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eyao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查疾病 > 外科 > 泌尿外科 > 膀胱腺癌
概述:膀胱腺癌
疾病常识
1.病因

(一)发病原因

化学致癌物诱发膀胱癌已得到证实,但也有许多膀胱癌患者无化学致癌物接触史,目前较普遍的观点是:病毒或某些化学致癌物作用于人体的原癌基因,使其激活成为癌基因,与以下因素有关:

①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的工种,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工等,膀胱肿瘤的发病率增高,1954年前有学者统计,在接触苯胺的工人中,膀胱癌的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30倍,联苯胺(benzidine),4,4-二氨基双联苯(4,4-diaminobiphenyl),4-氧基双联苯(4-aminobiphenyl),β-萘胺(β-naphthylamine)等均被认为是较肯定的外来化学性致癌物质,这些物质进入体内,经肝脏代谢后,由肾脏排泄入膀胱,再由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分解成α氨基萘酸,使其具有致癌作用,导致职业性膀胱癌,这类物质致癌的潜伏期较长,达20年左右。

②吸烟也是一种增加膀胱肿瘤发生率的原因,近年研究显示,吸烟者在尿中致癌物质色氨酸的代谢增加50%,当吸烟停止,色氨酸水平恢复到正常,Rose和Walleace(1973)研究,在吸烟和不吸烟2组膀胱癌患者尿的化学成分中有较高的色氨酸水平,其中吸烟者呈高水平,而不吸烟者是低水平,他们还发现维生素C可以减少吸烟和不吸烟者色氨酸的活性。

③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色氧酸的异常代谢可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3-羟基-2-氧基苯乙酮(3-hydroxy-2-aminoacetophenone),3-羟基-邻氧基苯甲酸(3-hydroxy-anthrenilic acid),能直接影响到细胞的DNA和RNA合成,这些代谢产物经过肝脏代谢后排泄入膀胱,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作用后,具有致癌作用,往往这些致癌物质在膀胱肿瘤患者的尿液中浓度明显增加。

④膀胱黏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如长期慢性感染,膀胱结石的长期刺激以及尿路梗阻,可能是诱发肿瘤的因素,而腺性膀胱炎,黏膜白斑被认为是癌前病变。

⑤药物,近年来,服用药物引起膀胱癌亦引起重视,如大量服用非那西汀(phenacetine)类药物,已证实可致膀胱癌。

⑥寄生虫病,在严重埃及血吸虫患者中,膀胱癌的发生率相当高。

⑦人乳头瘤病毒DNA,可能与某些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DNA片段结合,干扰这些基因信息的传递,转录,复制,在多个环节上调控细胞周期而发挥其致癌作用。

⑧膀胱癌的发病还与种族和环境因素有关。

(二)发病机制

腺癌占原发性膀胱癌2%以下,分3类: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癌和转移性腺癌,腺癌也可发生在肠管代尿道通道,扩大膀胱等,原发性膀胱腺癌好发于膀胱底部(三角区,颈部,侧壁),膀胱顶部,腺癌在膀胱外翻中发病率最高,肠道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如印戒细胞癌,胶样癌,在膀胱中均可发生,腺癌可能是乳头状或实体的,多数腺癌分化较差且有浸润,脐尿管癌极为罕见,多为腺癌起于膀胱外壁,且向膀胱浸润,脐尿管癌可扩散膀胱周围间隙,脐部可出现血性或黏液分泌物或黏液囊肿,若累及膀胱腔,尿中则可出现黏液,转移性腺癌主要来源于直肠,胃,乳房,前列腺和卵巢。

2.预防

①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如已经肯定在外来致癌因素中,染料,橡胶,皮革等工种能引起膀胱癌的发生,吸烟和服用某些药物,膀胱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就要求改善染料,橡胶,皮革等工业的生产条件,提倡禁止吸烟,避免大量,长期服用可致膀胱癌的药物。

②高度重视血尿患者的密切随访,尤其是对40岁以上的男性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原则上要采取严格正规的诊断检查,进行膀胱肿瘤的筛选,包括膀胱镜检查。

