变角膜上皮刮片,直接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染色检查,可证明被感染的细胞内有病毒感染。由于标记荧光素标记抗体有特异性,故可与HSV相区别。

5.补体结合试验 水痘患者血清抗VZV抗体滴度升高,在其恢复期逐渐下降,至6~12个月,降到仅能检出的水平。用补体结合试验查到高滴度VZV抗体,抗HSV抗体则为阴性,因此可判断为VZV感染所致。

无其他特殊辅助检查。

治疗方法
1.治疗

1.抗病毒,预防感染。 2.清创疗法。 3.并发色素膜炎者散瞳。 4.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一般病情首选无环鸟苷滴眼液,也可选用其他抗病毒滴眼液。辅以抗菌素滴眼液及干扰素、维生素等。角膜上皮完整者可适当辅以皮质类固醇类滴眼液,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用散瞳剂。

辅助检查

一般病例做检查框限“A”即可确诊。不典型病例的检查专案应包括检查框限“A”和“B”,必要时可加查“C”。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或混浊水肿消退。 2.好转:症状改善,充血减轻,角膜溃疡部分愈合,角膜混浊减轻. 3.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

预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连续复发可以造成角膜瘢痕形成,影响视力。抗病毒药物长期点眼并不能防止复发。

2.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发物。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食清淡食物;2、宜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3、宜吃大豆食品。

忌吃食物

1.要少吃高脂肪食物;2.忌食辛辣刺激性调味品或食物;3.少饮咖啡,少喝酒;4.少吃油炸食品。


1、饮食上宜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利角膜修复。应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肥腻和含糖度高的食品。精神调养于本病十分重要,最忌郁怒,以免加重肝火,不利康复。但也不宜过度言谈嘻笑,以心情舒畅、宁静为度。

2、加强营养,多食富有维生素A、B、C的食品,如肝、胡萝卜、水果、蔬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培养讲清洁、爱卫生的习惯,不随意用脏手与脏手帕揉拭眼睛,洗脸用具定期煮沸消毒,预防重复感染,加重病痛,造成不良后果。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展开
疾病介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其病原体是单纯疱疹病毒。当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发热、劳累或受严重精神刺激时,容易患该病。眼部疱疹(herpes zoster ophthalmicus)可合并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病变(急性视网膜坏死)、视神经炎、眼肌麻痹等。其中60%可发生疱疹性角膜炎(herpes zoster keratitis),造成角膜瘢痕,严重影响视力。近来有逐渐增多的倾向,值得警惕。一般病情首选无环鸟苷滴眼液,也可选用其他抗病毒滴眼液。辅以抗菌素滴眼液及干扰素、维生素等。角膜上皮完整者可适当辅以皮质类固醇类滴眼液,并发虹膜睫状体炎者用散瞳剂。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