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本病为神经鞘磷脂酶(sphingomyelinase)缺乏致神经鞘磷脂代谢障碍,导致后者蓄积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出现肝,脾肿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变。
神经鞘磷脂是由N-酰鞘氨醇与一个分子的磷酸胆硷(phosphocholine)在C1,部位连接而成,神经鞘磷脂来源于各种细胞膜和红细胞基质等,在细胞代谢衰老过程中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正常肝脏中此酶的活力最高,肝,肾,脑小肠亦富于此种酶,此病患者的肝,脾等组织中酶的活力降低至50%以下。
本病时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数患者为父母近亲结婚,根据此情况,可从加强“禁止近亲结婚”的婚姻法的严格落实这一角度来减少此病的病发率,有效的提高我国人们的身体素质。
核上性垂直性眼肌瘫痪,肝脾肿大,SM累积量升高,肌张力减低,细胞酶活性异常,外周围血淋巴细胞浆有空泡,黄疸,进食呕吐,皮肤干燥呈腊黄色,步态不稳
主要症状为肝脾肿大,贫血,病程较长者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有的可有耳聋,抽风,肌强直和肌张力减退,骨髓中查见尼曼—匹克细胞可确诊,其五种类型如下:
1、急性神经型(A型或婴儿型)2、非神经型(β型或内脏型)3、幼年型(C型慢性神经型)4、Nova-scotia型(D型)5、成年型成人发病。
1、血象血红蛋白正常或具有轻度贫血。
2、骨髓象 。
3、血浆胆固醇,总脂可升高,SGPT轻度升高。
4、尿排泄神经鞘磷脂明显增加。
5、肝,脾和淋巴结活检均有成堆,成片或弥漫性泡沫细胞浸润,神经鞘磷脂。
6、X线检查。
7、测定白细胞或培养的纤维母细胞鞘磷脂酶活性,各型酶的活性不同。
1、抗氧化: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加强营养,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口服维生素C、E或丁羟基二苯乙烯等抗氧化剂,可阻止神经鞘磷脂M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和聚和作用,减少脂褐素和自由基形成。
2、脾切除:适于非神经型、有脾功能亢进者。
3、胚胎肝移植: 已有成功的报道。
多注意休息,平时饮食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宜吃食物
1.宜吃高热量、半流质食物;2.宜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3.宜吃进脂肪、低胆固醇食品。
忌吃食物
1.忌吃酱油; 2.忌吃辛辣的食物; 3.忌抽烟喝酒; 4.忌吃发物。
饮食方面要做到规律、合理,即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为主。