③开展群众性普查工作,尤其对高发人群的普查。

④加强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包括提高无创伤性检查,早期确诊膀胱肿瘤的准确率和研制防止膀胱肿瘤复发的药物。

⑤开展肿瘤的宣教工作,普及有关的医学知识,提高群众对泌尿系肿瘤的认识,使他们认真参加定期体检,树立早期就诊意识,以利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

诊断方法
1.症状

尿痛,尿频,尿急,黏液尿,腺性或囊性膀胱炎,移行病变,脐尿管残余,溃疡


1.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为肉眼血尿,其次是尿路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等;部分患者有黏液尿,黏液量不等,黏液稠厚者也可阻塞尿道而发生尿潴留,这是膀胱腺癌的特点之一。

2.起源于膀胱顶部脐尿管的腺癌,位置隐匿,多无症状,但部分患者可于下腹部触及肿块,晚期可出现浸润及转移症状。

根据膀胱腺癌的临床表现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但早期膀胱腺癌的诊断并不容易,要注意病史的特点与有关的辅助检查相结合综合判断,争取早期诊断。

 

2.检查

尿混浊,黏液量多,尿中黏液样物,坏死脱落物查肿瘤细胞,阳性率较高。

1.CT检查 肿瘤基底宽,向膀胱壁内外生长的实性肿块。

2.膀胱镜检查 原发性腺癌多见于膀胱底部,包括膀胱三角区和相邻侧壁以及膀胱顶部,也可发生于膀胱任何部位,膀胱腺癌可呈乳头样,息肉样或结节状,也可呈扁平,溃疡型,瘤组织常较软并有黏液,常见出血,坏死灶,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纤维化而致肌层肥厚,类似皮革样。

3.膀胱造影 特别是头低位摄片,不仅可以发现膀胱内的充盈缺损,还可能见到膀胱外的肿块压迹,此征象多见于脐尿管腺癌。

治疗方法
1.治疗

(一)治疗   

1.膀胱腺癌治疗首选全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一般不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   

2.对局限于膀胱顶部、侧壁和前壁的小的肿瘤,可考虑行膀胱部分切除,切缘应距肿瘤3cm以上。小的分化好的脐尿管癌也可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  

3.膀胱腺癌对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辅助疗法有一定疗效。  

(二)预后   

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33%。其原因为:

①诊断时已为晚期。

②肿瘤多深部浸润且转移早。

③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极易转移。

④术前未能确诊为腺癌,致手术切除不彻底。

⑤化疗、放疗均不敏感。

2.护理

(1)消除病人其恐惧、焦虑、绝望的心理。

(2)卧床休息,每日观察和记录排尿情况和血尿程度。

(3)嘱病人食用高蛋白,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粗纤维饮食为主,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多饮水。忌辛辣刺激食物,防止便秘。

(4)膀胱全切术后应持续胃肠减压,密切观察胃液的性质、颜色、量并做好记录。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开始进食,从糖水米汤开始、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直至普食。密切观察病人进食后有无恶心、呕吐、腹泻、腹胀、腹痛、肠梗阻症状。

(5)回肠膀胱术后,应密切观察尿路造口的血运情况,及时发现造口并发症。保持伤口、造口部位敷料清洁干燥。

(6)定时翻身、叩背、咳痰,若痰液黏稠予雾化吸入,适当活动等措施可预防感染发生。

3.饮食保健

宜吃食物

1、宜吃抗肿瘤的食物; 2、宜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3、宜吃利尿的食物。

忌吃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辣椒、花椒、胡椒、生姜; 2、忌吃不宜消化的食物,如米粑、糯米糕、糯米饭; 3、忌吃胀气的食物,如芋头、黄豆、土豆、红薯。


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展开
疾病介绍

膀胱腺癌是指在整个肿瘤内有腺体样结构,膀胱腺癌又称膀胱胶样癌、膀胱黏液腺癌或膀胱印戒细胞癌。包括原发性膀胱腺癌,脐尿管腺癌和转移性腺癌,其中主要为原发性膀胱腺癌,占膀胱癌的0.9%~2%。

展开
答疑解惑
更多
常用药品
更多
中医药方
更多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