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皮肤平滑肌的异常增生。
(二)发病机制
平滑肌瘤由平滑肌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大都是长梭形或略显波纹状,常平行排列,胞核位于中央,端钝,胞质丰富,含有纵向的原纤维,位于皮下组织内的平滑肌瘤常有包膜,位于真皮内者,虽然界限清楚,但一般无包膜,血管平滑肌瘤,常有完整包膜,瘤内含有很多较大的血管,这些血管不含弹力膜。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注意健康,做好安全防护,减少和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及意外伤害,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另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也是本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万一发病,应积极治疗,主动干预,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肌纤维大小不等,丘疹,疲劳,皮肤粘连,血离脉络,寒冷刺激下皮损表面出现皱缩
根据肿瘤细胞的来源,有3种类型。
1.毛发平滑肌瘤 (piloleiomyomas) 男性较多见,可多发或单发,好发于面颈部,背和四肢伸侧,为硬固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一,直径由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肿物与皮肤粘连,但基底可被推动,表面皮肤呈红棕色,褐色或蓝色,多发者,皮损不对称,常成簇出现,可融合成片,也可散在分布,皮损直径为0.1~0.6cm,单发者,结节较大,直径可达2cm,有触痛,在寒冷和压迫时可有自发性疼痛,疼痛时肿瘤隆起,成群的结节有时可融合成斑块,大多数病变对触觉敏感,可有自发性疼痛症状,无自觉症状。
2.肉膜状平滑肌瘤(dartoic leiomyoma) 亦称生殖器平滑肌瘤(genital leiomyomas)源自乳头或生殖器平滑肌,发生于乳头或阴囊,大阴唇,病变呈单发性结节,界限清楚,直径约0.5~1cm,表面可为正常肤色,或呈红色或淡蓝色,可长至数厘米,早期无自觉症状,日久可有阵发性疼痛.
3.血管平滑肌瘤(angioleiomyoma) 较多见,常发生于成年妇女(平均47岁),源自血管平滑肌,皮损通常为单发性结节,呈球形,可推动,直径为0.5~10cm,皮色呈蓝紫色,常有阵发性刺痛或压痛,持续2~3min,可因寒冷,运动,压迫,情绪激动或疲劳而诱发,疼痛程度随时间而逐渐加重,病程缓慢,不能自行消退,常见于女性下肢,尤其是小腿屈侧及足部,通常位于皮下组织内,也可涉及到真皮。
组织病理检查:瘤体可见平滑肌细胞,呈长梭形或略显波纹状,常平行排列。
1.血管平滑肌瘤:起源于静脉壁肌肉,位于皮下,有完整包膜,瘤组织内有许多静脉,管壁平滑肌细胞及胶原增生,管腔狭窄或压缩成星状,无内弹力膜和外膜,多见透明样变和黏液样变,平滑肌细胞与周围瘤组织无明显境界,成熟脂肪组织,不典型性变,有丝分裂及坏死少见。
2.生殖器平滑肌瘤与毛发平滑肌瘤:由大量排列紊乱的平滑肌细胞和胶原组成,毛发和附属器易受累,瘤细胞嗜酸性染色,核周空泡化,核居中,呈长梭形,两端钝圆,染色体均匀分布,生殖器平滑肌瘤,境界相对清楚,位于皮下组织,二者均可形成假包膜,出现局部钙化和黏液样变,如出现有丝分裂,应警惕恶变的发生。
治疗
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单个肿瘤应完整切除,否则易复发。多发性肿瘤必要时手术切除并植皮。对于多发性损害不便手术时,为缓解疼痛,可服用硝苯地平10mg,3次/d,另可试用肾上腺能阻滞剂酚苄明。其他如冷冻、透热疗法也可应用。
预后
生殖器平滑肌瘤(genital leiomyomas)早期无自觉症状,日久可有阵发性疼痛。应警惕恶变的发生。
1、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2、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3、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多吃蔬果,注意营养充足,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吃食物
1.宜吃高蛋白食物; 2.宜吃高维生素食物; 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忌吃食物
1.避免油腻难消化食物; 2.避免油炸、熏制、烧烤食物; 3.避免高盐高脂肪食物。
适宜饮食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饮食禁忌
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